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四章和親北蠻 作者:未知 今天註定要發生些事的。聖上因國事繁忙,妹妹進宮也未有空見她,所以一處理完事情便匆匆來到皇后宮中。 皇后忙接了聖上進去,又親自服侍他更衣,因提到新安公主今日進宮,忍不住笑道:“到底是一母同胞的兄妹,今日她進宮來商量今年羣芳宴的事,擔心你這哥哥沒錢了,要自己出錢辦呢。” 新安公主是聖上的親妹,自小得聖上的寵愛,與皇后嫂也是關係融洽,因爲今年的羣芳宴由她來主持,所以進宮來討嫂的主意。 聖上笑道:“她今日進宮,偏我沒時間見,想來沒少在你跟前抱怨我吧。” “今日倒是沒顧上。她現在只顧着羣芳宴的事情啦。” “羣芳宴有什麼好操心的,有以前的例在那裏,依例就是了,她自小身體又弱,讓她少操心這些事。” “我就說是親兄妹,”皇后笑盈盈道:“她也是擔心着你的身體,讓我好好勸着你休養身體呢。今年又是打仗又是天災的,新安擔心你身體喫不消,又擔心國庫沒錢,要自己貼了錢辦呢。” 自來羣芳宴都是由國庫出大部分,主辦的人出些零散茶水酒席,因爲大多是公主們來辦,這幾個錢也是不放在心上的。聖上見妹妹如此體貼自己,心中感慨誰說天家無真情的,心情也就好了許多,哈哈笑道:“哪裏就窮成這個樣,讓新安只管去辦,錢自朕私庫裏出。” 皇后一邊幫着聖上整理衣衫一邊也笑道:“我也說用不着她如此,我這裏還有些錢呢!她又建議羣芳宴與百花會擺在一處,我細想了想。倒也使得。今年年初不太平,如今事情都解決了,正該趁着羣芳宴來告慰天下,我大齊朝已經走過風風雨雨,正往興盛上走呢。但是這災情剛剛緩解,又不宜大肆鋪張。二者合一倒也是個好主意。因想着也不是什麼國家大事。我便同意了。” 聖上端着茶碗的手一頓,沉聲道:“不妥,還是按例來吧。” 皇后疑惑地看着聖上,聖上道:“此時剛剛天下太平。一切還是依例來的好,變來變去,倒是讓人心生不安。” 皇后眼眸流轉。笑道:“既然您如此說,那我明日就尋了新安來親自給她解釋。只是她今日還爲自己出了這個好主意得意呢,此前也有過先例的。世家高官們也未必會說什麼,何苦掃了新安的興呢,她還道這兩日要與駙馬一同商議出章程來呢。” 聖上搖頭道:“梓童有所不知,今日北蠻國遞了國書來,明年春天北蠻國的成王要來參加皇太的冊封大典。” 皇后接過聖上手中的茶碗笑道:“臣妾雖不懂國事,只是這本朝冊立太,他國來人朝賀也是應當的。這與羣芳宴有什麼關係?” “如今我大齊已與東臨國締結了盟約,最近幾年應能同進同退。且又開了互市,北蠻國未免沒有想法。看他未趁着咱們天災**有所動靜,看來也是想與我們交好,所以這個善意咱們得先暫時接下。” 聖上看着皇后仍是不解,便又解釋道:“北蠻國的國書中提出想代成王向我大齊國公主提親。” 皇后心中一驚,忙道:“我記得那成王乃是北蠻國儲君,好像是兩年前就娶了王妃的,算着也有二十多歲了吧。如今儀秋才十三歲,明年也才十四歲。她雖不是我親生的,可也是我疼着長大的,別說她年紀小,便是再大些,我也是不忍心讓她嫁去他國。聖上統共才三個女兒,且那徐妃也只有這麼一個女兒,便是看在她這些年恭謹侍候聖上的份上,聖上如何忍得下心。” 聖上嘆道:“她們身爲公主,自小享受榮華富貴,此時也該承擔起她們的責任。這次北蠻人定是打着咱們大齊朝糧食的主意,而我們大齊則缺了良馬,兩國聯姻各取所得罷。” 皇后見聖上主意已定,便知自己此時說什麼也不中用,於是道:“可是,儀秋年紀太小,我實在是不放心。” 聖上笑道:“所以這次羣芳宴不能與百花宴合在一處,皇后就幫着挑些世家女好陪着儀秋一起嫁過去。此事先保密,等有了章程再說,也讓儀秋好好過個年。” 皇后低下頭恭敬地道:“聖上請放心,臣妾定不負聖命。” 聖上忙攔着皇后笑道:“此是你我夫妻在室內,何須如此多禮。”說罷便拉着皇后走向內室,皇后卻微不可察地向後點點頭,曹女官忙悄悄退了出去。 第二日皇后侍候聖上去上早朝,曹女官悄聲稟道:已經讓人在徐程二妃跟前透了透口風。皇后點頭笑道:“你親自去接新安公主進宮,只說我有要事相商。” 皇后用過早膳,衆妃嬪前來拜見,果見徐程二妃面色有些憔悴。