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聘請作軍師

作者:未知
(214) 陶然兒從來不會白白擔心什麼事情,往往,她擔心的就會發生。 果然,第二天,兩口子正在花園裏修剪着花草,李信海李信隱攜夫人小孩以及小七一行人浩浩蕩蕩走進立春宮來。 原本安靜的立春宮突然變得熱鬧非凡,如同過年過節一般。 陶然兒和李信志從花園中直起腰身,看着他們。李信志臉上有迷惑和震驚的表情,陶然兒卻多半猜到了什麼事,她的心像灌滿了鉛,沉甸甸的。 李信海走到陶然兒和李信志面前,看了他們一眼,對他們笑眯眯地說道:“大哥,大嫂,我們幾兄弟好久沒有好好聚一聚了,你們看,今天風和日麗,不如我們一起聚在一塊喝喝酒喫個飯。”他說完也不等陶然兒和李信志回話,立馬張羅着手下,在立春宮擺上酒席。 立馬,李信海的下人們開始絡繹不絕地張羅起來。 陶然兒默不做聲地看着這一切,李信海的侍從們如同螞蟻一般忙進忙出,簡直就像變魔術一般,很快的,在花園湖心的小亭裏,支起了一桌豐盛的酒席,上面山珍海味,珍饈佳餚不計其數,陶然兒看在眼裏,心裏暗想着,這多半是一桌鴻門宴了! 李信海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無事不登三寶殿,突然到立春宮來,肯定是有大事情。 對於李信海,陶然兒現在是一點信任也沒有,他冷血殘酷,反覆無情,曾經拿着大刀幾次三番要殺她,也曾經將毒藥擺在她和李信志的面前,要他們全家服毒自殺,他冷血果斷得像他腰間寒光閃閃的大刀,現在又滿面春風地來到立春宮,說好久沒聚,一家人要聚一下。 在李信海的心裏,親情只是他拿來利用的棋子。 陶然兒心想着,在孫赫武大戰倭寇眼看孫赫武要失敗的時候,李信海帶着一幫人,浩浩蕩蕩地跑到立春宮要聚一下,他是什麼意思? 事情絕對不會那麼簡單。 陶然兒想到這裏,內心警鈴聲大響,她如同一隻貓一般,崩緊身體,提防着。 李信志這個時候也走到陶然兒身邊,伸出一隻手,握緊了陶然兒的手,在她耳邊小聲說道:“李信海肚子裏在打什麼鬼主意?” 他的一雙大眼凝視着陶然兒,都是迷惑不解。 陶然兒笑了一下,想着相公和自己想得多半是一模一樣,她壓低聲音回道:“我們靜觀其變吧,桌上的飯菜是可以喫的。” 李信志對陶然兒壓低聲音問道:“會不會下毒?” 陶然兒輕聲回道:“不會,一來,現在孫赫武被倭寇打敗了,這對於江南來說是一個好消息,他沒有理由像上次那樣毒殺我們來殉國,二來,你看,他們的老婆孩子都來了,他應該也不會讓自己的家人犯險。” 李信志點點頭,想着陶然兒就是聰明,她是玻璃心肝,水晶肚腸,看問題一眼就看得分明。 李信海再次走到陶然兒和李信志面前,對他們熱情如火地說道:“飯菜已經準備好了,請大哥大嫂入席吧。” 那熱情直讓陶然兒和李信志身上起雞皮疙瘩,李信海就像川劇裏的變臉一般,現在對着他們滿面春風。 可是曾經的傷害怎麼可能說忘就忘呢,那是心頭永遠的烙印。 陶然兒點點頭,與李信志移步往湖心的小亭走去。 李信海又在他們身後熱情地說道:“大哥大嫂,將小米粒和丫頭也叫來一起喫吧。” 陶然兒雖然知道李信海多半不會在酒席裏下毒,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因此,她客氣地說道:“多謝二弟,不過小米粒上學去了,丫頭在睡覺,他們兩個就不要去了,我和信志去吧。” 李信海微微一笑,也沒有像以前一樣霸道的強行要求,他點點頭,招呼其它人,一起往湖心的小亭走去。 一杯茶的功夫後,湖心小亭的宴席上坐滿了李家一大家子上。李信志和陶然兒坐在上席,李信海陪坐在陶然兒的下首,接下來的坐席依次是王湘竹,李信隱,刑寶綾,再接下來是小七,剩下的幾個位子,則由幾個小孩坐着。 