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二章通風報信

作者:未知
原來五皇見母親神色有異,心中起疑,就暗命身邊大太監小喜偷偷去打探,沒想到自家舅母竟是被綿鄉伯獻給了北蠻國的成王爲媵妾。 人說外甥肖舅,大皇與五皇皆在相貌上與楊浩有兩分相似,而五皇衝動莽撞的性倒是隨了楊浩的**成。 小喜怕五皇年幼闖了禍,忙勸道:“此事殿下不好直接管,一來您年紀小,說話易被人忽略,二來此事其實是聖上讓人瞞着娘娘與殿下的,若是傳了出去,倒是折損不少的宮人內侍。以小的愚見,不如咱們悄悄地使人告知世爺,讓他自己拿主意吧,那成王離去還得幾日呢。” 五皇聽了也覺得有理,忙道:“那好,你馬上派人去告訴我舅舅!只是派誰去呢,務必要忠心機靈的。” 小喜忙笑道:“我的爺,現在宮門早就關了,如何出得去。倒是明日一早我就裝作出宮爲殿下買東西,悄悄去玉真山通知世爺!” 五皇這才放了心,一時又道:“明日舅舅知道若是鬧了起來,你被人查出泄了密,倒是害了你。這樣,你明日帶兩個小內侍出去,然後尋個藉口,讓他們在我這裏告個假,先躲過這段時日,我再叫你回來。” 小喜忙謝殿下體恤之恩,五皇也不在意,只讓小喜快去休息,明日好早早出宮。 皇后聽了宮女的回報,只道:“由他去吧!”她此時心中也是迷惘,告訴了弟弟只怕又是一番鬧騰,不告訴他吧,自己以後實在是愧對弟弟。既然煜兒出了手也算是上天的意思吧。 第二天一大早,小喜就被催着出了宮。 早有人去向太稟報:小喜又出去爲五殿下買小玩意去了。 太笑道:“由他去吧!今日只怕又有好戲看了!綿鄉伯,膽倒是不小,竟敢設計忠義侯府,孤倒要看看你家的爵位能走多遠!” 他是與楊浩不對付,看他不順眼。但楊浩仍是大齊的國舅爺。敢不敬他,便是不敬皇后與他這個太。只是他沒想到的是,綿鄉伯竟能說服父親對自己母保守祕密,直到昨夜自己才得了這個消息。好,很好,看樣綿鄉伯是已將這兩個位看作是他家的囊中物了。 小喜帶着人出宮後。便藉口身體不適,讓那兩個小內侍向五皇捎話,說請三五天假養病。因小喜素來得五皇青目。他既要養病五皇自是準的,再者小喜在京城的那處小宅,他們也都知道,真有什麼,直接過來就是了。所以二人殷勤地要送他回小宅院,小喜忙斥道:“爲殿下辦差要緊!” 終於打發了那兩人,小喜一路小跑着。先去一家馬市挑了馬,正牽了馬準備向城外走。卻被人攔了去路,正是聖上身邊得用的一個姓賈的公公,只見他道:“既然是給殿下買東西,怎會牽了馬要出城,難不成是想私逃出宮?” 小喜還未開口就被人一手砍昏過去,那公公一揮手,早有人將其捆綁着放入一旁的車中。就有一人上前笑道:“多謝大人!小的定會向伯爺稟報,到時在聖上面前爲公公記上一功。這是點茶水錢,不成敬意。” 賈公公忙道:“哪裏,還是府上人眼力好,竟能發現他的異常,實是僥倖。”說罷,手頭已被塞了疊銀票,看着綿鄉伯府的人離開,他招手叫來一個小太監道:“那個小喜這幾日要好好招待,不可怠慢,他可是五殿下最得用的人,少根汗毛小心你們的皮!另外讓人悄悄給太透個氣,免得將來惹禍上身。” 最近聖上行事真是越來越不着調了,他只好小心翼翼兩邊都不得罪。一切妥當後,他帶人離去。卻不妨旁邊走出來手拿幡的許半仙來,他喃喃道:“本不想管此閒事,奈何實在看不下這仗勢欺人之事。”說罷,他向城外飄然而去。 太得了消息,氣得將茶碗摔在地上,口內罵道:“看來李淑妍果是妹喜妲已之流!” “殿下,咱們要不要再派人去報信?” “報什麼信?那賈公公乃是父皇身邊極得用的人,竟也去給綿鄉伯府跑腿,沒有父皇的令,他豈會去做這種事。如今咱們的人根本就出不了城!”太怒道。 身爲王孫貴胄怎能受一個伯爺的氣,太冷笑道:“綿鄉伯如此做不就是怕將來那李祕書郎因女而借了忠義侯府的勢,奪了李淑妍伯爺嫡女的身份!難不成他還想要孫女取代母后的位置不成,也不看他家那個狐媚有沒有這個本事!” “殿下,既然是聖上的意思,只怕咱們東宮不便插手!