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漲俸祿

作者:晏十三娘
還有什麼不明白的,方逢年頹然垮了肩膀,都查清楚了,查明白了,自己還能狡辯什麼呢?

  “陛下,”湯若望卻又開口道:“在下自知有罪,願意贖罪!”

  朱由檢看了他一眼,問道:“你要如何贖罪?”

  “陛下,在下願意爲大明製造最新式的火炮!”湯若望知道皇帝想要火器,如今大明的火炮還是很久以前的,不僅笨重,準頭也不好,只要皇帝能饒了自己,他就可以幫助大明製造最新的火炮。

  湯若望有信心,想要火炮技術的皇帝定然會答應自己的要求!

  可他等了片刻,卻是聽到皇帝一聲輕笑,“湯若望啊湯若望,自信是好事,但自信成了自負就未必了,不過,既然你想教,朕也成全你,這樣吧,一個月之後,你先瞧瞧朕如今的火炮怎麼樣,再看如何‘幫’朕,如何?”

  皇帝想着畢懋康、宋應星和薄珏他們,這數月來自己忙着流賊和科舉,的確是疏忽了他們,也不知道研究得如何?

  是該去看看他們的成果了,也要讓湯若望看看,大明如今的火炮技術,能不能和他們西洋匹敵?

  “不過...”朱由檢繼續道:“這一個月,還要委屈湯神甫去大牢裏待着了!”

  朱由檢話說完,駱養性就朝後一招手,錦衣衛上前將方逢年和湯若望托起朝外帶了去。

  剩下一個吳昌時跪在地上戰戰兢兢,以爲就此逃過一劫時,就聽皇帝道:“駱卿,還漏了一個!”

  “陛下恕罪,臣忠心耿耿,沒做過對不起朝廷的事啊!”吳昌時大喊道。

  “拖下去,審!”朱由檢哪裏會信他的,要說這個吳昌時,貪贓比之薛國觀更甚,也不知道他哪裏來的底氣彈劾薛國觀的。

  今日這個朝會,一下子革了兩個尚書的職,還都是因爲參與科舉舞弊,其中更是不知道牽連多少大小官員,這讓皇極殿前一片寂靜,除了風吹動他們官府的簌簌之聲,怕是連一絲呼吸聲都聽不清楚。

  他們實在怕啊,陛下悶頭幹大事,就這麼把罪證都握在了手裏,可在場的這些官吏,哪個沒有收過銀子,有的時候甚至不知道收的是什麼銀子。

  他們此時也都想着這兩個月收的銀子,到底有沒有是因爲科舉之事的,要是有,得趕緊退回去了纔好。

  朱由檢將殿中百官的神色都看在眼中,此前御馬監、錦衣衛、東廠以及兵部、戶部做了自查,貪腐之事雖然比之從前好了不少,可說真要斷絕,那是不可能的事。

  各朝各代都做不了斷絕,只能儘可能的減少。

  歷朝歷代的滅亡,有一個原因,就是腐敗,因爲貪腐,國庫被掏空,官僚結黨營私,百姓被拼命盤剝,司法失去應有的公正,最終就是民心盡失。

  明朝也是如此,而導致明末貪腐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明朝官吏的工資,太少了!

  明清兩代的官員俸祿是歷朝歷代中最低了,相比於清代,明代官員的俸祿不僅更低,而且其俸祿結構和發放方式也更爲複雜。

  事實上,清代的俸祿低,但自雍正以後,地方官實行養廉銀,京官實行雙俸制,其收入維持生活已經不成問題。

  俸祿,俸是指銀子,祿是指祿米,也就是說,除了發銀子,還發糧食,可後來,朱元璋搞了個折色,就是將糧食換算成銀子發給官員,這樣就省去了運送糧食的費用。

  當然,也不是全部折色,只折一部分,一般來說官員的品階越高,折色的比例就越高,一二品官員的折色達到百分之六十,而八品只八分之二十折成白銀。

  銀子是按月取的,糧食卻是半年或者一年一發。

  這個做法看起來並無不妥,可實際上,從明初到明末,卻是已經翻天覆地。

  明初的一兩銀子可以買一石糧食,但到了萬曆年間,一石糧食需要四五兩白銀才能買到,物價漲了,可官員的俸祿卻是沒有變化,這樣就等於是工資縮水,開始有人喫不起肉,甚至喫不飽飯了。

  明代一品月八十七石,年一千零四十四石,這是什麼標準呢?折成銀子則爲五百二十二兩,而且這五百二十二兩,到手的可能還不及二分之一,換作現在也就一年四五十萬的收入。

  從一品至正三品,遞減十三石至三十五石,到正七品官吏,年俸祿才九十石,折成銀兩不過四十五兩。

  而這些俸祿,不光是養自己,還得養一大家子人,有些衙門裏不在編冊上的小吏雜役,也是得靠自己的俸祿出錢。

  對比唐朝,唐代官員俸祿除了祿米和錢,還有人力、職田、月雜給等。

  打個比方,唐朝正三品京官,每年祿米四百石,職田九傾,雜役三十八人,每日發常食料九盤,包括:細米二升二合,粳米八合,面二升四合,酒一升半,羊肉四分,醬四合,醋四合,瓜三顆......大概約合每月八千文。

  此外,每年還有不定期的賞賜,布、棉、絹、炭火等實物,官員退休,朝廷給全祿,還能有一定數量的田地養老。

  一品大員的收入換作現在的銀子,一年近兩百萬的收入。

  這麼一對比,就知道明朝官員的收入實在是低了,所以纔會從各處薅銀子,各種巧立名目得朝底下要錢。

  對於貪腐,朱元璋曾經設了嚴酷的刑罰,只要貪污六十兩銀子,就是犯了大錯,便要受刑,剝皮揎草、五馬分屍、凌遲處死等。

  剝皮揎草就是將人皮完整得剝下來,而後製成鼓或者填入稻草,製成人皮稻草人,立於衙門口或者當地土地廟的門口,用意警示繼任官員,切勿貪贓枉法。

  可饒是如此,明朝的貪腐卻是與日俱增,官吏們怕歸怕,貪,還是要貪的。

  爲什麼?

  因爲窮啊,朝廷的這些俸祿壓根不足以養家餬口,更別說還有衙門的雜役了。

  罰,只是一個手段,罰的目的是要減少貪腐,朱由檢也是罰過了,震懾的目的有了,可從現在來看,收效甚微,所以朱由檢的想法不再是罰。

  “朕這幾日想來許多,”朱由檢緩聲開口道:“諸位卿作爲朝廷肱骨,爲朝廷兢兢業業,朝廷若是薄待你們,朕心中也過意不去,所以...”

  朱由檢看着茫然的大臣說道:“朕決定,給諸卿們,漲俸祿!”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