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江南之光 作者:未知 (137) 看到李信志臉上的笑容如同進了冰箱的魚瞬間凍住了,陶然兒也明白過來。 她的眼神也不再興奮,而是慢慢變得凝重沉鬱,時間在靜寂中過去了幾分鐘,陶然兒輕聲問道:“你是說眼前的三年怎麼辦?” 李信志苦笑着看着陶然兒,沉重地點了點頭。 一顆心如同灌滿了鉛,沉甸甸的。 雜交水稻的種子只是給了江南未來一個希望,對於眼下的困境,卻無能爲力。 陶然兒也苦笑起來,是啊,如何解這燃眉之急呢,一個人七天不喫飯就會活活餓死,誰等得了三年? 如果一個人三年不喫飯還活着,那他一輩子也不用喫飯了。 還種什麼雜交水稻?! 此時此刻,她恨不得自己有乾坤大挪移術,將現代的糧食源源不斷地運到江南來,她也盼望着有現代人士穿越到江南來,而且可以隨時穿越回現代,不用帶其它現代的東西,帶大米就好呀。 只可惜,這些只是想象。 陶然兒安慰李信志道:“你不要着急,也不要難過,問題來了,那麼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出現了,我們只是暫時還沒有找到罷了。” 李信志努力笑笑,陶然兒真是他見過的最樂觀的女子,她像一枚小太陽,總是溫暖着他的心窩。 這種天塌下來當被子蓋的樂觀精神給了他很多溫暖和力量。 那天晚上,李信志和陶然兒一夜未睡,他們如同烙餅似的,在牀上翻來覆去睡不着。 等等。不要誤會,雖然是新婚,但是他們因爲江南馬上要餓死的境地,所以沒有心情親熱。 第二天,東方剛剛露出魚肚白,李信志一大早就起來了,他又穿起了他的工作服,對陶然兒說道:“雖然沒有想出更好的辦法,但是你的雜交水稻非常的珍貴,我決定去見朝臣們,按你說的將糧食種子分發下去開始種植,我會想盡辦法捱過這痛苦的三年的,畢竟,然兒,你給了我希望和信心,你是名副其實的女神農——” 他伸出手,愛憐地摸了摸她的臉。 陶然兒也立馬起牀,對他說道:“你等等,我和你一起去前朝。”就是在剛纔,李信志說那些話時,她已經在內心拿定了一個主意,但是她不能現在對李信志說,她必須在前朝說,纔有成功的可能。 因此,她在宮女的服侍下,匆匆忙忙地換上她皇后的工作服,和李信志一起往前朝走去。 李信志以爲是陶然兒受到昨天大臣奚落她的刺激,所以故意今天堅持也要去,他笑了笑,對她安慰道:“然兒,大臣們的話你不要放在心上,他們是老古板,我是看你昨晚一夜未睡,讓你好好休息,今天朝堂上除了分發種子,也沒有別的什麼事,我估計那些人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我只是去傳播希望和信心罷了——” 陶然兒微微一笑,對他說道:“還是一起去吧。” 李信志看她堅持,只好點點頭,兩個人相攜着手一起走向前朝。 到了前朝,江南的大臣們已經整整齊齊地站在那裏,等候着江南王了。 李信志坐在龍椅上,問起各位大臣有沒有解決江南糧荒的好辦法,有大臣提出,向江東示好求和,懇求他們賣糧食給他們,有大臣提出,與江東開戰,現在江南有天下最強大的軍隊,那麼,速戰速決,肯定能大獲全勝,到時候江東王敗了,不得不交出糧食。 李信志不停搖頭,向江東求和,孫赫武懷恨在心,怎麼可能去求和就能獲得糧食,向江東開戰,自己雖有天下最強大的軍隊,但是最強大的軍隊卻沒有多少糧草了,人是鐵飯是鋼,江東王肯定也知道江南目前的狀況,所以主動對江東開戰,無異於自尋死路,萬萬不可。 然而,大臣們卻自動地分成了兩派,一派主動求和,一派主張開戰,爭得不開可交,面紅耳赤。聲音幾乎要掀翻議事大廳的屋頂。 李信志聽不下去了,對那些議論紛紛的朝臣們沉聲說道:“好了,安靜一下。” 大臣們才安靜起來,一起擡着頭看着李信志。 李信志看到氣氛如此沉重,只得努力笑了笑,對他們說道:“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 大臣們的眼睛裏有希望之光,臉上有驚異之色,江南處處糧荒,再不想出辦法,軍隊和百姓都要餓死了,這個時候,還會有什麼好消息?總之,大家無法想象。 