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堅強的後盾 作者:未知 (二) 陶然兒對慌亂痛苦中的李大娘安慰說道:“大娘,信志一定會平安回來的,你不要哭了。” 李大娘徵了徵,看來信志在出門前,已經把所有的真實情況告訴陶然兒了。 她看向這個年輕的姑娘,她秋水般的大眼內帶着自信,臉上洋溢着笑容,這個丫頭,就像一個小太陽般溫暖着她蒼老孤寂的心。 陶然兒又努力笑了笑,讓自己儘量不要想不好的事情,她樂觀地說道:“信志在前方打仗,大娘,我們作爲女人,一定要在後方過好自己的日子,不要讓他擔心對嗎?所以,我們不能哭,要笑!” 李大娘一愣,對於陶然兒的聰慧和勇氣不由多了幾分賞識,對於自己的大兒子那麼瘋狂的喜歡這個來歷不明的姑娘,她現在有了一些些瞭解。 她點點頭,擦擦眼淚,嘆息一口氣,對陶然兒說道:“孩子,你現在知道我爲什麼一直反對你和信志吧。” 陶然兒笑笑,點點頭 李大娘對她說道:“信志很可憐,生在我們這種人家,他生下來就揹負着重擔,他的生命不是他個人的,是我們大家族的,你嫁給他,肯定不會幸福。” 陶然兒扶着李大娘站起來,對她說道:“大娘,幸福不是別人給的,要自己爭取的,人是鐵飯是鋼,我們現在喫飯去吧。”她心裏想,我嫁給信志幸不幸福還是一個未知數,但是失去信志,她肯定不會幸福,就是確定的。 李大娘點點頭。 這時小七揹着書包放學回來,陶然兒便笑着,裝作什麼事也沒有發生,招呼着李大娘和小七準時喫晚飯。 席間,小七沒看到大哥,問了起來,李大娘的眼淚又要掉下來了,忙低下頭用手拭淚,陶然兒卻微笑着,淡淡說道:“你大哥出去幾天,忙完了就回來了。” 小七興奮地說道:“大哥是進城去了嗎?” 陶然兒點點頭。 小七期待地說道:“那他肯定會給我帶禮物!大哥每次進城都會給我帶小禮物呢。” 陶然兒又點點頭,強行按捺內心的悲痛,對小七笑笑,無論大人的世界如何黑暗,她也要努力給幼小的小七一個燦爛無比的光明童年。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陶然兒成了李家的女主人,帶着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婦人,以及一個七八歲的小孩過着日子。 她像一枚小太陽,渾身充滿正能量,溫暖着一家人。 白天,她裝作沒事人一樣,忙着做一日三餐,忙着打掃院落,可是晚上,她開始頻繁地做惡夢。 她夢見李信志戴着銀質面具,騎着高頭大馬,在如同螞蟻般那麼多的敵軍陣營中衝殺陷陣,鮮血彷彿噴泉一般,從信志的身上噴出來,長時間的,沒完沒了的。 陶然兒夢見自己就在信志的不遠處,她努力地想向信志靠近,想去救他一把,可是明明只是很近的距離,不管她多麼努力,總是走不過去,她與信志之間,隔着無數的敵軍,他們一排一排地朝她倒過來,彷彿洪水一般,成爲她接近不了信志的巨大的路障。 陶然兒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她提高音量拼盡全力地喊道:“信志,我在這,我在這!” 然而,李信志聽不到,他忙着抵抗來自四面八方如同潮水一般涌來的敵軍,最後他力氣用盡,倒了下去,無數的敵軍涌了上來,信志被無情地踐踏着,他絕望地在敵軍的腿與腿之間伸出求救的手—— 陶然兒看到這一幕,痛得撕心裂肺,她痛苦地大叫着:“啊——” 然後,她醒了過來。 窗外是一輪冷冷的彎月,如同鐮刀一般高高地掛在天空,同情地看着她,藍色的天幕透着一種冷靜的悲涼。 陶然兒一頭一臉的汗,她縮着兩隻腳,將身子蜷成一團,半坐在牀上,對着窗外的月亮徵徵出神。 還好,還好,剛纔經歷的一切都不是真的,只是一個夢,只是一個夢罷了,信志沒事,他肯定會沒事的! 