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放你一馬 作者:未知 (191) 李信海的手下停止放箭,孫赫武疲於揮動手上的紅櫻長槍撥動箭,如今也終於停了下來,他已經累得氣喘吁吁,額頭上都是黃豆大般的汗珠,整個人幾乎脫力,如果李信海一直讓他的手下不停放箭,那麼,他孫赫武今天非死在這裏不可。 孫赫武急促地喘氣,他環顧四周,發現自己幾千手下,死了一半,不由悲從中來,他一顆心彷彿有人拿着尖刀在捅一般。 心在滴血,憤怒和痛苦如同兩條巨龍,在身體內橫衝直撞,孫赫武想着自己一世英雄,難道今天要死在這座小島上嗎? 李信海面色陰沉,看着李信志,對他大聲吼道:“大哥,不要婦人之仁!這個人——”他憤怒地指着孫赫武,咬牙說道,“你今日不殺他,明天他便殺你,留他不得!” 孫赫武是《農夫與蛇》裏的那條冰冷的毒蛇,是忘恩負義翻臉無情的中山狼! 想起剛纔他和湘竹差一點死在孫赫武的刀下,李信海不寒而慄,想殺孫赫武的決心更加堅定,如同磐石一般,不可動搖。 這一切,陶然兒都看在眼裏,她心想,李信志開口阻止李信海殺孫赫武,李信海都不同意,如果她站出來反對殺孫赫武,恐怕李信海要直接與她翻臉不認人了。 只是李信志阻止李信海殺孫赫武,是出於什麼原因?相公的心思,是不是與她想的一樣?所謂心有靈犀一點通。 陶然兒看了李信志一眼,信志對她微微一笑,走到李信海面前。 他看了看李信海,又看了看孫赫武,對李信海說道:“信海,其實孫赫武這些年,在百姓的心中,風評很高,很多老百姓都誇獎他是一個不錯的明君。” 孫赫武內心一驚,看了李信志一眼,這些年來,他與李信志亦敵亦友,有時候因爲陶然兒深愛着李信志這個男人,他對他忌妒得發狂,身處亂世,很多豪雄都死了,現在天下只剩下他與他爭奪,然而,他卻發現,李信志是他的知音,在那一個瞬間,他有一種英雄惺惺相惜的感覺。 哼,李信海鼻子裏重重地哼了一聲,他仍然黑着臉,眼神如同冰雪一般,他看着孫赫武,不緊不慢地說道:“他是明君?那麼,剛纔,我們沒有援軍的時候,他爲什麼要陰險地將我們全部殺死?!”李信海的話彷彿是噴射的毒汁。 孫赫武氣憤起來,面孔漲紅,大聲說道:“本王陰險了嗎?!到了最後,本王不顧家臣的反對,還不是決定放你們了嗎,李信海,說話要講良心,如果不是本王不想做陰險小人,想放你們走,又想平息家臣的怒火,搞什麼陶然兒射箭射蘋果,你以爲你還能活到現在?!早在你的援軍到來之前,你已經做了本王的刀下之鬼!” 孫赫武氣憤憤地說出實話,內心又有幾分蒼涼,想着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沒想到形勢在彈指間就瘋狂反轉,落到現在如此被動挨打,在自己敵人面前尋求活命的機會。 李信志聽到這句話,不但沒有必改變主意,反倒更加生氣,他的一張臉黑如鍋底,他的眼裏殺氣騰騰,拿着長劍,向前一步,對孫赫武凌厲說道:“呵呵,不要妄想着能逃命!想起如果放你走,下一次,我肯定會死在你的手上,我今天非殺了你不可!” 哈哈哈,哈哈哈,孫赫武仰天大笑起來,他輕蔑地看着李信志,對他嘲笑道:“李信海,江南是你做主嗎?” 李信海的面孔漲紅起來。 “信海!”李信志再次阻止了他,他溫和地對李信海說道:“孫赫武殺死了我們幾百手下,我們殺死了他幾千手下,也算是兩清了,冤家宜解不宜結,信海,你看看這個小島,如果再屠殺下去,屍骨堆成山,鮮血流成河,海水都要被染紅了。” 李信海低下頭去,看着地下血流成河,那些紅色的鮮血形成小河,向海灘邊緩緩流去。 雖然不會誇張到染紅大海,但是確實死了很多人。 這個小島曾經美麗得像仙境,可是此時此刻,看着地上屍骨成山,血流成河,簡直像地獄。 李信志看着遠方,對李信海勸道:“孫赫武是一個心地不錯的明君,公道自在人心,這些年,百姓都對他交口稱讚,至於今天,他看到我們人少,動了殺機,這是一個政治家的本能,你現在看到他人少,不也一樣動了殺機嗎,所以大家都是五十步笑百步,誰也別笑話誰,孫赫武到了最後都決定放我們走了,那麼,我們爲什麼不能大氣到放他們走?” 