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七章親自出馬 作者:未知 李航得了成王的這句話,心中暗樂,假裝嘆口氣回去先暗暗稟報了聖上。 聖上聽了,知道此事已是無法更改,因惱楊浩咄咄逼人,就讓人將方纔的那幾位大臣叫了來,以爲見證,又暗令人去楊府請楊夫人進宮勸說楊浩。 那幾位大臣雖有心看戲,只是也知成王必不會輕易肯的,楊浩也定不會相讓,最後少不得還是着落在他們身上,真是紅顏禍水。如今聖上宣見,不得不苦哈哈地來到御書房。 大臣們剛到御書房,太就令人來請罪:皇后因楊浩之事,竟是氣得病了,太一方面要侍疾,另一方面怕自己因母親之故不能秉公辦理,倒是迴避了的好。 大臣們如何不知皇后因何而病:皇后不過是因爲綿鄉伯明着算計了她的弟媳,可惜她向來是個賢德公正的,必不會以公報私,故才心中憋悶氣出了病來。倒是太純孝且亦如其母行事公正不徇私,倒是國家之福。 李航將事情經過細細說了一遍,一時羣臣無策。楊浩只在一邊冷笑。 聖上聽了成王的話,心中也放了心,又見衆臣也是束手無策,便無奈地對楊浩說道:“天意如此!昨日朕已是下了旨意,也是那李淑婉命不好,偏就入了成王的眼!浩兒,看在朕疼愛你一場的份上,就請以大局爲重!大丈夫何患無妻,朕答應你,這京城的女隨便你挑了,朕親爲你賜婚。” 羣臣因聖上此事辦得糊塗且又對綿鄉伯偏聽偏信而有些腹誹,不過到底是一心忠於聖上的,又見聖上積極進行補救,此時又是一幅哀求內弟的模樣。覺得楊浩與那李淑婉到底只是口頭約定,做不得準,便是做了媵妾也不會真的有損他楊家的顏面。 如今聖上又已經給了臺階,他裏面都有了,就勢下來也就算了,到底聖上是一國君主。做到這個份上。也算是難得。 只是此想法也只在心中想想罷了,誰也不敢說出來,否則楊浩犯起渾來,未必不敢將他們妻女隨意送給了成王。 見楊浩如此着緊二丫。綿鄉伯更不敢將二丫留在大齊,他之前以爲楊浩欲納她爲妾,現在看來必是楊家父也知道她出身高貴。故纔有求娶之心。到時定會幫她與李淑妍爭那伯爺嫡女的身份。 可惜今日那些大臣們是打定了主意不開口,綿鄉伯又不怕死地說道:“也是臣一時豬油蒙了心,想得不周到。事已至此,也不能墮了我大齊朝的威風,既然是多出一位媵妾,臣願請聖上將臣孫女貶爲侍女,到時再讓人去斡旋一下,想來也是可以的。” 綿鄉伯話未說完,臉上就捱了楊浩一拳。只打得他滿口是血,牙齒也掉了一顆。 楊浩對着綿鄉伯道:“俗話說。殺父之仇奪妻之恨不共戴天,你這老匹夫膽敢設計小爺我,本來我想先記在心上,等這事了了我再好好和你算這筆帳。沒想到你這張嘴是吃了糞了,說出的話來越發的臭不可聞。” 楊浩又一腳踢向李航,李航急忙躲了過去,楊浩也不再動手,對聖上說道:“這綿鄉伯如今身體已是如此虛弱,怕是不能爲聖上再做事了。至於這位世,這麼點事都做不好,可見是個沒什麼能耐,要不怎麼如此緊着那世之位,竟是連訂了親事的親侄女都算計上了。難道他不知好男不喫分家飯之說?” 楊浩又對李航嗤道:“你自己無能辦不成事,爺只好親自走這一遭了,也讓你見識一下什麼纔是爲君分憂,不是你在這裏嘴皮一碰進進讒言就做的。本想給你家一個機會將功贖過呢,真是可惜了。” 楊浩說罷,向聖上行了禮,便退出去,要親自會會那成王。 大臣們這才急了,楊浩行事莽撞,如果那成王真出了事,可就壞了大事了,急忙進言阻攔。 當今聖上雖然寬厚仁慈,卻也有其威嚴之處,只是因十幾年來都對楊浩極其縱容,已是成了習慣,此次又是他因李淑妍之故配合着綿鄉伯算計了楊浩,便有些氣餒,又想着讓他去碰碰壁也好。 於是他揮手讓大臣退下,另特叫幾個人跟去,以防楊浩闖出大亂來。 不想楊浩剛出了宮門,就遇到了楊夫人,楊夫人急忙將他叫住,怒斥道:“你竟爲了一個成王的媵妾擅離職守,跑去毆打綿鄉伯,實在是大膽至極!如今又要去找那成王,難道你真要爲了一個女人,竟置整個楊家的安危於不顧嗎?” 楊浩跪下道:“母親,兒今生就只娶她一人!如果當日不是打着慢慢說服母親的想法,這親事早就已經成了!請恕兒出言不遜,雖說當初聖上曾封鎖消息,兒卻不信母親一點風聲都沒聽到。