李信志卻笑了笑,珍而重之地從貼身的衣服裏拿出昨天陶然兒給他的小袋子,裏面裝滿了雜交水稻的種子,一顆顆,比黃金還要珍貴,因爲這是江南的希望。 李信志珍而重之地看了一眼袋子,將它高高地舉起,對大臣們說道:“這是皇后研發出來的雜交水稻的種子,一會,我將這些種子發給大家,你們帶回去,吩咐家裏的內眷種植——” 大臣們臉上是震驚和回不過神來的樣子,李信志卻彷彿沒有看見,他走下龍椅,走到大臣們中間,將種子每家三十顆的分給他們。昨天晚上,他將所有的種子數了一遍,總共有多少顆,江南有多少大臣,然後平均分配。 等到那金燦燦的種子落到了江南朝臣們的手裏,他們才相信,李信志不是開玩笑,他是認真的。 他們也想起來了,此時此刻,江南的皇后,是名動天下的女神農,她以前幫江南種出大量的靈芝讓江南成爲天下第一富國,現在又研究出了水稻—— 大臣們信了,並且拿着那些種子,開始變得無比激動起來。 幾分鐘的激動過後,一個大臣舉起那種子,鼓起勇氣問道:“啓稟皇上,這種子種下去就能生根發芽,三天就能成熟,七天就能開喫嗎?” 陶然兒聽得不由風中凌亂。 這大臣是在諷刺她嗎?拿她開涮? 李信志卻淡淡地回答道:“不能。” 立馬一陣更大的議論聲,之前那個大臣說道:“這樣說來,這水稻就是一般的水稻穀種呀。” 陶然兒只想扶額。唉—— 在這個朝堂之上,除了李信志支持她,估計沒有人支持她了,有時候,她覺得李信志要是在現代,就是她的鐵桿粉,腦殘粉,是她的終生影迷。 種水稻如果可以三天成熟,七天開喫,作爲現代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都沒有研究出來好吧,這種農業科技,不屬於地球,應該屬於外星人。 李信志卻仍然淡淡地說道:“不,它不是一般的水稻,這是皇后在江東研發出來的,它由一種抗病蟲害特別厲害的谷種以及一種結實特別多的谷種雜交而成,所以這谷種既結實多又能抗病蟲害。” 他說到這裏,微笑起來,臉上都是驕傲的神光。李信志如同一個聽話的好學生,早就將陶然兒昨天教導他的一切背得滾瓜爛熟,理解得十分通透。 陶然兒再次扶額,傻信志,居然還在爲她驕傲,大臣們因爲她遠水解不了近渴,已經看不起她了。 唉—— 這谷種,的確解不了燃眉之急。 果然,一個大臣說道:“這谷種確實不錯,但是聖上,現在江南處處饑荒,如果我們七天之內想不出解決的辦法,到時候就要大亂啊,所以這谷種暫時起不到什麼作用,現在也不是談論糧食種植的時刻,因爲這個時候,談論糧食種植,晚了!” 大臣說到這裏,兩手一攤,臉上都是焦急與無奈。 陶然兒默默地點頭,確實是晚了。 一個聲音在她的腦海裏如同警鐘似的反覆響着“晚了,晚了,晚了” 李信志仍然不急不惱,慢慢地說道:“我向你們介紹這谷種,也不是爲了解決燃眉之急,你們還不太明白朕的心嗎,我是想告訴你們,這是江南的希望,這是江南之光,你們要因爲這谷種提振起對江南的信心!” 大臣們明白過來,紛紛點頭,原來如此,可是—— 一位老臣對李信志問道:“皇上,這谷種的確是江南之光?” 李信志開心地點點頭,對他們慷慨豪邁地說道:“諸位愛卿,本王將谷種分發給你們,你們回家之後,教內庭的人種植,等到一年後,你們收穫的糧食全部留作谷種,不能喫掉,再次分發給江南所有的世家種植,等到第二年,再次收穫糧食時,仍然不能喫掉一顆糧食,全作留作谷種,到時候,你們再將這珍貴的谷種集合起來,我們將它分發給江南的每一戶人家,每一位百姓,這樣到了第三年,糧食收穫的季節,每一位百姓的家中都會收穫許許多多的糧食,從此,江南再也沒有糧荒,也不需要向他國購買糧食,你們明白了嗎?” 大臣們一起雙手捧着谷種齊齊跪倒在地上,異口同聲地說道:“微臣明白,微臣一定謹遵聖旨,悉心種植谷種,種植這江南之光!” 幾分鐘的激動之後,大家冷靜下來,之前的老臣繼續說道:“皇上,這谷種確實是江南的希望,我們也會如你的吩咐,認真種植,收穫更多的谷種,但是眼前的燃眉之急如何解決——” 李信志臉上的笑容慢慢地少了,如同秋天的蒲公英,被風一吹,沒了。是了,如何解決這饑荒,想到江南現在有人喫不飽肚子,馬上要餓死了,李信志的脖頸上如同被人勒了一根繩子,而且這繩子越勒越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