只是這口氣終得報回來纔是。” 太笑道:“君報仇十年不晚!如今孤剛做了太,諸事不宜插手!楊浩那裏,以後爲他尋個絕色的就是了,至於那李祕書郎,我大齊朝爵位傳承可都是元配嫡!另外小五那裏就不要多說了,免得鬧了出來,讓父皇猜忌。” 果然是有權好辦事,今天一大早綿鄉伯就派了人來請李父去,說是諸事已妥!二丫想了一番,便帶了幃帽也要一同跟去。 羅嬤嬤急忙上前攔下。原來當日李淑妍入觀只讓接了兩個丫頭上山,羅嬤嬤細想了一回,便想借着這個機會脫身。於是去向伯夫人請辭,哪知伯夫人因孫女尚未入宮,怕她出去亂說話,壞了孫女的名聲,就又強留了下來。 二丫被選爲媵妾,於是她就被送來李家,教導二丫規矩。 羅嬤嬤初見二丫,見她長相秀麗,難得的是,這種情況下,竟也鎮靜如常,雖眉現輕愁卻仍是端莊嫺雅。心中暗道:這伯府幾位小姐果是容貌氣度不凡。 不過此時,她又在心中加上一句:也是一樣不太懂規矩! 二丫怎會受她擺佈,且此等大事,她不親眼見到怎會安心!便隨父親一同上了馬車,羅嬤嬤無法只得帶着兩個丫頭一同去伺候。 再說玉真山上,楊浩昨夜又沒睡好,好似做了一夜的夢,偏白日裏卻想不起一點來。他只得強打起精神帶着人在觀外巡視一圈,較做休息,總覺得心中不安,且眼皮直跳,只好又拿些事來讓自己做,於是又自山上向下進行第三遍巡視。 此時許半仙也趕到了玉真山下,他看着山上影影綽綽的士兵,又細細考慮一番,終是深嘆一口氣道:“罷了,既然來到此處,便盡些人力,只安看天意如何了!” 原來昨日許半仙便覺出李家似有不妥,他偷偷去瞧了,又回到家中好生卜了一卦。倒是讓他十分爲難。 當日他奉師傅之命:尋機做點事稍稍指點楊家,以借他家脫離厄運。故他依言進了京城,沒想到此時他才發現,楊家的劫難似是解除,卻又似更隱晦讓人看不清楚,倒是讓他大喫一驚。 直到他無意中看到李淑妍的命相,又細細推算方知世事已然不同,再看到二丫時,他亦是看出她身上也是發生過另一番際遇。於是藉助這二人,他又細推算了楊家命數,又少不得挑出點事出來,果然見效果,楊家自楊家父班師還朝那日起,就已經將厄運盡數解除了。 至此他已經完成師傅交代之事,倒是可以退出這紛爭之地。只是因爲對這和親之事有些好奇,便欲留下看個熱鬧。 哪知卻又遇到李家之事。據他推斷二丫怕是要遠離家鄉嫁去外邦,雖然李家諸人此生不能大富大貴卻也一生順隧。 因這天下萬事萬物皆有其命數,許半仙並不想因爲自己的過多幹預,而違了天命。故多年來半真半假地爲人看命,改點小運,只當助那有緣人。 像李家之事,依他性是不管的。李二丫違了天意,強行拆散了楊浩的姻緣,故此次之事卻也是她該得的報應。只是他畢竟是個凡人,李家自他進京後,一直念着同鄉之情,對他很是照顧,看他一家陷入此境地,他實在是不忍坐視不理。 所以他於夜間數次爲李二丫及楊浩算命數,並強開了天眼,看他二人的命運。 李二丫倒也算求仁得仁,一生只侍奉安寧公主,而安寧公主母此生也因楊家劫數已去而有些造化,故李二丫雖一生不曾承寵卻也位居高位,壽終正寢。 楊浩一生仕途順隧,雖大多奔波在邊關及戰事,卻極得聖上寵信,位高權重。便是因爲他終生不曾娶妻納妾,而無有嗣,然在其百年後,卻得聖上親自爲他挑選過繼堂弟楊明軒的幼,爲他摔盆駕靈,綿延香火嗣,真是生前顯赫,死後亦備受哀榮。 他覺得只要楊家不遭滅門之災,他就算是完成師傅的交代,自己又不是月老,干擾世事太多,不僅是對衆生的不公平,也擾了自己的修行。但一邊又念及李家與自己的交情,實不忍心讓一位如花女變得如槁木死灰一般。 正在他左右爲難之際,卻看到綿鄉伯的人仗勢強攔下報信的人,他嘆道:“罷了,老朽便盡了這人事,安看天意如何!” 許半仙瞅着楊浩走過來,忙上前對着幾位兵爺兜攬生意。那些士兵自然不敢與他廢話,只吵吵着趕他走。 所以當楊浩帶人走過來時,就聽前邊亂糟糟的,趕忙走了過去。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