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放虎歸山 作者:未知 (164) 陶然兒瞪着銅鈴般的大眼看向李信志,滿是血淚的臉上寫滿難以置信。 李信志要親手殺了江東王?! 她的頭頂彷彿響起滾滾雷聲,她的面色蒼白如紙,身體搖搖欲墜,她遍體生寒,全身彷彿冰凍,此時此刻,陶然兒彷彿在經歷地震和海嘯。 對於李信志她感覺又痛心又憤怒,什麼時候,李信志變成了如此功利無情目光短淺落井下石冷血殘酷之人? 難道,她真的愛錯人了嗎?! 面對着陶然兒無比怪責傷心的目光,李信志不敢多看,他翻身上馬,在馬背上挺直背脊,坐着如同箭桿一般,他的視線掠過陶然兒,落在了滿身是血的孫赫武身上。 與此同時,因爲李信志剛纔那句話,原本在七嘴八舌勸說李信志殺了江東王的羣臣也識趣地閉了嘴。 他們之前像麻雀一樣吵鬧,現在如同麻雀見到了老鷹。 哦也,不但勸說成功,而且主公要親手殺了江東王,他們開始變得沉默又興奮,齊刷刷地看着孫赫武。 不知何時,孫赫武已經騎到了他的馬背上,雖然身體東倒西歪,搖搖欲墜,但好歹坐到了馬背上了,他仍然高高在上,威風凜凜,他們有鷹一般的目光,隼一般的面孔,想想他是戰神,那些誓要殺死他的江南部下不由開始膽寒。 也許他傷得不是那麼嚴重? 因爲李信志答應要親手殺了江東王,所以對於站在孫赫武附近的陶然兒和常勝他們並沒有起疑心。 他們一致以爲是江東王自己清醒過來,然後趁他們不備,騎上他的戰馬,尋機逃走,卻被他們機智的主公李信志發現了。 哈哈,主公真是無比英明! 一個江南的大將說道:“主公,江東王剛纔準備逃跑了,所以請主公快點動手吧,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呀。” 李信志穿着白袍銀甲,秋風吹過,他的長袍迎風搖擺,如同天神下凡,他騎在白色的寶馬上,慢騰騰地朝着孫赫武喊話道:“江東王,你聽好了,你是江東的帝君,朕是江南的帝君,爲了給你面子和尊嚴,本王決定親手殺了你,你可願意?” 在陶然兒舌戰江南羣雄,試圖保江東王一命的時候,李信志的內心一刻也沒有安寧過,他一直在做着艱難的選擇。 陶然兒是一個普通的姑娘,心地極好,她不知道怎麼當皇后,自然也不會明白他作爲江南帝君的爲難。 當時她執意要出使江東,爲了保陶然兒平安,李信志挑選了最年輕最勇敢的部下陪她出使。 而這些年輕健壯武功一流的部將,除了常勝之外,其它人,他們的父親都是江南的重臣,是他李信志忠心耿耿的家臣。 如果他們集體請旨,要他殺了江東王,他當着江南大軍的面拒絕了他們的請願之後,他肯定要失去大絕分家臣的心了。 對於一個帝君來說,只有家臣忠心耿耿,團結一心,他的基業才能長遠。 所以這是李信志面對着年輕部將的集體勸說,選擇沉默的原因。 與此同時,作爲陶然兒的相公,他自然明白她的想法,她是一個心地極好的姑娘,自然不同意殺害江東王,江東王一路保陶然兒平安,千里相送到臨安,對江南恩情似海,他怎麼能殺了她。 再說,幾年之前,當江北入侵江南的時候,他在戰場上重傷暈倒,是江東王救了他,並且在江東的皇宮養了三個月的傷,江東王當年也沒有落井下石殺了他啊。 第三,陶然兒說得對,三年之內,江南的糧食沒有自給自足,自己絕對不能與江東結仇。 他在江東呆過三個月,自然知道江東不是江東王一個人的,孫赫武也有一幫忠心耿耿的足智多謀的家臣,他的手下也有自己的家臣,總之,大將有大將的家臣,小鬼有小鬼的家臣,他們不但武勇蓋世,而且足謀多謀,能文能武,所以江東絕對不是殺了孫赫武就可以攻下的。 李信志看着陶然兒與他的部下辯論,心裏嘆息,他父親的家臣是極好的,又聰明又勇敢,擅長心術,可是那幫家臣已經老了,退居二線,成長起來的家臣雖然十分地勇猛,但是論到目光和心術卻遠遠比不上江東—— 今天他們執意要殺死江東王也是明證。 這些家臣,根本沒有他和陶然兒看得遠看得深。 李信志心想,今天事情一了,他要着重尋找既勇敢又聰明的人來充實他的家臣隊伍了。 