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民族英雄

作者:未知
(206) 倭寇入侵?孫赫武擡起頭來,看向陶然兒。 陶然兒的兩隻大眼如同寶石一般閃閃發光,她凝視着孫赫武,無比認真地點了點頭。 孫赫武當然聽到了倭寇入侵的消息,探子早就來報了,就是前幾天發生的事情,現在天下只剩下江南和江東兩個國家,東邊的海域有一半是江南的,也有一半是江東的,所以倭寇入侵,孫赫武也很緊張很煩惱。 孫赫武內心焦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恨不得自己有分身之術,可以一半留在臨安城外面攻打江南,一半跑到東邊海域去對付倭寇。 然而,這大半年來,他是因爲誤解,帶着對陶然兒的誤解和憤怒來攻打江南的,他一直以爲是陶然兒李信志夥同李信海對他的大船動了手腳,所以導致他的船在海上沉沒,差點丟了性命。可是現在他明白過來,只是李信海對他的船動了手腳,李信志和陶然兒並沒有這樣做,他們兩個人是有情有義的,對他從來沒有過相害的心思,甚至對於他有救命之恩。 因爲了解了整個事情經過,那股風暴般的痛心和狂怒奇蹟般的消失,孫赫武對於要不要攻下臨安城吞併江南開始動搖起來,因爲他作爲一個帝君也明白,江南雖然是他的敵人,但是江南與江東都是一樣的人,然而,倭寇不一樣,倭寇來自海上,是外幫人,是異域人,是島國人,他們自己的土地狹小,所以想着來吞併他們江南和江東的土地,以前倭寇沒有那個實力,只是在海上小打小鬧,偶爾殺幾個漁民,偷漁民的一些財物,可是現在不一樣了,他們大批量的登陸了!他們在海邊燒殺劫掠,吞併漁民的財產,放火燒房子,姦淫婦女,孫赫武十分憤怒。 看到自己的百姓被外敵如此殘殺,孫赫武心疼得在滴血。 所以當他聽到陶然兒提起倭寇,孫赫武也凝了神,陶然兒真是一個聰明的女人,這幾天,自從聽到東部海域倭寇入侵之後,這幾天孫赫武一直在糾結,要不要帶領大部隊回到海邊去打倭寇?!他自己想回去打倭寇,但是江東的朝臣不同意,認爲馬上就要吞併江南了,沒必要趕在這個時候放棄千載難逢的機會,要去抗倭,也等吞併了江南再說。 因此,孫赫武纔沒有撤軍。 看到孫赫武沉默不語,陶然兒繼續說道:“王爺,你可知道,倭寇的國家日本國領土面積十分狹小,它是一個島國,總共六十個州不到,還比不上你們江東一個城池大小,所以他們的領袖豐臣秀吉在統一了日本國之後,就想着要登陸我們的國家,一取吞併我們的土地。” 孫赫武呆了一呆,這些事情,陶然兒怎麼知道的,難道她真的是半仙,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孫赫武的心中升起迷霧,他對她沉思着說道:“豐臣秀吉?我是聽說過這個日本大將的名字,可是然然,你對日本國,還有這個豐臣秀吉,怎麼這麼瞭解?” 呃,陶然兒有些汗顏,她總不能說因爲她是未來穿越過來的女人,她熟讀歷史,知道日本在豐臣秀吉的年代,確實大舉入侵過大明國,而且在海邊發動過幾次大規模的戰爭,豐臣秀吉想吞併大明國的全部領土,所以豐臣秀吉率領大軍在東邊海域氣勢磅礴的登陸了。 陶然兒面對孫赫武的問題,無法回答,她心裏想的是,她要如何做,才能說服孫赫武呢。 關於穿越的事情,李信志無法相信,孫赫武自然也不會相信,別說他們,她自己到現在也沒有完全恍過神來,一直懷疑自己是處在一個長長的夢中,叫不醒,也不願醒過來。 陶然兒走了幾步,對孫赫武無比誠懇地說道:“王爺,這叫‘天機不可泄露’,總之,這麼多年來,你看我做過一件不靠譜的事情嗎?沒有吧,所以我所說的一切都是真實的。” 