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重新振作 作者:未知 (59) 外面暴民的吼聲如同海嘯一般傳進宮來,隱隱的,彷彿看到明亮的火把如同長龍一般在快速地移動。 逢此鉅變,陶然兒跌坐在椅子上,無比慌亂,此時此刻,她憂心如焚,宮女和太監圍在她的身邊,看到陶然兒面色蒼白,彷彿瞬間生了一場大病,不由十分害怕,一個勁地對陶然兒問道:“公主,你沒事吧,公主,你沒事吧。” 在他們吵吵鬧鬧的問詢聲中,陶然兒清醒過來,她心如死灰,臉上浮起苦笑,暴民的聲音好像更大了,如同海浪拍打在她房間的窗口,他們應該距離皇城更近了吧,也許,下一個時刻,他們已經如狼似虎地衝過宮中來了!她心灰地想,罷了,這個末日王朝,如同推倒的骨牌,就是神仙,恐也無力迴天,暴民來了就來了吧,也許瘋狂的暴亂可以加速王朝的滅亡,就像一個得了絕症的人,與其苟延殘喘,一天一天挨着時日,恐懼着死神的到來,不如果斷一刀,一了百了。 末朝倒臺了,那麼,她這個長公主,也沒有責任和義務了,她失去了公主的身份,重新變成平民,如果死了也就罷了,如果僥倖能不死,那麼,她可以趁着混亂活着回到江南去,與李信志重逢,與小米粒重逢。 信志也許還在她的身邊,所以,不必難過,不必着急,這個王朝滅亡了,她也解脫了。 然而,當她抱着這樣的想法思想,覺得渾身一陣輕鬆時,無意中低頭一看,看到了宮女和太監們臉上的害怕,他們跪在她的面前,如同衆星拱月似地圍坐在她的四周,因爲暴民的聲音如同海浪一般越來越大,他們的身體因爲恐懼嚇得瑟瑟發抖,如同狂風中的樹葉,有些宮女只有十五六歲,已經嚇得在小聲地哭泣。 陶然兒看着她們,十五六歲,如花的年紀,還是一個孩子,卻要面臨死亡,如果暴民涌進宮來,這些宮女太監沒有一個能夠倖免,他們所有人全部都要死。 這樣一想着,陶然兒的一顆心揪了起來,她心地仁慈,平時捨不得踩死一隻螞蟻,如今如何能束手不管,她們是小孩,她是久經世事的大人,她是她們的公主,所以她要保護她們,因此,陶然兒振作精神,努力笑了笑,對跪在她面前的宮女太監說道:“你們不要哭了,我有辦法平定暴亂,大家都會沒事的,來,都給我起來,我要去見朝臣們,來侍候我穿衣。” 宮女太監看到陶然兒突然說話,神情也沒有先前那麼慌亂了,如同找到了主心骨,他們立馬擦着眼淚站了起來。 一個年輕的小太監說道:“公主,你是天下聞名的女軍師,足智多謀,現在暴民殺到長安城外了,很快就要進宮了,你快想想辦法,不然,我們這所有的人——” 陶然兒微微一笑,看了他們一眼,對他們說道:“你們放心,王將軍抽調了大批軍馬守衛着長安城,暴民再多,短時間也不可能進宮來的,所以,不要害怕。” 其實,對於暴民會不會在下一秒殺進宮中,陶然兒也沒有把握,但是看到宮女太監們惶急的眼神,她只能這樣說出來,以安穩人心。 果然,聽到她這一席話,宮女太監們漸漸不再哭泣,也鎮定了許多。 陶然兒對其中一個太監說道:“你快去,傳我的話,叫朝臣們馬上來見我。”小太監領命而去。 陶然兒又吩咐宮女給她更衣,然後去了中原的議事大廳。 等她穿着中原皇帝的朝服走進議事大廳的時候,中原的朝臣們都在等着她。 陶然兒看他們一眼,他們個個臉色蒼白,眼神焦急害怕。 陶然兒在龍椅上緩緩坐下,心想,如今暴亂越來越厲害,就是不知道到底是王思明平定暴亂不易,還是說他識破了她想削弱他勢力的計策,因此,對於平定暴亂只是做做樣子。 爲什麼到了今天,她才知道暴亂不但沒有平息,反倒越演越烈。 是什麼人在刻意地隱瞞消息? 議事大廳很安靜,陶然兒看着中原的朝臣們,朝臣們個個商量好似的低着頭,一言不發。 議事大廳安靜到一根針掉到地上的聲音也能聽到。 陶然兒瞪視着那些白髮蒼蒼的臣子們,他們滿臉皺紋,整個人如同一枚風乾的水果,如果她猜得不錯的話,這些老臣應該是年輕的時候就跟着中原那個逝去的皇帝的,因此一直陪伴在左右,而年輕的臣子們,可能在王思明的威脅和利誘下,早就變了節,投靠王家,成了王思明的家臣。 看到他們白髮蒼蒼,皺紋滿面的樣子,陶然兒心中不由苦楚,天啊,她接手的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王朝啊,與其給她這樣一個王朝,不如給她一棟北上廣的房子! 