當時但凡母親出手,事情也不會到了現在這個地步。如果我連自己的妻都要拱手相讓,別說以後要統帥三軍,便是連出去見人的臉面都沒了!” 楊夫人又氣又心虛,一時也不知該如何說話。楊浩也不想讓母親太過沒了臉面,便緩了一下口氣道:“母親,請放心,兒不是傻,自然知道這件事的輕重!” 楊浩說完就上馬直奔驛館而去。 卻說因爲聖上爲此事焦頭爛額時,皇后又病了,太也因此只一心侍疾一邊又對人直道楊浩行事太莽撞無禮,不能再縱容於他,倒是讓聖上寬心不少。而綿鄉伯父見聖上已對他們心生不耐,忙灰溜溜地相互攙扶着出宮回府。 如此一來,便沒人想要封鎖這其中的消息,於是隨着羣臣離去,這裏發生的一切,便都如長了翅膀一樣傳遍了京城。 綿鄉伯之前打發回鄉的妾室庶果然是元配嫡,也不知他用了什麼法,就這麼拋了元配,又讓嫡長心甘情願地寫下絕不承爵的文書,真真是好手段! 人家關起門來是一家人,爵位如何分配,外人也不會說什麼。可是沒想到綿鄉伯的心是偏到胳肢窩了,爲了養在身邊的親孫女李淑妍,竟逼着已與楊浩有婚約的便宜孫女去給成王做媵!。 聞者無不驚訝萬分,那楊浩自小就是一霸,他不來招惹人就不錯了,沒想到綿鄉伯愣是長了熊心豹膽,敢去摸老虎屁股!如此竟是連皇后與太爺的面都不看了,究竟是什麼原因竟讓他有恃無恐到此等地步。 便有記憶力好的人提出,前年不就有相士說那李淑妍是命格極貴,莫不是應在這裏?衆人這才恍然大悟:那綿鄉伯府竟有此雄心壯志,自家可沒有這大逆不道之心,以後可得瞪大了眼睛,離得他家越遠越好。 御史言官們大多是寒門出身,對於勳貴們自然是看不上的,此時則興奮了,又到了他們忠言逆耳青史留名的機會了。於是紛紛擦拳磨掌,準備彈劾綿鄉伯嫡庶不分、蠱惑聖上,李航如今成爲世已是名不正言不順,自然要各就其位。而那兩家勳貴,自然也免不了上竄下跳地尋那綿鄉伯府的錯處。 安寧公主亦是對侍女笑道:“這楊浩卻是個妙人!看來我倒是要進宮湊個熱鬧了!” 楊浩到了驛館,陳老二就湊過來悄聲道:“那李航一走,咱們兄弟就將這裏看了起來。如今那成王就在裏面,因爲虎爺不好出面,正在一邊躲着呢。” 楊浩一看,果然旁邊楊虎正在一邊衝自己打手勢,便笑了笑,走了過去說道:“這次多虧了你,等事畢後,我請你喝酒。” 楊虎忙笑道:“這是小的該做的。爺如此說,倒是生分了。不過,我還得提醒爺一聲:這成王就是澤州的程公。” 楊浩一愣,這程公他倒也聽楊虎夫婦提起過,當日因他對二丫還沒生那種心思,只是心中暗自嘲笑:一個十多歲的鄉下丫頭片,沒看出來竟迷得一個青年男想要爲她一擲千金的魅力! 如果成王就是那程公,當年事倒是大有文章。 楊浩也不及多想,便帶着陳老二等人進了院。 成王早得了消息,不由冷笑:“不必攔着他,只管讓他進來,我倒要聽聽他要說什麼!” 楊浩等人暢通無阻地來到成王跟前,成王站在那裏抱拳笑道:“不知是忠義侯世駕到,真是有失遠迎,不知閣下貴足踏賤地,有何指教?” 楊浩直言道:“自來聽說北蠻人做事爽快,我也不和你囉嗦,咱們明人不說暗話,你不能帶走李淑婉!她是我的未婚妻,希望成王能大人大量,成全我二人,楊浩也不敢忘此大恩,必會重謝!” 成王冷笑道:“我道世爲何來此,原來是這件事。本王早就聽說大齊朝乃是禮義之邦,人人皆是一諾千金,那李淑婉是聖上昭告天下許了我的,請恕我不能從命。” 楊浩心中發怒,本要動手,只是想起二丫讓自己好言相求,雖說那成王也不是心善之人,既然要先禮後兵,前邊總要做足了,不給人留下話柄。 他只得忍耐道:“公主和親本就只有兩名媵做陪嫁,我與李淑婉兩情相悅,成王何不成人之美。” 成王不由哈哈大笑:“人人都道大齊教化嚴,如今看來卻是不然。雖然那李淑婉不守婦道,只她如今已是我的人,本王回國後,自有法教她如何守婦道!楊世,實在是對不住,她活是我的人,死是我北蠻的鬼,恕我不能相贈。” 楊浩自認夠委曲求全的,沒想到成王不僅不答應,還如此蔑視二丫,心頭火再也控制不住,上前就一腳踹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