對於這樣的座位順序,陶然兒和李信志都有些納悶,按理來說,他們被李信海幽禁在立春宮中,他們怎麼可能坐上首?其次,李信海怎麼能坐在陶然兒的下首,要坐他也應該坐在李信志的下首。 難道李信海有求於她?! 陶然兒心中納悶,迷霧不斷地升起,更加斷定這次宴席是一場鴻門宴了,她在內心暗暗警告自己,一定要萬事小心,不能行錯一步,說錯一句話。 這個時候,李信海舉起酒杯,對着李信志和陶然兒,向他們微笑說道:“大哥大嫂,這一年多來,江南真是多事之秋,我和信隱他們,幾乎天天在外面打仗,所以對大哥大嫂關心得也不夠,現在,孫赫武被東邊海域的倭寇牽制,我們江南總算能鬆一口氣了,今天天氣又好,所以我就召集所有的兄弟,告訴他們,要來立春宮設宴,大家都是一家人,聚一聚,你看多熱鬧——” 李信志也心中狐疑,他端起酒杯,沒有說話,在李信海不聽他的話,阻止他出使江東向江東稱臣之後,又將他和陶然兒一家人幽禁在立春宮之後,李信志的心就被冰凍住了,他再也沒有開心過。 所以現在,雖然李信海十分熱情地說了許多親切的話,李信志仍然沒有當真。 此時此刻,他看着滿堂賓客,都是自己家至家的親人,二弟,二嫂,三弟,三嫂,還有他們的孩子,在很多很多年前,幾兄弟爲了江南的前途星散在各地時,他曾經無數次盼望着有朝一日幾兄弟帶着他們的家人可以坐在一起喫個飯說說話。 如今這個願望終於實現了,可是想着兄弟感情分裂,禍起蕭牆,李信海謀權奪位,成了江南的帝君,而自己則是階下囚,李信志想到這裏,不由百感交集,眼眶濡溼。 他在心底長嘆口氣,爲了避免眼裏的淚水被人看到,他迅速低下頭去。 陶然兒看到李信志木着一張臉,沒有什麼反應,只好在臉上擠出一絲笑容,假意客氣地說道:“多謝二弟,二弟說得在理。” “還是大嫂會說話,來,我們敬大哥大嫂一杯!”李信海端起酒杯號召大家。 李信志端起酒杯,沉痛地想到,這看似溫暖熱鬧,平和美好的家宴,可是下面卻潛伏着波濤洶涌的暗流! 李信隱小七,以及王湘竹刑寶綾,甚至幾個一歲多的小奶娃娃也都舉起酒杯,大家一起向李信志和陶然兒敬酒。 大家的酒杯碰到一起。 陶然兒知道這酒喝下去沒那麼簡單,不過,他們如此熱情,她只能努力笑笑,對他們說道:“大家都是一家人,所以不要客氣,來,謝謝你們,我先幹爲淨。”陶然兒端起小小的酒杯,一仰脖,亮了杯底,先幹爲淨。 大家紛紛喝彩,也端起自己手裏的酒杯,一干爲淨,亮了杯底。李信志也默默地將手上的酒喝掉。 可卻是酒入愁腸—— 哈哈哈,哈哈哈,李信海喝完一杯酒,意氣風發地哈哈大笑起來,他看着李信志和陶然兒,一雙大眼在陽光下如同鑽石般閃閃發光,此時此刻,一陣微風吹過,平靜的湖面上泛起陣陣漣漪,坐在湖心小亭裏,被湖面上的風吹着,每個人都十分舒適,彷彿壓抑多年的心事在這一刻全部消失不見似的。 李信海大笑過後,重新親自給李信志和陶然兒倒滿酒,對他們大聲說道:“大哥,大嫂,我要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 陶然兒知道多半是孫赫武被倭寇打敗,現在江東危急了,但是她假裝不知情,好奇地說道:“哦,什麼消息?” 呵呵,他國的壞消息就是自己國的好消息,拿別人不開心的事快樂一下。沒出息的人才會這麼做。 果然,李信海興奮地說道:“江東被倭寇打敗了!現在孫赫武焦頭爛額,江東要滅了!”他興高采烈,眼睛煥發出異彩,整個身體激動得左搖右擺,如同打了興奮劑。 李信志放下酒杯,看着李信海。 李信海變得眉飛色舞起來,對李信志和陶然兒興奮說道:“大哥大嫂,我們江南的機會來了!我們幾兄弟商量了一通,決定從明天開始,率領大軍進攻江東!” 什麼?!李信志的酒杯落到了桌子上。 李信海彷彿沒有看見,他直視着陶然兒,對她無比誠懇地說道:“大嫂是聞名天下的女軍師,我們這次出征,決定請大嫂當我們的軍師,請大嫂一定要同意啊!”