在亂世,一個人只知道耍狠是遠遠不夠的。 當李信志與孫赫武的目光在半空中交匯的時候,江東王聽着李信志的隔空喊話,瞬間明白過來,他想放他一條生路! 他黝黑的臉上浮起一絲苦笑,李信志啊李信志,作爲帝君,你太隱忍了,爲了護全家臣的面子,不惜委屈自己和自己心愛的女人。 不過好在,他沒有忘記舊恩,是一個有情有義的男人。這樣的人不配與他爭天下,卻可以做朋友。 之前,他誤會李信志了,以爲他和他的臣子一樣是狼心狗肺之人。 因此,孫赫武心中掠過一陣暖流,深情地看了一眼陶然兒,然後扭過頭看着李信志,咧嘴一笑,豪爽地說道:“好啊——” 李信志笑了起來,他的身後跟着江南密密麻麻的大軍,一陣秋風吹過,江南的旗幟在風中瑟瑟飄舞。 草原上到處都是小雛菊,太陽照着它們,濃郁的花香蒸烤出來。 李信志看了孫赫武一眼,揚聲道:“江東王,關於比試,你有什麼條件嗎?” 不遠處的孫赫武聽到這句,如同看到指揮家的指揮棒,他笑了笑,用盡力氣大聲道:“如果本王贏了,你可不能以多欺少,追殺本王啊!” 李信志欣賞江東王的聰明,他等的就是江東王這句話,這樣才能堵大臣們的央央衆口,他大聲回道:“那是自然,如果以多欺少,我江南人豈不是要被天下人嘲笑至死。好,開始吧。” 果然,江南的朝臣只能互相看了看,然後無話可說。不過,他們得意地想到,孫赫武九死一生,重傷累累,他不可能是他們主公的對手,因此,江東王的“如果他勝利了,江南以多欺少,追殺他”的局面根本不會發生,因爲他不可能了! 江南不管是朝臣還是士兵,都在笑眯眯地看好戲狀態,打算輕鬆地圍觀江南王與江東王大戰。 李信志用馬刺刺了一下身下的白馬,朝着孫赫武像前一般衝了過去。 與此同時,孫赫武也刺了一下他的赤焰馬,向李信志如同疾風般奔來。 在孫赫武看穿李信志的內心和真實意圖時,陶然兒卻沒有明白,她擔心李信志真的要殺死孫赫武,因此,對常勝說道:“快,快,扶我上馬,追上去!” 無論如何,她一定要保全江東王,她不是爲了江東王着想,她是爲了李信志和江南着想! 常勝依言,陶然兒與常勝閃電般的上馬,也朝着李信志和孫赫武追了過去。 江南的部將以及大軍的士兵以爲皇后是要觀戰,因此也不作多想,他們自動地站在一排,在那裏遙遙觀看,搖旗吶喊。 李信志揮動着長槍,孫赫武揮動着大刀,兩個人殺到一處,當刀劍在半空中激烈地碰撞時,李信志用只有他們兩個人的聲音說道:“一會,你尋找機會 速回江東!” 孫赫武咧嘴一笑,對李信志故意說道:“李信志,本王確實喜歡陶然兒,你還要放我走嗎?” 李信志眉毛一挑,瞪了他一眼,兩個人退後開來。 孫赫武大刀一揚,縱馬又朝李信志砍了過來,當距離捱得極近之時,只聽到“卡”的一聲,他的大刀居然活生生地砍入李信志的手臂,血出如涌。 陶然兒撕心裂骯地尖叫起來,因爲極端的害怕,她用雙手捂住了面孔。 孫赫武也十分震驚,他呆呆地看向李信志,鮮血泉涌一般,李信志卻對他壓低聲音急道:“還不快走?!” 在那一瞬間,孫赫武明白過來,他是爲了救他才故意挨此一刀,施的是苦肉計。 突然間,孫赫武內心無比感動,他深深地看了李信志一眼,然後撥轉馬頭,朝着江東的方面閃電般的馳去,很快地,他的身影變成一個小點,最後消失不見。 跑出去很遠,確定以及肯定江南的人追不上他了,孫赫武才放緩速度,停了下來,他伏在馬背上,半響不能出聲。 陶然兒的模樣在他的腦海裏浮現,剛纔是傍晚,霞光滿天,在霞光中的陶然兒一身彷彿在發光,小臉晶瑩剔透,他永生永世也忘不了剛纔那個畫面。 對於陶然兒,他真是念念不忘,戀戀不己。 在這個冷血的亂世當中,人人都麻木冷酷的活着,江南的家臣是這樣,他孫赫武何嘗不是這樣,之所以這次不一樣,無非是看到陶然兒,他就失了心智,讓自己心身犯險。 在這個冰冷的亂世當中,陶然兒的一顆真心熱心,更加顯得難能可貴,不可多得,也因爲此,他孫赫武更加愛她。 直到心裏那陣別離的痛苦情緒過去,孫赫武才從馬背上直起身,風馳電掣地縱馬回江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