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突然的任務

作者:未知
(153) 時間不知道過了多久,三個人都像上了岸的魚,在艱難的呼吸着。 在大家的沉默下,李信海突然咳嗽兩聲,對李信志和陶然兒說道:“大哥,嫂子,我來這裏是想說,既然已經找到了大嫂,那麼,你們兩個人在這個小島上休養一陣子,我因爲還有別的事,就來辭行了。” 他最終還是認了李信志這個大哥,選擇維護陶然兒,相信陶然兒,不傷害陶然兒。 陶然兒鼻子泛酸,眼圈發紅,她很感動。 原本憤怒狐疑的李信海,因爲李信志這個大哥的情義,選擇不與她爲難。 陶然兒眼睛紅紅的,像一隻兔子,她不想李信志和李信海看到,因此低下頭去,內心卻是十分溫暖,也堅定了她一定要保護江南的心,江南的人民現在怪責她不要緊,給她時間,她一定會洗清冤屈,表明自己的真心,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李信志也努力笑了笑,看了一眼李信海,對陶然兒裝作輕鬆地說道:“呵呵,信海他是海上王,有整個海域要管理,自然十分繁忙。他要走,你就讓他走吧,我們也好在這個小島上重新過過二人世界。” 聽到李信志這樣說,想起剛纔他們在外面的談話,陶然兒又想掉眼淚,她不能讓李信志看到她哭,因此只能別轉開面孔。 信志對她真好——大概窮盡了一個男人對女人好的極致—— 她在想,用一個什麼辦法,讓李信海去長安奪得那筆巨大的財富? 李信志要李信海走,雖然兩兄弟爭吵得很激烈,但是最終,李信海還是認了李信志這個大哥,李信海是來辭行的。 對於她無意之中犯下的巨大錯誤,當着她的面,李信海儘管內心無比憤怒,但是沒有指責她半句。 有時候她倒真想李家幾兄弟狠狠地罵她一通,如果罵她一通可以改變現在江南與江東相比,國力懸殊的現實。 陶然兒輕輕地皺着眉頭,她思量着說什麼話,可以將話題轉到長安的王家的國庫上去,沉思間,一瞬間想起在這個小木屋的廚房裏,還有兩具人的骸骨,她曾經一度以爲那兩具骨頭是李信志和李信海的,因此,一直很擔心緊張。 想到這裏,陶然兒一邊腦海裏思慮着法子一邊對李信海說道:“信海,我之前在這個小木屋的廚房裏發現了兩具人的骸骨,他們是什麼人,爲什麼死在這裏,你知道原因嗎?” 李信海聽到這裏,笑了起來,對陶然兒解釋着說道:“嫂子,讓你受驚嚇了,真是對不起,三年前,你和大哥來到這個小島短暫的住了一陣,後來你們走了,我也要到別的地方去,我想着這個小島風景十分美麗,你們兩個在這裏好像過得很開心,以後肯定還會再來的,或者說就算沒有想過再來這裏,如果有一天,你們在臨安城住得久了倦了累了,想找個地方散散心小住一陣,也許會想到這裏,所以我想不能將這裏丟棄。” 陶然兒點了點頭,心裏又想哭,若干年前,李信海對自己真是不錯,情深意重,完全是小叔子尊重大哥大嫂的樣子,房子如果沒人打掃整理,會越來越敗壞,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也是一樣,如果不用心地維繫,那麼就像那飄在半空的泡沫,遲早會破滅。 可是現在,他卻恨她入骨,她對曾經的李信海不由十分感激,他真是一個十分心細體貼的男人,又長得十分高大俊逸,真是不可多得的好男人。 因爲想着她和李信志有一天會重新來到這個小島,所以他在離開之前,安排人手照管這裏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 李信海現在對她這樣反感痛恨,只不過是因爲他誤會她在一心一意幫着江東的孫赫武。 陶然兒張了張嘴,卻什麼話也說不出來,被李信海誤會,她覺得痛苦,整個人彷彿泡在中藥水裏,苦楚難言。 李信海對陶然兒繼續說道:“我抱着這樣的打算,在離開這個小島的時候,就安排了兩個義僕照管這個小島,他們跟隨了我一生,在我小的時候,也像父母一樣照顧着我,十分的忠心,但是他們兩個年紀大了,對了,他們是兩口子,可能是後來,我走了之後,他們兩個人年紀大了,就雙雙在廚房裏老死了吧,因爲沒有後代,這個小島又只有他們兩個人,所以最後沒有人幫他們埋葬,因此,幾年後,你重新來到這個小島,就看到他們的骸骨了。” 李信海說到這裏,拱了拱手,對陶然兒微笑着說道:“嫂子,你放心,我已經安排人手將老兩口的骸骨埋在了這個小島的山上。你再也不會在廚房看到嚇人的東西了。” 原來如此,陶然兒點了點頭,想起王思明當時的推斷,他說他們不是打鬥死的,也不是中毒死的。 原來是李信海的兩個老傭人,老死在這裏。 李信海看了一眼大哥和嫂子,對他們兩個人拱了拱手說道:“我一會就走了,不過大哥和嫂子請放心,我仍舊會安排人手在這個小島上,照顧你們的生活的,一切的飲食起居,自有人照料,大哥和嫂子在這裏安心地休息一陣子吧。”說到這裏,他停了一停,接着又語帶諷刺地說道:“大哥大嫂啊,現在江南弱小,隨時可能會被江東吞併,我總得出去尋找短時間的強國之道,雖然沒什麼希望,但總得去尋找一番。” 他心想,我曾經一心一意敬你爲嫂子,真心實意待你,可是你又是怎樣對待江南的? 