李信海激動得唾沫四飛。 什麼?!李信志突然站了起來,又緩緩地坐了下去。 陶然兒的一顆心涼了半截,原來如此,果然如此!一切在她的意料之中,一切又在她的情理之外,她聽到江東被倭寇所敗,孫赫武危亡的時候,她便知道,以李信海的尿性,他肯定會把握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向江東進攻,好落井下石,撿一個現在的大便宜。 其實一個人也罷,一個國家也罷,最重要是心地要好,落井下石,傷口撒鹽的事絕對不要幹,因爲百姓在看着呢。 可是她萬萬沒有料到,他們不但要出征攻打江東,而且要請她做軍師! 陶然兒坐在那裏,悶聲不響,她彷彿成了一個石像,一動不動。嘛,要她助紂爲虐,她的內心,一百個不願意,一千個不願意,一萬個不願意! 李信海看到陶然兒和李信志十分震驚,半天沒反應,只好向李信隱使了一個眼色,他一個人說話可能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所以只能發揮其它兄弟的作用,打架的時候,雙拳難敵四手,說話的時候,自然也是人多力量大。 李家其它幾兄弟圍着陶然兒和李信志,紛紛運用起三寸不爛之舌,說得天花亂墜。 李信隱也端起酒杯說道:“大嫂,我曾經在長安的時候,陪伴你平定長安等末朝城池的暴亂,對於你的聰明才智,武勇謀略,我是佩服得五體投地的!這一年多來,我們與江東打了兩次大戰,每一次,都是我們江南失敗了,我們痛定思痛,不停地反思,不停地總結經驗,最後,不但我們幾兄弟,甚至所有江南的家臣和大將,都一致認爲,江南之所以打不過江東,那是因爲我們沒有請您作軍師!這一次孫赫武被倭寇所敗,正是焦頭爛額的時候,我們江南這時候去攻打江東,是天賜良機,如果大嫂願意作我們的軍師,我們必定會大獲全勝!” 李信隱說完,一雙眼睛亮得如同天上的星星,他激動地看着陶然兒。 陶然兒端起酒杯,慢慢地喝了一杯酒,這些人真可笑,這些人可真不夠要臉的。呵呵,爲了請她出門,年紀與她相仿的李信隱居然尊稱她爲“您”了! 陶然兒很生氣,然而表面上,她仍然不動聲色。她很討厭現在的李信海和李信隱,爲了稱王稱帝,爲了保住江南,爲了一己私慾,他們現在什麼不要臉的事情都做得出來。 他們不顧江南所有的百姓,將江南一次又一次往戰爭的腥風血雨裏推。 可是一個人活在世上,是要有原則和底線的,如果連原則和底線都沒有,活着還有什麼意思?! 李信隱看到自己說話不起作用,只好向李信海無奈地搖了搖頭,大哥成了聽話的傀儡,現在他們都以二哥李信海馬首是瞻。 李信海瞪了李信隱一眼,又看向小七,小七隻好漲紅着臉,端起酒杯對陶然兒說道:“嫂子,我很愛江南,江南是我的國,是我的家,我不想他被江東打敗,我不想江南向江東稱臣,所以這次機會難得,嫂子一定要幫幫我們,做我們的軍師,與我們一起出徵,去攻打江東,我從小在嫂子身邊長大,對於嫂子的聰明才智比任何一個人都要清楚,嫂子放心,我小七就算是自己死,也一定護嫂子周全!” 陶然兒看着自己一手養大的小七,她不怪小七,她不生小七的氣,他還是一個孩子,思考問題不能從大局着眼,她不怪他。 因此,陶然兒對小七微微一笑,小七很激動,向陶然兒敬酒,陶然兒點點頭,一口喝乾了。 他們居然要她作軍師!率領大軍去攻打落難之中的孫赫武,她的良心做不到。 當她想做壞事的時候,她總感覺身背後,是無數百姓雪亮的眼睛,他們的眼睛讓她流汗,讓她警惕,讓她不敢做任何有失良心的事情。 