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2 章
最後的帝王青色兔子
第八十二章
呂布領兵上任,對袁紹給的這三千甲兵,也是處處防範的。
他雖然莽直,但並不是傻子,更何況經歷了社會的毒打,比如王允暗殺這種事情,早已戒心高起。
呂布逃出長安城後,往袁術處又險些被策反了底下人馬,往舊友張楊處又遇朝廷通緝,且自己殺主的聲名在外,旁人多有防備。他要了司隸校尉,早在袁紹拖延之時,便知曉袁紹是不願給他的。但袁紹最終又給了,想必袁紹心中不忿。
所以呂布看袁紹點給他的三千甲兵,便覺這些人眼中都亮着要殺人的光。
經了王允一事,呂布也算長了見識。
大約這也算那些“愛”過的人留下的痕跡吧。
呂布現在對自身安危非常注重,如果不是找不到與他相貌相仿之人,他恨不能弄個替身現於人前。
高順私下也同他道“司隸乃十三州中最緊要之處,袁紹竟然肯這樣輕易就給了將軍,只怕包藏禍心。他點來的這些甲兵,並不聽令於我等,其中頭目又與我們相離,多有非常之謀。但若是與他們相爭,我們人少難逃。若延宕等候,不知他們何時何處發難。將軍何不假作信任他們,叫他們駐兵於主帳之外,如此他們若要行事,必然趁將軍睡下之時,衝入主帳下殺手。將軍早有防備,一旦他們動手,便知曉袁紹意圖,赴任司隸校尉成空,也不必往洛陽去了。若是無事發生,那自然最好。”
呂布依計而行,叫袁紹的人駐守在自己帳外,爲了示意自己在帳中,便叫人在主帳談箏,好似在欣賞歌舞一般。
袁紹的人果然中計,將出河內郡之時,一夜召集兵丁,殺入呂布帳中,在衆人反應過來之前,衝着牀鋪一通亂砍,刀斧入牀帳,卻不聞肉綻之聲,不見鮮血之紅,掀簾看時,卻見牀上空無一人。
原來呂布早在箏聲起時,避往別處休憩。
藏在暗中的呂布等人見此,便知袁紹果然要殺他。既然對方已經撕破了麪皮,那洛陽是去不得了,司隸校尉也成了一場空。
呂布只百人親信,不是這三千甲兵敵手,且驚魂甫定,也無意相爭,便想着先去舊友張楊處歇腳。
袁紹的人,事敗回去覆命。
袁紹得知走脫了呂布,還給對方知曉了自己殺機,若不除掉呂布,就是給自己將來埋了一個大禍根,忙問左右,誰願領兵前去俘虜斬殺呂布。然而帳下雖有顏良、文丑這等猛將,卻無人應聲。
袁紹感嘆道“呂布之猛,至於如此。”他以爲是呂布打仗勇猛的名頭太響,竟然沒人敢去一戰,只能叫人緊閉鄴城大門,生怕呂布從別處借了兵,再回頭找他報仇。
其實呂布雖猛,但此時只百人,若有人領大軍前去,何愁難除
但是呂布當初投靠袁紹,領兵直插太行山,擊敗黑山軍張燕,這是切切實實爲袁紹立過功、流過汗的。呂布固然驕縱,打了勝仗便要東要西,不知天高地厚。但袁紹將人送出冀州,叫他從哪來的回哪兒去也就是了。但是袁紹竟然暗中要下殺手,且不說呂布殺了董卓,於袁氏有恩,單以主君與將軍的義字而論,袁紹就屬實站不住立場。袁紹背後對有功將領下黑手,顏良、文丑見了也不願再前去殺呂布。
呂布卻沒心思回頭找袁紹的麻煩。現在的他帶着百來人,惶惶如喪家之犬,天下喊打,而要殺他的袁紹手握幾十萬大軍,又是東部諸侯共推的盟主。呂布沒有這等心力。
現在的他,逃過一死,只想往舊友張楊處歇歇腳,好好睡一覺,喫頓飽飯,再想下一步要如何走。
呂布西渡黃河,于濤濤逝水之上,想到自己年近四十,體力漸不如從前,而妻離子散,從衆皆失,只這百人,如江上浮萍,今日不知明日所在,不禁潸然淚下,不願給人瞧見,便避開衆人,往船尾去了。
呂布自己在船尾咽聲痛哭了一場,擦乾淚眼,船已將近渡口,卻見一隊騎兵自不遠處狂奔而來,聲勢如雷,叫人心驚。
呂布大驚,以爲袁紹有伏兵在此,然而船已近岸,卻也無處可逃,只能先下船再圖生機。誰知那隊騎兵奔到近處,爲首者認出了船尾呂布,高聲叫道“可是溫侯”
呂布一愣,聽這聲音熟悉,定睛看去,竟是皇帝身邊的校尉淳于陽。
呂布與淳于陽也算冤家了,當初長安城中便是淳于陽拿住了他。