孫赫武擡起頭來,看着陶然兒,沒錯,認識陶然兒這麼多年來,她從來沒有做過一件不靠譜的事情。 陶然兒站在窗口,眺望着遠方,對孫赫武慢慢地說道:“王爺,你知道,我們如果不團結一心,共同抗倭的話,會出現什麼可怕的後果嗎?”她的語氣變得十分沉重。 孫赫武呆了一呆,他想起先前陶然兒說倭寇國的那個大將豐臣秀吉,有狼子野心,他想吞併江南和江東,因爲江東和江南是大塊的陸地,而且土地肥沃,物資富饒,又沒有地震海嘯之苦。 難道?一個念頭如同夏日閃電一般出現在孫赫武的心裏,他的一顆心揪了起來,他不敢再繼續想下去了! 陶然兒轉過身來,直視着孫赫武,對他慢慢地說道:“倭寇會像一條毒蛇一般吞食江東和江南的所有國土!他們是很冷血的民族,對於異國的土地他們實行燒殺劫掠,對於異國的女人,他們實行姦淫,對於異國的房子,他們全部燒光!他們用大刀對懷孕的女人開膛破肚,他們用刺刀挑出未出生的胎兒在半空中揮舞!”這是近代日本侵華史實施的“三光”政策,但是爲了說服孫赫武,陶然兒只好提前幾百年全部搬了出來,她心想着也不算污衊了小日本,因爲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人性是不會改變的。 小日本在近現代是壞,在明朝是肯定也同樣的壞! 孫赫武呆了一呆,閃電般的擡起頭來,他的眼前彷彿浮現出他東部沿海的子民,此時此刻,在倭寇的屠刀下,生活在痛苦的地獄當中,他們的女人被輪姦了,他們的房子被燒了,他們的孩子被殺死了,血流成河,屍骨成堆,他們慘叫着哀嚎着,孫赫武猛地閉上了眼睛,垂在身側的兩隻手緊緊握成了拳頭,額頭上青筋直爆,不行,他必須做些什麼。 一個帝君如果連自己的子民也無法保護,那麼,他就不配當帝君! 陶然兒看到孫赫武神情異常,知道自己的話起了作用,她直接看到孫赫武的眼睛裏去,緩了緩語氣,繼續對孫赫武說道:“王爺,我在此之前,提到過‘民族英雄’這個說法,如果你與江南爲敵,你不是民族英雄,你最多算一個英雄,但絕對不能稱爲‘民族英雄’,李信志與你江東爲敵,他也不能稱爲‘民族英雄’。” 孫赫武愣了,心想還有這種說法?他看着陶然兒,對她問道:“爲什麼?本王結束亂世,統一天下,南面稱帝,爲百姓帶來和平和安寧,還不能稱爲民族英雄?” 他心想,這‘民族英雄’到底是什麼英雄呢,居然如此難以當上。 陶然兒微微一笑,走近孫赫武一步,對他微笑着說道:“王爺,我沒有騙你,至於你和李信志不管誰統一天下,南面稱帝,結束亂世,都不可能稱爲‘民族英雄’,因爲啊,你們都是一個民族的。” 一個民族的? 孫赫武也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但是他的心裏知道陶然兒說的是對的。他移開自己的視線,因爲每次看到陶然兒閃閃發光如同星星般的大眼睛,他就像中了魔想入非非,可是現在不是胡思亂想的時候。 陶然兒眼裏閃出秋水一般的光芒,她對孫赫武繼續微笑說道:“因爲江東和江南都屬於漢族,你們是漢人,你們的母親河都是長江黃河,你們有着同樣的膚色髮色,你們說着同樣的話語,你們用的是同樣的文字,你們的祖先也是共同的祖先,你們都是炎黃子孫。” 孫赫武點了點頭,他明白了許多。 江東和江南是自己人,大敵當前,倭寇來犯,他不能胳膊肘兒往外拐。 陶然兒爲了勸說孫赫武成功,繼續說道:“但是倭寇就不一樣了,倭寇和你們不是一個民族的,他們是異國人,他們來自遙遠的海外,他們是島國人,外邦人,他們想侵略你們的國土,想殺害你們的子民,想掠過你們的財富,在他們的眼裏,不管江東和江南,你們都是中國豬。” “明白了!”孫赫武笑起來,他放聲大笑,哈哈哈,哈哈哈。