李信海看着陶然兒和李信志,再一次開口,對他們說道:“大哥,大嫂,以前的事,是我不對,我不該對你們無禮,可是後來我發現我自己錯了,我改了許多,相信大哥大嫂也知道了,現在,我當着所有人的面向你們說對不起,只要大嫂願意作我們的軍師,陪我們去攻打江東,大哥和大嫂還有小米粒以及二丫,你們都是自由的,大哥,大嫂,我雖然對你們無禮,也是爲了江南着想,以後江南結束亂世,統一天下,這帝君仍然是大哥,這帝后仍然是大嫂,我呢,等到天下太平,江南無虞了,我就回我的海上去,我真的沒有私心,我是一心一意爲江南着想,我是江南的老二,大哥犯了糊塗,我不能不替江南着想啊。” 李信海說得無比真誠,到最後,感動了自己,他只差將他的手放在他的心口,表示他的無比真誠了。 這個時候,陶然兒端起酒杯,慢慢地喝着酒,李信志卻突然冷不丁地說話了,他將酒杯重重地往桌子上一放,厲聲說道:“我堅決不同意!” 大家猛地擡起頭來,閃電般地看向李信志,大概李信志這樣激烈的反應,他們是沒有想到的。 原本和諧的氣氛突然間煙消雲散,變得劍拔弩張。 陶然兒也擡起頭來,徵徵看着李信志,相公的想法總是與她能合到一處去。 李信志的臉上涸陰互寒,他也不看大家,他望着遠方,慢慢地說道:“一個國家也好,一個人好,做事要講良心,現在江東的孫赫武被倭寇所敗,你們說倭寇是什麼?!” 他收回視線,眼神如同刀子一般凌厲地看着李信海他們。 在大哥凌厲的視線下,小七隻覺得自己的面孔變得火辣辣起來,他小聲地說道:“倭寇是異域,是外邦——” “你也知道!”李信志的音量大了起來,如同鞭子一樣抽打在李信海他們身上,李信志凌厲地罵道:“倭寇是我們共同的敵人!現在孫赫武被倭寇打敗,你們居然興高采烈,並且要決定把握這個難得的機會去征討江東,你們有沒有良心,你們死後在九泉之下對得起父母嗎?!你們以爲你們做得對,但是江南所有的子民在看着呢,民心呢,你們在乎過沒有,百姓怎麼看這件事的,你們想過沒有?我告訴你們,揹負着罵名去開戰,只會失敗,因爲你們失了民心!” 陶然兒拿着酒杯,聽到這裏,在心底暗暗地爲李信志喝了一點彩,罵得好,罵得妙! 李信海的面孔也漲紅起來,他小聲地說道:“大哥,我知道倭寇是壞人,是共同的敵人,我沒說與倭寇一夥啊,等我們吞併了江東,我會帶着其它兄弟率領大軍去東邊海域一起抗倭的。” 李信志冷冷地說道:“孫赫武如果和你想得一樣,江南早就被他吞併了!”當年,孫赫武爲了抗倭,可是兩次打到江南的首府,又調回頭去抗倭了。 大家集體沉默了,李信志不緊不慢的話,如同一記記耳刮子,讓李家其它幾個兄弟面紅耳赤。 最後,李信海不顧一切,將酒杯重重一放,眼裏殺氣騰騰,他耍起狠來,他冷聲說道:“大哥大嫂我心意己決,不管你們同不同意,總之,我們明天要出兵攻打江東,大嫂要是願意作我們的軍師,大家皆大歡喜,你們一家也從此自由平安了,如果大嫂不願意,那麼,我只好說,如果江南敗了,大家都是死路一條,如果江南勝了,那麼,我也會永遠記着今天,你們會是江南的罪人!” 李信志一張臉比死人還難看,他斬釘截鐵地說道:“我就是現在被你殺死,我也不同意!” 陶然兒覺得自己想說的話已經被信志全部說出來了,她沒有什麼好說的,因此,當李信海抱着最後一線希望看着陶然兒,陶然兒淡淡地說道:“我沒什麼好說的,我和你大哥想的一樣,我們夫妻同心,他說的話就是我的意思,不仁不義,落井下石的事情我們堅決不做。” 李信海猛地站了起來,一陣風似的氣呼呼地走出去,其它李家幾兄弟也追了出去。 湖心的小亭裏只剩下李信志和陶然兒兩個人,李信志充滿愧疚地看着陶然兒,對她難過地輕輕地說道:“家門不幸,出了這幾個敗類。” 陶然兒微微一笑,向李信志倒滿酒。 李信志難過地說道:“然兒,我們今天拒絕了他們,恐怕以後,一輩子都要呆在這個立春宮當傀儡了。” 陶然兒將頭靠在李信志的肩膀上,對他微笑說道:“傀儡就傀儡吧,只要能與你在一起,我就很開心。” 夫妻倆靜靜地相偎,不再說話。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