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成長的快樂 作者:未知 (225) 一百天的酒宴結束後,隨着天氣越來越暖和,李信志又開始如天底下所有的農民一樣,忙着春種了。 江南今年是至爲關鍵的一年,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今年秋天,最後一輪稻穀收上來之後,江南就成了糧食可以完全自給自足的國家了! 到時候,江南擁有了天下第一的財富,糧食又能自給自足,成爲天下第一糧倉,那麼,平定天下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 因此,不管是李信志,還是陶然兒,對於這一年的春播十分看重。每個人想想今年秋天的收成,就心情澎湃。 雖然推廣了水稻種植,好在虎村的村民以及江南其它地方的農民都已經熟練掌握了拋秧技術,魯班的後人張大叔做的拋秧木格也已經賣到江南各地去了,所以江南的春播在有條不齋信心百倍中進行着。 在春播的那些日子裏,陶然兒帶着小米粒天天往田間地頭去送飯送茶水,與此同時,也密切關切着春播的進程。 有了小米粒,陶然兒成了一個更加強大的女人。想要結束戰爭,統一亂世的想法更加迫切。因爲她現在是一個母親,小米粒也不可能永遠呆在虎村,江南以後要等着他去繼承,如果她想讓她的寶貝兒子一生平安健康的話,那麼,她必須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平定亂世! 在平定亂世之前,爲了江南不處在落後就要捱打的局面,所以必須強大起來。 也因此,種天下這個夢想必須實現,春播和秋收也成了一件最最重要的事情! 一個國家如果想所向披靡,那麼必須有一個強大穩固的後方。 好在李信志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農民,他深深地愛着這片土地,因此,陶然兒雖然教授了拋秧技術,她是老師,他是學生,但是論到實際操作,李信志絕對在陶然兒之上。 看到李信志率領虎村村民忙碌春播的情景,陶然兒便知道,對於江南的春播,她完全可以放心了。 安排好了虎村的春播。李信志不放心江南其他地方的春播,因此出差了一個月,離開虎村,帶着江南農事部的官員在全國各地視察,密切關注着春播的進程,直到江南所有的農田都種上了水稻,並且全部成活,李信志才騎着馬回到了虎村。 那時候,已經是五月份了。 李信志從馬上下來,累得好像全身的骨頭都散了架,可是看到等在村口的陶然兒和小米粒,他立馬下了馬。 想着江南所有的土地上都種了水稻,他的心中便被喜悅充塞得滿滿的。 快步走到陶然兒面前,伸出手抱了抱她,然後從陶然兒懷中接過小米粒,在他胖胖的小臉蛋了大大地親了幾口,小米粒也認出是他的父親回來了,伸開胖胖的小手,在半空中飛舞着,嘴裏呀呀地發出聲音,十分高興。 一家人在虎村又過了快樂的歸隱生活。 這一年,也算是天佑江南,天下太平,分佈在各地的割據勢力也沒有發動戰爭,大家好像都在休養生息,準備積蓄足夠的力量之後再發動大戰。 江南的水稻藉着天時地利人和也可以快樂的生長,李信志幾乎每天都要扛着鋤頭到地裏去視察一下,回到家的時候,總是很高興,他滿面笑容,腳步如同踩在彈簧上一般輕快。 他興奮地向陶然兒仔細地描述着水稻每天的變化,想着江南每一寸水田裏都種了雜交水稻,李信志的內心就樂得開了花。 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春天過去,夏天到來,夏天過去,秋天到來,時間到了九月份。 這一天,陶然兒正在房間裏給小米粒做衣服,天氣慢慢轉涼了,去年冬天的衣服小了,小米粒穿不上了,孩子剛剛出生時,就像春天晚上的竹子,都長得很快,她想着小米粒很快就要一歲了,陶然兒就止不住地感嘆時間真像小學課本上說的,白駒過隙。 這時她突然聽到一聲“媽——” 陶然兒呆了一呆,以爲自己聽錯了。她擡起頭來,僵在那裏。 她想着肯定是自己在做夢,可是立馬又一聲清脆無比的“媽,媽媽—” 陶然兒猛地扭過頭去,就看到原本一直在牀上的小米粒不知何時已經下了牀,此時此刻,胖胖的小小的他,扶着牀沿站着,微笑看着她,又清脆無比地叫了一聲:“媽媽——” 陶然兒的眼淚立馬涌了出來,臉上都是驚喜的表情,她的孩子會叫她媽媽了!他沒有像古代的其它孩子叫娘,他學會說話了,第一個字眼就是媽媽—— 小米粒看到他媽媽又哭又笑的,立馬鬆開牀沿,張開手,朝着陶然兒一搖一擺地走過去。 陶然兒震驚無比,小米粒居然在同一天,學會了說話也學會了走路,他才十一個月大! 她兒子真是天才! 這樣的現象,在現代,因爲營養充足,也不足爲奇,可是在古代,嬰兒出生,至少要半個月才能睜開眼睛,三歲纔會說話,四歲纔會走路這種現象並不鮮見的情況下,十一個月的小米粒又會說話又會走路,簡直就是一個奇蹟好吧! “寶寶,小心——” 陶然兒抹了抹眼淚,蹲下身子,站在原地,朝着小米粒張開手臂。 小米粒受到鼓勵,快樂地笑了笑,邁開胖胖的小腿,朝着陶然兒更加快的靠近。 但小孩畢竟是一小孩,鼓起勇氣走到一半,他就“卟通”一聲摔在了地上,“媽媽——哇哇——”小米粒哭了起來。 陶然兒立馬跑過去抱起,緊緊地抱在懷裏,在他的小臉上親着,親掉他臉上的淚珠兒,小米粒受到安撫,立馬破涕爲笑,他伸出手,拉住陶然兒的長髮:“媽媽——” 他烏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陶然兒,彷彿要將她永遠記在心裏似的。 陶然兒大聲地應着,欣喜若狂,抱着小米粒一陣風似的就去找李信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