她只裝沒看見,笑道:“今日我與新安公主有事要談,你等無事就不要來打擾了。”說罷便讓衆人退了下去。 新安公主來前,已經讓駙馬幫着想了好些將兩場宴會合一的好點,沒想到皇后卻道聖上不同意二者合一。 她不由得怏怏不快道:“我這是給皇兄省錢呢,怎麼就不行了呢,以前也有過這種先例的。嫂,你說說到底是因爲什麼原因啊。” 皇后只得道:“此次羣芳宴,你皇兄自有用意!” “啊,難道皇兄要選妃?”新安公主疑惑道:“不能啊,老祖宗可是訂下了家規不許在羣芳宴上選妃的。” 皇后連連擺手笑道:“你這刨根問底的性什麼時候才能改一改。真是怕了你了,你附耳過來,我告訴你真相。” 新安公主忙湊過去,聽皇后說完後,不由大叫道:“讓儀秋去和親,皇兄怎麼捨得?” 皇后忙拉着新安公主道:“你快小些聲。這事兒朝中都不知道呢,這些國家大事,咱們後宅婦人如何懂得。唉,也是儀秋這孩命苦,正攤上這麼個事,不然高高興興嫁在京城。陪着咱們多好。” 新安公主也有些兔死狐悲。氣憤地道:“和什麼親!咱們不僅要賠進一個公主,還要賠進去我大齊多位世家貴女。罷了,一會兒我去看看儀秋。” 皇后忙道:“你可別告訴了她,你皇兄特意囑咐道不可讓她知道。也讓她好好過個年。另外這事也不許對外泄露,省得到時世家女明日都許了人,儀秋就只能一個人嫁去北蠻國了。” 新安公主不耐煩道:“我曉得事情輕重。一個公主還不如幾匹馬重要。”說罷,就先告辭去了徐妃宮中。 皇后見她離去,令人拿了上次羣芳宴上欲說給楊浩的那些女畫象看着。不一會就見有小宮女來悄悄稟報曹女官。 皇后笑問:“是不是新安忍不住說了。”看到曹女官點頭,她又笑道:“新安自小得寵,心思單純,沒有心機,此事倒是有些利用了她,我這心中還真是有些不安呢。” 曹女官忙道:“這是娘娘一片愛女之心,新安公主也是心疼大公主。又被徐娘娘套話,這才說了出來。聖上向來喜愛新安公主。想來也不會怪罪於她的。只是兩位娘娘便是去聖上處哭求也未必管用,倒是小心聖上怪罪皇后娘娘辦事不慎。” 皇后嘆道:“徐程二妃歷來對我恭謹,我也是投桃報李罷了,此時說了便是沒法改變,也勝於最終才知道連個求情的機會都沒有,倒是平白辜負了我們往日的情分!” 果然過了不到一刻鐘,就見新安公主哭喪着臉進來,對着皇后說道:“嫂,我沒管住自己的嘴,竟是將和親的事說了出來。” 皇后忙道:“什麼,你說了出來,在哪裏說的,都有誰聽到?” “就在徐妃宮裏,只有徐妃和儀秋聽到了,現在她們兩個正抱在那裏哭呢。” 皇后鬆了口氣,安慰道:“她們早晚都得知道,你也不必太放在心上,一會兒我會過去勸她們的,你這是疼侄女的一片心,聖上會體諒的,我也會幫着你說話!只是此事到此爲止,再不許提一字,知道嗎?” 新安公主忙道:“我記住了。也不知皇兄現在有沒有時間,我去向他請罪去。” “這倒不必了,他最近幾日都忙的很,你不必等他,回頭我會好好與他說的。必不會怪罪於你。” 新安公主也覺得此時避避風頭也好,等皇兄消消氣再說,有皇后嫂在,她倒是不怕皇兄會與她心生芥蒂。 皇后送走新安公主後,便去了徐妃處。徐妃忙接了進去,又令人退下,拉着大公主跪下,哭道:“娘娘,您得幫幫嬪妾,我就這麼一個女兒,怎捨得讓她和親。她還是個孩啊。” 大公主只是低頭落淚,皇后上前扶起大公主,拉着她坐下,又令徐妃起身道:“這乃是國家大事,那北蠻國要聯姻,於兩國百姓大有好處,聖上不能以己之私拒絕此事。” 大公主泣道:“母妃,這是父皇做的決定,您便是逼母后也沒有用的,女兒身爲大公主自然是要承擔這個重任的。” 徐妃見女兒如此懂事,不由淚珠漣漣。皇后也心下惻然。 不想此時又聽宮人傳報:“程妃娘娘到!” 話音未落,程妃已經走到殿中,她自昨夜得知和親之事,便心中不安:儀華是嫡公主自不會下嫁北蠻,儀秋是聖上第一個女兒,自來極得聖上寵愛,如此一來自己所出的二公主儀雪便極有可能出嫁。 但是此事極爲機密,自己一早就得知,只怕會犯了聖上禁忌,好容易自新安公主處看出些端倪,她知此時皇后必在徐妃處,便急忙來討主意。(。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