她沒有得到任何好處,反倒是無數的苦難和危險。 看到那些老朝臣們不說話,陶然兒只好咳嗽一聲,自己主動發話了:“暴亂越來越厲害了,是不是?” 聽到陶然兒說話,低着頭的老臣們肩膀震了震,然而,仍然沒有人擡起頭來,走出隊列說話。 看到他們沉默,陶然兒只好又說道:“爲什麼本宮到了今天,才知道這件事情?” 她有些生氣起來,聲音控制不住地提高了幾分。 老臣們仍舊低着頭,一聲不吭。 陶然兒感覺自己是在對着一堆石頭說話,她冷笑兩聲,索性說道:“也罷,既然你們放棄了,本宮也就放棄了,我們就坐在這裏,看着暴民涌進宮中,將我們全部殺死,然後這個國家就滅亡了。” 陶然兒這樣一說,一個老臣突然顫顫微微走了出來,“卟通”一聲跪在陶然兒面前,大聲說道:“公主,不能啊——” 陶然兒原本站了起來,打算拂袖而去的,現在終於引出了一個老臣說話,便重新坐了下來,看着那個說話的老臣。 老臣淚流滿面,顫抖着嘴脣說道:“公主,先皇辛苦經營的幾百年的江山,豈能拱手讓人?你一定要帶着我們想辦法啊——” 其它的朝臣也跪了下來,異口同聲地一起要求陶然兒不要放棄末朝。 陶然兒笑了笑,說道:“那好,本宮問你們,爲什麼沒有人告訴本宮平定暴亂的進程,爲什麼本宮到今天才知道消息?” 面對陶然兒的質問,中原的羣臣互相看了看,先前流淚的老臣結巴說道:“公主,是王將軍說,王將軍說——” 老臣停了下來。 又是王思明?!彷彿頭頂響了一聲焦雷,陶然兒坐在龍椅上,因爲氣憤,雙手已經緊緊握成了拳頭,她臉色鐵青,對老臣咬牙厲聲問道:“王思明說了什麼?” 老臣鼓起勇氣說道:“王將軍說,這件事他已經與公主商量過了,公主知道這件事情,所以關於暴亂的種種消息,我們這裏的每一個人都不許向公主透露一星半星的消息。” 什麼?! 如同晴天霹靂,聽到這裏陶然兒怒火中燒,指甲因爲用力過猛,掐進手指的肉裏,手心也不覺得疼痛,她面色鐵青,咬牙想着王思明那個混蛋,葫蘆裏到底賣的是什麼藥?! 他警告她的朝臣,不許向她透露關於暴亂的種種消息,他向她封鎖消息,他意欲何爲? 她以爲她是她那軟弱的父皇,回到中原,會老實的作他的傀儡? 老臣看到陶然兒面色鐵青,額頭上青筋直爆,不由苦笑一聲,對她說道:“微臣一直以爲關於暴亂越演越烈的事情,公主是知道消息的,誰曾想到,公主一直被矇在鼓裏,如果不是半夜見召,我們仍然不知道。” 陶然兒儘量控制自己的火氣,慢慢地說道:“呵呵,暴民的聲音已經傳到宮裏來了,這個皇宮裏三層外三層,門禁深嚴,暴民的聲音能夠傳到宮中來,可見暴亂有多麼厲害了!” 伴隨着暴民如同浪潮一般的喊殺聲,她彷彿看到長安城夜空那長龍般移動的火把。 聽到陶然兒這樣說,大家紛紛唉聲嘆氣,彷彿世界末日已經來臨。 陶然兒看向羣臣,對他們緩緩說道:“前幾天,我送父皇的靈柩上山,暴民們突然暴亂,我剛剛回到中原,手上沒有一點軍權,剛好王思明來看我,他手綰中原兵符,我便想借他之手,平定暴亂,沒想到,也不知道那個蠢蛋用了什麼法子,暴亂居然越演越烈!”此時此刻,對於王思明,陶然兒充滿了憤怒和不屑。那個二百五還想謀奪皇位,江山拱手讓與他,以他的智商,也會極快地失去! 蠢蛋? 老臣們聽到這個稱呼,面面相覷,繼而眼裏有了星星般的亮光,臉上有了春天般的希望,有一個老臣甚至微笑起來,他彷彿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聽到的一切,對陶然兒又問道:“公主,剛纔稱呼王將軍是什麼?” 陶然兒不屑地揚揚眉,冷冷地說道:“蠢蛋!他不是蠢蛋是什麼,手綰兵符,屈屈幾個暴民也平定不了,還想覬覦我幾百年的江山,真是可笑之至。” “好,說得好!” 老臣們聽到陶然兒這樣說,居然十分激動,然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一齊鼓起掌來。 議事大廳突然間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陶然兒愣了愣,爲什麼剛剛還唉聲嘆氣如臨死地的老臣們突然又興高采烈起來? 