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草原問題

作者:道演天地
易飛率領的大同軍進攻幽州的軍事行動非常的順利,沒有遇到特別強烈的抵抗。

  不過,整個幽州的世家大族在劉虞以及公孫瓚的各自帶領下,並沒有停留在幽州等待被審判,而是帶着大多數人開始向着遼東方向退去了,而且帶走了許多的百姓。

  不過易飛對此倒是並沒有太多的想法,也沒有讓大軍繼續追擊。

  而是佔據幽州之後,自然的開始在幽州進行改革,然後易飛率領先鋒部隊來到了邊境地區,準備開始對鮮卑等外族的作戰,解決外族的問題。

  至於如何解決草原遊牧民族的問題,易飛也有許多的想法,但同時也有許多的困難。

  最簡單的方法當然是劃分草場,然後用一些青儲飼料之類的方法,把他們從遊牧民族變成定居的草原牧民,但其實這很難做到。

  現在大漢朝的情況,沒有足夠的人去管理牧民,只靠強者爲尊的草原人自己是改變不了的。

  青儲飼料之類的方法,易飛也只知道個大概,知道有這麼個東西,但具體如何他也不知道怎麼做。

  不過這種方法思路交給了牧民和大同的牧場主,總有一天他們會研究出來的,只是技術難題很多,短時間內肯定是不能做到的。

  易飛帶領着1000人的先頭部隊進入草原,當消滅幾個小部落,佔據一個大部落之後。

  開始在這個部落之中開始收購羊毛,製作成石灰鹼水等,除去羊毛的腥羶之味,製作成羊毛線羊毛衫等樣品,送往幽州,同時開始在草原上大規模的收購羊毛等材料,和幽州冀州幷州甚至是公孫瓚的遼東等地進行羊毛的貿易。

  把羊毛衫羊毛毯等製作方法傳回去之後,也算是爲牧民們創造了一種有價值的產品,交易才能長久的進行。

  從此開始爲大漢朝大規模的提供羊毛等物質來換取需要的糧食等物質。同時,大量的牛馬也加大了中原地區的糧食產量。

  所以易飛的想法就是先帶領軍隊,把整個草原的遊牧民族,先靠武力橫掃一遍。

  然後通過羊毛貿易,來解決大同百姓的需求與牧民的生存問題。但是佔據地盤的草原貴族肯定要打倒得,把普通牧民變成大同治下的牧民。

  至於管理問題,易飛打算每個大的草原部落留下一個罡氣境的先鋒部隊戰士,也是黃巾力士,同時通過羊毛貿易的巨大財富,吸引一部分後續隊伍的普通戰士和百姓跟着在這裏定居一段時間,時間長了自然會有想要發財的人來這裏。

  而戰爭肯定是避免不了的,只有先打服他們,才能統治。

  戰爭同時繳獲足夠多的牛羊馬匹,尤其是牛,轉換成耕牛,促進大漢朝內部的發展。

  至於以後如何徹底的,解決草原遊牧民族對中原的危害,那也不是易飛該管的事情了,留給以後的子孫了。

  不過,具體方法,如分草場定居之類的方法,都被他寫下了相關的處理方法和政策,留給了大同的圖書館裏,爲以後的人去解決草原問題提供一些思路方法。

  當然了,現在的解決方法也是問題挺大,這些各個大部落留下來的黃巾力士,在易飛離開後,是否還願意成爲大同治下的一員,就連易飛都不知道。

  不過那時候的事易飛就不管了,他這樣做也是給跟隨他的人足夠的生活保障,也不枉主僕一場了。

  易飛來草原也想多儲備一些各類肉食,放在他自己的那個隨身空間裏,以免到其他生存境況惡劣的世界還要爲食物發愁。

  而易飛也在整個大漢朝也儲備了相當多的糧食蔬菜等生活物資,最起碼未來無數年之內,基本上易飛都不需要爲食物發愁了,當然了,這是指對他自己而言。

  如果其他世界也要和三國這樣需要爭霸天下的話,易飛的儲備是不足以支撐他爭霸的,因爲中原本身就缺乏相應的糧食物資,它的儲備對個人來說足夠多,但如果對於一個勢力來說,就少了。所以這一次草原的掃蕩計劃,易飛也想爲自己做一些準備。

  易飛這次親自領兵統領共1000名的罡氣境的先鋒部隊,這是主要的武力威懾,後面還又組織了幽州和冀州等靠近邊境地區的民兵百姓,約七八萬人的後續隊伍。

  這些隊伍並不是駐守的草原上的,因爲現在易飛並沒有想要大同佔據草原的意圖,因爲做不到,更多的是爲了驅趕草原上的牛馬羊羣。

  易飛也不知道這種方法能爲整個大同贏得多少年的和平穩定。

  這並不能永久的解決問題,但易飛沒有這麼多的時間來爲他們解決問題,畢竟不能所有的事情都要由易飛來解決,那是他們後人自己的事情。

  如此一來,易飛帶着軍隊從幽州開始向西直到幷州,幾千裏的路程,茫茫草原上,易飛帶着軍隊來回掃蕩,將整個草原的遊牧民族都分成了一個個的小定居區,黃巾力士統治,就像周朝的一個個小封國諸侯。

  繳獲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的牛牧羊羣無以計數,許多無法帶走的都被就地斬殺,分解成各種類的肉,被易飛收在了他的隨身空間裏,最起碼得有10萬隻左右的牛羊馬的肉類被放在易飛自己的空間裏,而驅趕向大同軍的牛羊更是有兩三百萬之多。

  這個數字確實有些誇張,其中最多的是羊,其次是馬。牛,反而其實沒有那麼多。

  不過這個世界面積更廣大,不僅有各草原牧民所飼養的,還有一些野生的牛羊馬羣等都被易飛帶人橫掃一遍,被驅趕向中原,這將極大的緩解整個大同軍治下的各類肉食,糧食物資的緊缺和種植農用工具的牛類的緊缺問題。

  馬匹也是相當好的運輸工具,將對整個大同軍治下的經濟有極大的促進發展。

  不過,整個幽州地區,由於劉虞和公孫瓚帶走了大部分的軍民百姓,使本就地廣人稀的地區更加缺少人口,而整個冀州地區相對來說就屬於人口比較多了,這也是動亂爆發頻繁的原因,人地矛盾比較大。

  所以在這個時期大同軍也頒佈了許多的政策,引導更多的冀州百姓開始向幽州地區開始開荒擴土,佔據地盤,促進幽州地區的發展。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