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你就廢了我吧 作者:未知 (20) 關於妖后一說,陶然兒真是哭笑不得。她心想着,罷了罷了,不管發生什麼事,她都坦然處之吧,她只不過是想給小米粒一個快樂燦爛的童年,實現他小小的心願,讓他每天有鮮花圍繞,在冬天過日子如同在春天,小米粒確實看到滿園子的各種鮮花爭奇鬥豔之後,也快樂了許多。 然而,沒有想到,因爲大棚種鮮花,這麼簡簡單單的一件事,她居然莫名其妙地擔上妖后之名。 看來宮中人心險惡,步步驚心,確實是真的啊。 哈哈,當年她種出靈芝時,他們誇她是女神農,現在她種出鮮花,她們說她是妖后,果然是牆倒衆人推,樹倒猢猻散,她與李信志鬧崩之後,其它的人開始使勁踩她,要攆她下臺了。 姑姑看到陶然兒臉上哭笑不得的表情,不由提點她道:“娘娘,你要小心啊,你心地太好,可是並不代表這宮中其它人都會對你感恩戴德,有很多妃子的孃家都是江南的重臣,他們希望自己的女兒可以在後宮當中地位越來越高,權位越來越大,你這個皇后的位置很多人想坐。” 因爲陶然兒看着像一個不通人情世故的外星人,所以姑姑一心一意地提醒她。 陶然兒聽到這裏,不由心中一動,早就一片冰雪的內心突然暖了一下。也許在這個亂世,人人講究政治婚姻的時候,她與李信志是唯一一對因爲愛情結成夫婦的婚姻吧。 而且她陶然兒穿越到這個時空來時,沒錢沒勢,沒爹沒孃,淪落到街頭賣身,差點賣到妓院去,也就是說她的身世比窮二代還要悲慘。 李信志貴爲江南的帝君,卻堅持不顧任何人的反對娶了她,並生活在一起那麼多年,生了一個可愛的孩子。 如今看來,在這江南後宮當中,她陶然兒是唯一一個窮二代,沒有任何家世背影,其它的妃子估計孃家的父親或者兄長都是居於高位,位極人臣。 她沒有過硬的孃家可以依靠,所以如同狂風暴雨來了,她估計只能靠自己了。 陶然兒輕輕地說道:“多謝姑姑提點,我知道了。” 她是一個聰明的女人,又爲母則剛了,她自然不會坐以待斃,但是一動不如一靜,她打算先看看李信志的反應。 她爲了小米粒會想辦法保護自己,所以她絕對不會束手無策的,但是—— 陶然兒的猜測沒有錯,當妖后之說甚至囂塵上時,李大娘出手了! 李信志每天要到皇太后的宮裏請安,因爲陶然兒不許他踏足立春宮,所以李信志在皇太后的宮裏呆得時間就長了很多。 這一天,李信志像往常一樣來給皇太后請安時,一身宮中朝服的李大娘看了他一眼,對他慢慢地說道:“宮裏現在到處都在傳言,陶然兒在冬天種了一大園子的鮮花出來,他們都在說她是妖后,兒子,你怎麼看?” 李信志一愣,如同一個晴天霹靂,這事怎麼看?這不是很正常嗎,母親今天提起這件事情,是什麼意思? 李信志原本慢慢地用手撫摸着那串連環手串的,如今擡起頭來,快速地看了李大娘一眼,只見老人的眼裏十分地果斷,彷彿一個主意在心裏盤旋多時,今天打算一定要執行似的。 李信志一顆心快速跳動起來,胸中彷彿揣着一隻兔子,他感覺有事情要發生了。 雖然內心慌亂痛苦煩惱,表面上卻不動聲色,他慢吞吞地微笑道:“娘,這不是很正常嗎,陶然兒當年幫助我們江南大棚種靈芝都種出來了,種點鮮花出來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嗎,你不要忘了,她是女神農啊——” 李大娘便知道兒子的態度了,內心失望,又有些生氣,她板了臉,也慢吞吞地說道:“信志,老人常說,假如春天的海棠在冬天開放,便是妖異之狀,是不吉利的,現在陶然兒在冬天種出了那麼多鮮花出來,我聽說不但有海棠,還有月季,茶花,百合,所以別人才說她是妖后,會給江南帶來滅頂之災啊。” 李信志聽得不痛快,心裏慢慢也有了火氣,他覺得自從江南變得富有強大,他娘就像變了一個人了。 他不作聲,但手上的手串越捏越快。 李大娘看到兒子不說話,仍舊說道:“陶然兒這一年來真讓我傷心,我原以爲她想通了,會與你和好,做一個好皇后,可是你看她這一年幹了一些什麼事,在這皇宮當中,一天到晚穿着虎村的平民衣服,從來不來向我請安,聽說妃子們去她宮裏請安,她有時候睡懶覺都不起牀!有時候外面的使節到來,需要她和你一起接見,她從來都不去,李信志,我已經到了忍受她的極限了!”說到這裏,李大娘的眼神變得如同刀鋒般的凌厲。 李信志猛地擡起頭來,看向李大娘。 李大娘斬釘截鐵地說道:“我的意思是,你把陶然兒廢了吧,轟她出宮去,不然的話,江南沒有任何法紀可言。” 李信志只覺眼前一黑,他猛地站了起來,對李大娘板臉憤怒地說道:“娘,做人要講良心,不要忘本!” 李大娘怒道:“你以爲是我一個人的意見?後宮的妃子們一天到晚在我面前說皇后的種種大逆不道的事情,家臣們也不停地向我進言,你這樣,會失去家臣的信任。” 李信志冷笑兩聲,冷着臉咬牙切齒地說道:“娘,我告訴你,如果你要廢掉陶然兒,你就廢了我這個皇帝吧!” “你!”李大娘氣得渾身哆嗦。 李信志冷冷看着她,對她慢慢道:“娘,我看你這一年多來特別多事,你比較適合到虎村養老,要不我叫人送你回虎村吧,你收拾一下行李,明天就動身吧。” “你不孝!我是爲了你好!”李大娘氣得要吐血了。 李信志已經一陣風似的匆匆出去了。 第二天,李大娘被人安排着就坐上馬車回虎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