在孫赫武豪邁的大笑中,陶然兒內心又忐忑起來,她這次能不能說服孫赫武與江南合作,完全取決於孫赫武想不想做民族英雄。如果他不願意,那麼,她真是沒招了。 所謂“攘外必先安內”,也有人說“安內必先攘外”,“攘外”與“安內”至於誰前誰後實在是分不清對錯。 孫赫武笑夠了之後,看定了陶然兒,對她語重心長地說道:“然然,你真是用心良苦啊。” 用心良苦?陶然兒只覺得所有的血都涌到臉上來。呃,她的心思,他全看明白了?在他的面前,她就像水晶玻璃做的,是透明的。 孫赫武笑眯眯地說道:“你爲了說服本王手下留情,你就給本王戴上一個‘民族英雄”的高帽子,希望本王放棄攻打臨安,回頭去抗倭,你是這個意思嗎?” 陶然兒的面孔漲紅起來,沒想到自己的小心思,孫赫武一眼便看穿。 孫赫武看着窗外,將雙手負在身後,對陶然兒說道:“其實這大半年來,本王之所以率軍攻打江南,完全是因爲誤會當年本王的船隻,是你動了手腳,本王覺得痛苦又寒心,可是現在,本王知道你沒有動手腳,你仍舊是本王心中那個有情有義的然然,所以然然,你既然希望本王放江南一馬,那麼本王就答應你,算是償還當年你和李信志放我一馬的人情。” 真的?!陶然兒大喜過望,這樣看來,江南有救了!她的大眼如同鑽石般閃閃發光,她感激無限地看着孫赫武。 “但是——”孫赫武轉過身來,板着臉威嚴地看着陶然兒,他對她慢騰騰地說道,“你可想過,打退倭寇後,江南和江東勢必還有一戰,到時候,你又幫誰?” 陶然兒呆了一呆,一時之間徵在那裏,半響說不出話來,這是一道高數題,她找不到答案,是的,她幫誰呢?如果她幫孫赫武,江南李家的七兄弟絕對不會放過她,如果她幫孫赫武,李信志和小米粒怎麼辦?! 她這樣時而幫江東,時而幫江南,確實很難做人。 看到陶然兒沉默,孫赫武的臉色陰沉下來,他彷彿很受傷的樣子,對陶然兒緩緩地說道:“然然,這麼多年來,本王對你真是一片真心,從來未曾改變過,本王在對你愛情的泥淖裏,載浮載沉,難己自救。可是你呢,你總是傷本王的心,不管任何時候,你總是站在李信志那邊,在幫稱着李信志,本王要是有你相助,早就得了天下,平了倭寇!” 陶然兒仍舊不說話,她真的很爲難。孫赫武在指責她,可是她幫助李信志是因爲愛情,如果她幫助孫赫武,就成了用心不一,腳踩兩條船了。 孫赫武不是好人,李家的七兄弟,除了信志之外,其它人也不易對付,唉—— 孫赫武看到陶然兒沉默是金,臉上的表情更冷,原本木無表情的臉漸漸凝了一層厚厚的霜,他慢慢地說道:“然然,如果你今天不能對本王做出承諾,那麼本王一定會吞併江南,你再勸說也無濟於事,呵呵,你希望本王做民族英雄,但是本王認爲只有後院安寧,才能一心一意奔赴前線作戰,所以本王決定先平定江南,讓天下一統,本王再去抗倭——” 陶然兒急道:“只怕到時就來不及了!” 孫赫武慢騰騰地說道:“來不及就來不及了,不把江南吞併,要是本王在前線抗倭的時候,江南入侵我後方怎麼辦?”孫赫武隨口說的一句話,沒想到,到了後來,一語成讖。 陶然兒立馬拱了拱手,對他做出承諾,她誠懇地說道:“王爺,你儘管放心,我與李信志絕對不是那種背信棄義落井下石趁人不備之人。” 哈哈哈,哈哈哈,孫赫武再次放聲大笑起來。 陶然兒心裏焦急萬分,如同有大火在燒,孫赫武到底是什麼態度呢?好像她不給他一個明確答覆,他不會同意放江南一馬似的,陶然兒逼得急了,只好心一橫,打算冒險信孫赫武一次,她對孫赫武壓低聲音說道:“請王爺屏退左右,我有重要的話想對王爺說。” 孫赫武大笑着屏退手下,帥帳裏變得靜悄悄起來,只有孫赫武和陶然兒兩個人,溫暖的陽光射進白色的虎帳,一方一方鋪在地板上,金光燦燦的如同蜂蜜一般,帥帳裏有一瓶紅色的蠟梅花,在陽光下香氣撲鼻,顯現出暫時的和平。 