李信海想到這裏,一張臉面罩寒霜,整個心也是冰雪覆蓋。 他連珠炮的將告別的話氣憤地說完,轉身就要走,他長身玉立,陽光從外面射進來,他在門口擋住了一半的太陽,也因此,身形顯得更加高大。 陶然兒面孔熱辣辣起來,看到李信海馬上就要生氣地離開,只好橫下心來,對李信海說道:“信海,你等一等——” 李信海徵了一徵,停了下來,轉過身,一邊憤怒難抑一邊迷惑不解地看着陶然兒。 陶然兒想了想,鼓起勇氣對李信海問道:“信海你成親了嗎?” 李信海都四十多歲了,李信海排行李家老二,可能也三十多了。 李信海搖了搖頭,臉上有些熱辣辣起來,他自嘲地說道:“我大部分時間都在海上,沒有時間去認識好姑娘,一直是一個人。”他心內好奇,這個古怪的女人,突然問出這種話是什麼意思,她不會想用一個女人,來化解他對她的憤怒和不滿吧,哈哈,未免太天真了。 李信志聽到這裏,笑了起來,對陶然兒說道:“你是不是想到合適的人,要幫他介紹?” 陶然兒點了點頭,她笑道:“是這麼回事,信海,我有一件事,想要你幫忙。”之所以這樣說,一方面,她確實想到一個人,想介紹給李信海,另一方面,直接說起長安的鉅額財富,她開不了口,事情來得太過突然,兩兄弟恐怕也不會相信。 李信海木無表情地說道:“嫂子儘管開口。”語氣雖然客氣,內心卻充滿警惕,情感上也是波瀾不驚,其實寂寞了很多年,他也渴望遇到一個能讓他傾心相愛的女人,組建自己的小家庭,育一雙兒女。 陶然兒對李信海思量着說道:“王思明死了,王家的軍隊也被江東收編了,但是在長安,他仍然有一些老部下,還有一些殘餘勢力,現在江東忙着找我,可能沒時間去管長安的事情,所以,不如信海去一趟。” 李信海聽到這裏,定了定神,收回了天馬行空的綺思。 李信志倒是沒想到這一點,不由眼前一亮,心中一動,記得當時聽說王思明和陶然兒東征,江南的家臣曾經勸說他去攻打長安,現在想想也是,長安還沒有落到江東的手裏呢! 這個大發現,他怎麼一直沒有想到呢。 王家在長安的殘餘勢力收編到江南,江南的國力就增強了,信海說要出去尋找短時間強國的辦法,眼前這個不就是嗎,看來,還是陶然兒最聰明! 她真是他平生見過的最聰明的女人! 李信志很開心,內心也很自豪,一會又有些擔心,陶然兒突然說起這些,那麼,剛纔他們兄弟倆外面的爭吵,她肯定是聽到了。 此時此刻,她肯定是心如刀割吧,因爲他知道,對於信海,她一直很喜愛的。 陶然兒對李信志說道:“據我瞭解,在王府有一個地庫,裏面有很多財富,那是當年,王操和王思明謀權奪位時,在末朝的各個城池搜刮的民脂民膏,他們打算在統一天下,結束亂世時,用來作爲平定天下的軍餉。” 陶然兒說到這裏,停了下來,想起前塵舊事,不由哭笑不得,王操死了,王思明死了,他們異想天開着南面稱帝的金銀卻還在長安的地庫裏沉睡。 哈哈,多麼諷刺。 怪不得人們說,在世黃金,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她苦笑了一下,繼續緩緩地說道:“如果江南得到了王思明的財產,我想,與江東的實力比拼上,就不會差那麼多。” 李信志的眼睛如同星星一般點亮,這真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李信海也興奮起來,一雙大眼像鑽石般閃亮,絕望的內心終於重新升起希望之光,心中的怒火幾乎全消,他滿面笑容地走到陶然兒面前,用欽佩感激的語氣說道:“嫂子真是英明!我和大哥都沒有想到,王思明東征,不可能把所有財產帶在身上啊,沒帶在身上,肯定是在長安了!” 李信海所到這裏,只覺得全身的血液都在沸騰,江南有了王家的國庫裏的金山銀山,與江東就是半斤八兩,旗鼓相當! 陶然兒點點頭,有些難過地說道:“他的那些財富,都是我們明朝的,昔年,他父親謀權奪位,搶過了我們明朝的江山,明朝的國庫,那些城池都被王操那竊國賊搬空了,所以你現在取回來,也算是幫我搶了回來。” 李信志聽到這裏,心中十分感動,然兒肯這樣說,那麼就代表着她是當自己是江南人的!在江南與江東要拼殺的時候,她肯定會站在江南這一邊,在此之前,因爲她與王思明東征,他特別難過,後來得知這是一個計謀,特別是江東吞併王思明的大軍的時候,他很高興,只是沒幾天他又難過起來,他想不明白,在選擇與她合謀的那個人,爲什麼她最終選擇了孫赫武,而不是他李信志。 難道在她的心中,江東的孫赫武比他更值得信任嗎? 這些日子以來,李信志雖然一刻也沒有鬆懈停止尋找陶然兒,但是他的內心其實一直很難過的,就像連綿的陰雨天。 與陶然兒重逢,成功將她從王思明的手裏解救出來,看到她躺在牀上,傷痕累累,爲了不影響她的康復,他也一直沒有將自己的痛苦和迷惑不解表露出來。 如今聽到陶然兒站在自己這邊,一心一意爲江南着想,聽說江東的實力是江南的兩倍,立馬安排李信海去長安搶奪王思明的國庫,李信志是十分開心和感動的,之前沉重陰鬱的心情也輕鬆了許多。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