一個老臣笑眯眯地說道:“公主,好氣勢!” 什麼?陶然兒揚了揚眉,怎麼又誇她有氣場起來了,她一個小女子,何來氣勢一說。 另一個老臣激動地說道:“公主有所不說,你父皇,雖然人死爲大,但是你父皇一生,對於王家那是言聽計從,不但對王操,對王思明,也是一個不字也不敢說,更不敢罵王將軍是蠢蛋了,可是公主您敢,這說明什麼,這說明公主比你父皇要勇敢,要有大志,是我們末朝的希望之光啊!” 老臣們互相微笑着看着,臉上的神情都是欣慰。 陶然兒聽到他們的誇獎,哭笑不得,她對他們說道:“好啦,諸位叔叔伯伯,現在是燃眉之急的時候,暴民馬上就要殺進皇宮裏來了,我想向各位打聽消息,各位叔伯一定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啊。” 對於末朝的老臣來說,他們對於王朝忠心耿耿,所以這一生,雖然王家利誘,威脅,依然跟在老皇帝身邊,老皇帝雖然已經是王家傀儡,他們卻心甘情願地做着老皇帝的臣子。 一個皇帝如果沒有了臣子,算什麼皇帝。 這一生,因爲他們的忠心耿耿,與富貴無緣了,但是這份赤膽忠心卻天地可鑑。 他們等了一生,盼了一輩子,就盼着末朝哪一天,有一位出色的皇子,比他們的父皇要勇敢,要出色,帶領他們,打敗王家,收復失地,重振朝綱! 沒想到皇子們個個沒出息,也因爲沒出息,全部被王家設計弄死了。 在他們萬分絕望的時候,老皇帝卻興奮地告訴他們,聞名天下的女軍師陶然兒是他們末朝的長公主,他要迎她回來,讓她帶領末朝走向強大。 老臣們對於老皇帝的話將信將疑,一個女人可以振興王朝? 後來陶然兒回到中原,但是一直沒什麼大動作,所以老臣們也是冷眼看着,直到這一天晚上,看到陶然兒關心末朝的存亡,看到陶然兒輕蔑地稱呼王思明是蠢蛋,看到陶然兒設計讓王思明平定暴亂,一箭雙鵰地既想平定暴亂又想削弱王思明的勢力,老臣們發現這位公主真的很聰明,很勇敢,比她父親能幹多了。 再加上陶然兒天生麗質,容顏舉世無雙,對待這些老臣又叫叔叔伯伯,十分親切,因此,老臣們對於陶然兒突然十分喜愛起來,如同爺爺喜愛自己嫡親的孫女一般,也在這一個瞬間,接受了她是末朝的繼承者的身份。 陶然兒不知道,自己在那一個彈指間,不知不覺,已經得到了所有老臣的歡心。 老臣們聽到陶然兒說完,一起跪伏在地,異口同聲地說道:“公主儘管問。” 陶然兒點點頭,想了想,對他們問道:“這些天,王思明有沒有平定暴亂?” 一個老臣回道:“有,但他是以暴治暴,他率領軍隊,與暴民在長街上廝殺,長安街頭現在已經血流成河,屍骨成山,死了無數暴民。” 什麼?! 如同滾滾雷聲,陶然兒睜大了眼睛,王思明這個傻鳥,他不知道暴民在此之前是良民,實在是被生活逼得沒有辦法,對於人生徹底絕望,纔會成爲暴民的。 對於暴亂,他首先沒有想到的是安撫人心,而是以暴治暴,怪不得暴亂會越演越烈。 老臣繼續說道:“除此之外,王將軍還將暴民的首領抓來,砍了他們的頭,掛在長安城門樓上,他說殺雞給猴看,這些暴亂就會平定下去,剛開始,我們也認爲他這樣做是對的,可是現在的實際情形看來,暴亂卻越來越厲害了,我們也想不出其中的原因。” 陶然兒冷冷地說道:“王候將相,寧有種乎,天下願當陳勝吳廣的人何其多。” 老臣們呆了呆,齊刷刷地擡起頭來,看着陶然兒。 陶然兒說道:“從古到今,但凡舉旗造反的,都是水深火熱當中的百姓,王思明濫殺暴民,傷了百姓的心,那些原本沒有參與暴動的百姓,看到暴民被大批量地殺害,也傷了心,加入暴亂中來,死掉幾個首領有什麼要緊,會有新的首領出現,在中國,不知有多少人想當首領。” 老臣們恍然大悟。 陶然兒慢慢地道:“覆舟水是蒼生淚,王思明那個蠢蛋居然連這個道理也不懂,不行,我得馬上去找他!” 陶然兒站了起來,此時此刻,天色已經大明。 老臣們一起攔住她,對她勸道:“公主,不能去啊,現在宮外到處都是暴民,很危險的,王將軍雖然平定暴亂沒有成功,但是皇宮的護衛還是很成功的,你只要呆在皇宮內,就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