陶然兒看了看四周,向孫赫武走近一步,壓低聲音,對孫赫武說道:“王爺,半年前,你率軍攻打江南時,李信志曾經爲了讓百姓不受戰爭之苦,決定江南向江東稱臣!” 是嗎?好像頭頂響了一聲焦雷,孫赫武十分震驚,他滿面狐疑地看了看陶然兒,對她慢騰騰地說道:“然然,你沒有騙本王吧,本王攻打江南,這大半年,可是受到了江南的強烈抵抗啊,你們江南的將士損失慘重,本王的將士同樣損失慘重。” 李信志曾經打算向他稱臣,他怎麼不知道? 如果不需要戰爭,兩國就能達到一致,換來太平盛世,自然是極好的事情。 陶然兒面色蒼白如紙,喃喃地說道:“問題出在江南不是我和李信志說了算了,江南李家有七兄弟,除了李信志願意江南向王爺稱臣之後,江南李家其它六兄弟都不答應,所以最後李信海還有小七以及其它李家兄弟就率軍迎戰江東了。” 孫赫武點了點頭,陶然兒多半說的是真話,因爲這大半年來,他一直在與李信海對戰,有時候是年輕的小將打先鋒,如果他估計得不錯的話,那個年輕勇猛的小將穿着白袍銀甲的小將就是李家的小七。 孫赫武摸着下巴,想着這江南李家的七兄弟,真是七個很硬的核桃,個個都不容易攻破啊。 他要如何做,才能解決他們呢,如果不解決掉江南七兄弟,江南恐怕在未來很長的一時間內都不會被他吞併。 陶然兒對孫赫武催促說道:“王爺,因爲這個原因,所以你說以後江南與江東勢必有一戰,到時候我幫誰,我現在並不能說出保證的話來,只是,我可以告訴你,我與信志都覺得,統一天下,結束亂世的人只能是你,江南李家其它幾兄弟都沒有這個能力,所以我與信志一定會力促這件事情!” 話只能說到這份上了,陶然兒覺得自己已經拿出最大的誠意了。 孫赫武心中溫暖,他凝視着面前的女人,說話一直很慎重小心的陶然兒說出這一席話來,說明她是真心實意想幫他稱帝的,他的心在溫柔的牽動,內心有一種很溫暖的感覺。 但是,等一等—— 孫赫武的大眼眯了起來,他看着陶然兒,對她狐疑地說道:“你說最後江山是屬於本王的,本王會統一天下,結束亂世,那麼,你和李信志呢,到時候江南成爲本王的領土,你們願意作本王的臣子?” 他相信李信志和陶然兒絕對不願意。 陶然兒不敢將她想與信志歸隱田園的打算說出來,孫赫武是一隻老虎,有時候能幫助他們,有時候也能吃了他們,所以不得不提防着,陶然兒只好說道:“到時再說吧。” 孫赫武點點頭,爽快地說道:“好!然然,既然你把話說到這份上了,本王要是再不答應你,也不像個男人了,這樣吧,從明天開始,本王立馬率軍回頭去東部海域抗倭。” 陶然兒歡喜地點點頭。 孫赫武看着她,對她說道:“你,也與我去與李家七兄弟傳話,本王這次要當民族英雄,所以不搞窩裏橫,爲了避免戰爭流血,江南要向本王稱臣,我會封李信志還有李家其它兄弟做江南王江西王江北王,明白嗎?從此後,江南是我的領土,江南七兄弟是我的臣子,包括李信志,至於你,本王一直對你癡心一片,念念不忘,在本王抗倭結束之後,在本王分封江南七兄弟之前,你可以一直考慮,你是要做本王臣子的女人,還是要做本王的皇后!” 陶然兒呆住了,孫赫武是什麼意思,他是不打算攻打臨安城了,但是他想不戰而勝,他想就這樣逼着江南向江東稱臣。 孫赫武彷彿看到了陶然兒的震驚,他不屑地揚起眉毛,冷冷地說道:“如果他們不同意的話,那麼,我們就繼續開打,一直打到他們同意爲止!” 陶然兒苦笑不己,孫赫武算定了江南現在完全處在被動挨打的局面,所以纔會這樣提條件,不過好在總算保住了臨安城,江南臨安的將士和百姓不用連夜撤出臨安城逃往西部了。 只是她這個說客,回去說出孫赫武的打算,會不會被江南七兄弟活活殺死?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