但是見不是袁紹的人,而是皇帝的人,呂布心頭一鬆,道“你怎得來了此處”忽然一喜,道“可是陛下來了”
淳于陽翻身下馬,喘出一口粗氣來,道“好在你沒事兒。好傢伙,爲知會你一聲,跑死我兩匹好馬。”又道“陛下怎麼會來河內郡陛下仍在長安,知你有險,怕你給人害了,連夜叫我六百里加急趕來。我帶了這十幾人,一路上每人換了五匹馬。”
按照六百里加急的速度來說,每個時辰都要在驛站換新馬而行,馬換了,馬上騎士未換,此時淳于陽來到呂布面前,已是馬上奔馳了近六個時辰,灰頭土臉,疲累不堪,見呂布無恙,鬆了口氣才覺出腰身痠軟,大腿內側劇痛來。
呂布見淳于陽站立不穩,竟伸手扶了一扶他,道“陛下遠在長安,如何知曉我遇險”
淳于陽捧着水囊猛灌一氣,抹着嘴道“陛下接了袁紹表奏你爲司隸校尉的文書,便知他要對你下手,怕你不知,忙命我前來告知。陛下也說不知是否還來得及,好在你還算機警,看來是無事。”
呂布才從袁紹暗殺中死裏逃生,又遇上六百里加急趕來的淳于陽,想到小皇帝對自己一直以來的迴護關照,出長安城飄蕩了這麼久,才知一個像小皇帝一般的主君是多麼難得。
呂布掩面,嘆道“可恨我那日激憤,當街殺了王允。”
若是私下動手,遮掩過去,說不得此時他仍在長安做着溫侯大將軍。
淳于陽緩過一口氣來,倚馬而立,望着滿面風霜的呂布,嘆道“現下說這種話還有什麼意思總之你眼下沒事兒,我的話也算帶到了,這便回去同陛下覆命了。”
呂布一愣,道“你這就要走陛下可有別的話”
淳于陽道“陛下只怕你給人害了,接到消息立時就叫我來見你,哪有功夫交待什麼話你好好的,別再鬧出什麼事兒來了,陛下跟你師生情重,總有再用你的時候。盧植一去,你沒見陛下把盧植的幼子盧毓帶在身邊,教導撫育,好似對親弟一般,對那孩子有多好。”
呂布難過道“我原是想做了司隸校尉,便迎陛下回洛陽。我如今在外,縱寫了書信,也無法叫陛下知曉。”
淳于陽默了一默,道“你再有話時,叫人送到長安伏德處,他會轉呈給陛下的。”又道,“世道不好,你多保重。”
呂布眼見他這就要走,竟生出不捨之心,此時此刻,淳于陽就好似皇帝的化身一般,莫名叫他心安。
淳于陽重又上馬,道“我來時路上越過了一隊人馬,看方向也像是要來找你的。你找好接應之人了”
呂布一愣,道“沒有啊。”忽然臉色一變,道“莫不是袁紹的伏兵”
淳于陽道“別慌。咱們先藏起來。”他解下腰間印信,遞給親兵,要他往此地郡守處借兵,又道“我快馬前來,陛下派出的數千人馬就算趕到,總也要一日過後了。”
呂布與淳于陽領着衆人才在河岸邊灌木叢與蘆葦蕩間藏好,就見一隊人馬趕到岸邊渡口。
那隊人下了馬,看河岸上腳印紛亂,爲首文士朗聲道“溫侯既已渡河,何不現身相見我等奉太守張邈之命,特來此迎接溫侯。”
“你跟張邈有交情”淳于陽低聲問道。
呂布搖頭道“他是袁紹的人。”
兩人見這隊人不過十餘人,且都作文士打扮,縱然是袁紹的人,也攔不住自己這方百餘騎兵。而如此躲藏下去,終究不是辦法。
呂布便起身道“張邈找我作甚”
淳于陽帶着長安來的十餘人,仍是矮身藏在蘆葦叢中。
爲首的那文士轉向呂布,笑道“在下陳宮,久聞將軍威名,特來恭迎,有要事相商。”竟是當初力推曹操做了兗州牧的謀士陳宮。
淳于陽眯細了眼睛,打量那陳宮,記下他所說的話。
而長安城未央殿中,賈詡委婉道“其實如馬超、李利、張繡這等後起小將,只要給他們施展空間,善加栽培,翌日未嘗便輸於溫侯。”
劉協自知調兵往司隸之事,逃不過衆人耳目,他雖然打着緝拿呂布的招牌,實則是要救呂布,也許能瞞一瞞士人,卻瞞不過賈詡這等老狐狸。
劉協垂眸道“朕非是爲了救溫侯。”擺手示意他退下。
賈詡與皇帝親密度不夠,便不好再問。
待賈詡退下,殿中再無旁人,曹昂才問道“那陛下是爲何要救溫侯”
這般興師動衆。,,,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