754改革易家 作者:未知 這話聽着怎麼那麼不對勁呢? 他敢放手,不是因爲膽大。而是因爲他了解自家兒子的能力。知道他有本事勝任纔會將案子交給他。 只是,老爺子根本不給他反駁的機會,最後直接下命令,讓他馬上去西山坐鎮。 掛了電話,寧夏心情十分複雜,難道他是不管孩子死活的後爹嗎? 此時此刻,寧夏特別想媳婦兒。這世上也只有媳婦兒能懂他了。 祖地不通電話,連信都不通。寧夏用了一張從師父那兒收刮來的傳訊符。詢問媳婦兒啥時候能回來? 沒有媳婦兒在身邊,他真是覺得哪哪兒都不順。 易家祖地 易家主已經回來一週了,一週時間夠她做許多事情。然而,她卻只做了一件事,解除禁錮。她要解解除的,不只是行爲上的禁錮,還有思想上的禁錮。 換句話說,她這是要打破傳統的家族制。讓祖地的人們走出山門,重新融入社會。 毫無疑問,她的這一改革措施,遇到了許多老前輩的阻礙。當然,更多的是得到了年青一代的支持和擁戴。 易家主給他們機會,讓他們從山裏走出來入學,入職,學自己想學的知識,做自己喜歡的事,將自己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像從小接受的教育那樣成爲易家主的僕人。 哪怕他們將來學成之後,仍然要回華易爲易家服務。但是,他們本身擁有獨立的人格。他們給人打工是爲了獲得相應的報酬,而不是身來就是誰的附屬物。 年青人覺得自己受到了尊重。對易家主只有更加佩服和尊敬。絲毫不知道,他們的家主這麼做,其實是爲了甩開他們這些依附於易家的包袱。 人老成精的那些老人猜到了家主的用意,卻無法改變家主的決定。因爲家主說了,他們不想放自家的子孫出去,可以繼續留在祖地養老。反正祖地有的是良田,足夠他們自給自足的過日子了。 然而,哪家的老子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呢? 若是像之前那樣大家都在山裏窩着也就算了。正所謂,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有出息了,自家的卻還在原地踏步,這怎麼能行呢? 最主要一點,易家的用人制度改了。家主明確表示,以後易家用人一看本事,二看文憑。你若沒本事,也沒文憑,那麼不好意思,不管你是不是姓易,都不能錄取。 這等於是變像的告訴他們,年青人必需出門求學。不然就要遭到淘汰。當然也不排除有部份心態好的人,確實對外面的世界沒興趣,一心只想當一個逍遙自在的農民。對這類人,易家主也很包容。總之,一切選擇皆由自己決定。 易家主一反上次回來的強勢作風。這次她表現得前所未有的開明。毫不猶豫的將自己身爲家主的權力下放給每一個易家人。 讓他們自己選擇將來要走的路,自己決定自己的人生。 然後用事實告訴他們,自己選的人生路,跪着也得自己走完! 別再想着遇到事就依賴家族和家主。家主又不是他們的爹媽。憑什麼要爲他們的人生負責? 沒錯,易家主這麼做就是爲了甩掉易家這個沉重的包袱。 這都啥年代了,怎麼還能讓封建家族制存在於世呢? 她這也算是提前爲他家小少主減負了。要不然,幾年之後,這幅擔子就得落到她家兒子的小肩膀上了。 易老爹對此表示很欣慰。因爲這是他一直想做,卻又沒做成的事。如今,被他閨女三言兩語就給做成了。 就他閨女這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本事,就夠他在李老大那裏炫耀半年了。 只是三姑奶奶和明叔對此有些不能理解。兩人一直在試圖說服易家主改變心意。 “丫頭,你真的不再考慮一下嗎?”三姑奶奶還在做最後攻略。 可惜,易家主妹心似鐵。“姑祖母,您別再勸了,我的話已經說出去了。易家主可不興朝令夕改。” “小家主,你這樣一搞,整個易家可就成一盤散沙了。以後再想聚起來可就不容易了。”明叔終究還是沒忍住,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如果是其他人對他說這些話,她或者會無視,或者會懟回去。可唯獨對這兩位真心待她的長輩,她是打心眼裏敬重。所以,只要他們沒有越過她的底線,她都可以包容,對他們說話也很客氣。 見他們一直想不通,不能理解她的行爲,她便耐心的給出瞭解釋,試圖說服他們。 “姑祖母,明叔,我知道你們已經習慣了以前的規則。突然間要讓你們打破舊的秩序,從新適應新的規則會不適應。” “可是,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外面的天都變了,我們易家若還是死守着原來的舊習,很快就會被滾滾向前的時代潮流給淹沒。” 頓了一下,易家主收斂笑意,釋入出家主之威,嚴厲的道:“真到那時,做爲易家主,我負不起這個責。” 三姑奶奶和明叔相視一覷,他們竟然無言以對。 易家主繼續分析:“至於你們擔心的人心散了,家族是不是也會跟着散的問題。我覺得根本不存在。” “放他們出去,並不是說完全不管他們。只是讓他們自由選擇自己要走的路而已。而且,要是有上進心的易家人,族裏都會提供幫助。” “想上班的,可以去華易的工廠,雖然是從小工做起。可只要有能力,就有提幹的機會。” “想上學,或者學手藝,家族可以提供無息助學貸款。只需畢業後三年之內歸還本金就可以。” “想要做生意創業的,只要能提供好的方案,家族也可以提供低息商業信貸。” “總之,家方會鼓勵他們去成就自己的事業。等將來這批人把事業做起來時,家族何愁不旺?這樣不比像以前那樣凡事都指着家主一人之計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