李信海呆了一呆,急道:“可是大哥,放他走,無異於放虎歸山!”只有死人才是安全的,李信海一直信奉對於敵人就要斬草除根,可是大哥他,一味的婦人之仁。 陶然兒的眼睛閃亮起來,如同星星般閃閃發光,她深情地凝視着李信志,她沒有看錯人,李信志確實是一個仁慈的帝君,而且心胸像海一樣寬廣的男子。 仁者壽,君子與小人之區別,以其存心也,君子存心以仁,君子存心以禮。 李信志微微一笑,對李信海說道:“我雖然不在乎身後的名聲,但是我也不希望天下的百姓罵我是陰險小人,罵我是膽小鬼,不敢與戰神在戰場上一決勝負,卻在小島上,趁他人少的時候,將他和他的部下殺死。” 海風從海面上緩緩吹來,吹起李信志的長風,起到了如同鼓風機一般的效果,陶然兒迷戀地看着自己的相公,一個帝君,就應該光明磊落,溫暖大氣! 李信海臉上的神色緩和了一些,陶然兒聽得嘴角起了笑意,原本絕望的孫赫武大眼內有了亮光。他欣賞地看着李信志,現在終於明白陶然兒爲什麼一直深愛着李信志了。 李信志這個男人不錯,果然很大氣。 李信志慢慢地說道:“另外,信海,如果你此時此刻,殺了孫赫武,不但不會天下太平,而且天下又會變成亂世,原本因爲孫赫武殺了王思明,收編了王家八十萬的軍隊,換來了和平時代,但是如果孫赫武死了,江東會分裂,會有人被重新擁爲江東王,或者什麼王,如果是王思明從前的部下起來造反,那麼,他們肯定比孫赫武更難對付。” 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與其讓江東分崩離析,一個王一個王地出現,如同離離原上草,生生不息,還不如一直讓孫赫武統治,至少大局穩定。 孫赫武微笑起來,對李信志大聲說道:“李信志,不錯,你果然是條光明磊落的漢子,怪不得陶然兒只愛你一個!”這是他第一次在衆人面前老實承認李信志比他大氣比他光明磊落。以前他總是在衆人面前嘲笑江南的李信志是一個小白臉。 李信海看着李信志,李信志點了點頭,對他說道:“放孫赫武走。” 李信海仍然在遲疑着,在心裏默默地打着自己的算盤,大哥說了很多,看似很有道理,但與他海上征戰多年積累的經驗和信奉的原則比起來,好像仍有很大的衝突,他相信自己的直覺,李信海沉思着,他對李信志說道:“可是大哥,他回去之後,一定會率軍攻打江南。不如我們在這裏將他殺了,以後的事以後再說,雖然其它人會起來造反,但是孫赫武是天下赫赫有名的戰神,他武功極高,沒有幾個人比得上,因爲剷除了強敵,其它小蝦小蟹就不用擔心了,所以依我看最好是將他殺了。” 李信志卻堅定地說道:“放他走吧。” 李信海無奈,剛纔孫赫武嘲笑江南是誰當家作主,他要是再違抗大哥的旨意,也太不給大哥面子了,他想陶然兒站在他這邊,反對大哥的決定,因此,他求助一般地看着向陶然兒,可是陶然兒卻微微一笑,點了點頭。 李信海便知道陶然兒和他大哥的想法是一致的。也許,大哥之所以站出來,反對他殺死孫赫武,便是大嫂的授意。 在江南,大哥一直害怕老婆的。天下所有人都知道。 因此,李信海只好一揮手,對自己的屬下說道:“放他們走!”想起自己內心的打算,他的眼底有一抹隱藏的笑意。 孫赫武長長地鬆了一口氣,帶着他的殘餘部下,如果一陣風似的向海邊跑去。到了海邊,看到李信海的部下,彷彿螞蟻一般密密麻麻,江東的將士沒有勇氣搶李信海部下的船隻,只好如同一羣慌亂的鴨子一般,全部往海水裏撲去,然後奮力地向自己的大船游去。 李信海和他的部下哈哈大笑起來。 一場風暴總算平安地度過去了。 陽光越來越燦爛明媚,那些敵人,如同退潮的海水,走得乾乾淨淨,小島重歸安靜。 陶然兒壓低聲音對李信志說道:“相公,你爲什麼要放走孫赫武嗎? 李信志微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