她着急地四處尋找着,掏摸着,幾分鐘後,什麼也沒有找到,好半天才意識到她在尋找手機,她想迫切地給信志打一個電話,找尋無果,才明白,這是古代,可不是現代,她沒有手機,信志也沒有手機。 在這個異時空,兩個人通信只能靠飛鴿傳書。她哪裏來的鴿子? 此時此刻,她是多麼想念現代啊,假如一起生活在現代的中國,那是太平盛世啊,作一對農民,種種花,養養花,沒事時開着車出去旅旅遊,路上來個朋友圈直播—— 陶然兒再也睡不着了,她披衣下牀,對着月亮下跪禱告,祈求上蒼保佑李信志,讓他打敗江北王,平安歸來。 他們剛剛相愛,他們還沒有結婚,好日子剛剛開始,如果讓她這個時候失去李信志,她肯定也不想活了。 陶然兒是一個講科學不迷信的現代白領,但是穿越重生,到了這個異時空,無能爲力之下,她只能如同古代那些女子,對着月亮下頭,一遍又一遍地禱告着李信志平安歸來。 她在心裏念道:“佛祖啊,請你保佑信志吧,請你一定要保佑他!”她的虔誠,如同元雜劇《拜月亭》的瑞蘭,真希望她的一片真心可以感動上蒼,讓李信志在戰場上得到福佑。 之後,陶然兒在房間裏走來走去,睡意全無,直到東方天窗露出魚肚白,她又打起精神,準備一家人的早餐,給李大娘請安,照顧大娘和小七喫早飯,然後替小七整理書包,送他去上學。 回來纔打掃院落,清洗一家人的衣服,去暗室裏看看靈芝有沒有生根發芽。 她現在是李家堅實的後盾。 李大娘的視線,小七的視線,一天到晚落在陶然兒身上,她儼然成了李家的主心骨。 陶然兒一天比一天消瘦,臉上的笑容如同秋天的蒲公英也越來越少,雖然面對大娘和小七的時候,她又裝作沒事人的樣子,對着他們露出笑容,可是一個人獨處的時候,隨着時間一天一天過去,她越來越害怕,大眼也越來越沉鬱。 天空下起了銀絲細雨,這是春天,清明節又到了,清明時節雨紛紛,信志出去已經一個月了,她沒有他任何消息。 有時候想起信志,陶然兒會害怕得坐立不安,她會跑出去,跑到村口,然後根據信志告訴她的出村的方法,打開大柳樹的開關,跑到她與江南王幾次邂逅的那個密林裏。 在跑向密林的時候,她無比期待,也許信志已經平安回來了!他只是太忙了,暫時沒有回虎村。作爲江南王,他肯定有很多事情要安排,所以他多半是在密林裏召見他的手下,因此,她去密林找他,肯定能夠見到他。 然而,當陶然兒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跑到密林的時候,密林很安靜,春天的樹林開滿了各種小花,鳥兒和各種小動物出來活動,那些老虎惡狼之類的大型猛獸也消失不見,大概是因爲食物豐富了,所以它們就沒必要出來喫人了。 陶然兒撲了一個空,她睜着大眼看着那片密林,曾經他和她站在那裏,他笑着問她願不願意嫁給他作王妃,她果斷地毫不遲疑地拒絕了,因爲她的心中有李信志。 結果她拒絕後,他不但沒生氣,反倒微微笑起來,當時她看得有些迷糊,被拒絕了,居然會笑?現在明白過來了,因爲李信志就是江南王,江南王就是李信志,當時,信志只是藉着江南王的身份在試探她的心思。 當時,他要認她作妹妹,許配給江北王,無非也是試探她的內心有沒有他,並不是真心實意的,再到後來,巧姐成了信志的妹妹,遠嫁他鄉,如果猜得不錯的話,巧姐應該是嫁給江東王作王妃去了。 事情這樣一想着,一切就真相大白了。 如同一堆零亂的拼圖小碎塊,如今終於,那些碎塊有組織的拼在一起,成了一張完整的圖畫。 長時間地呆呆地看着密林,想着過去的事情,陶然兒突然雙膝發軟,她跪在了地上,眼淚如同泉水一般,從眼裏涌了出來,她的內心痛苦得如同刀割一般,愛情的甜蜜彷彿已經享受盡了,開始品嚐離別的痛苦了,她在心底吶喊,信志,一個月過去了,你在哪裏,你平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