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3 章
最後的帝王青色兔子
第一百零三章
建安初年仲夏,未央宮中的氣氛有些凝重,殿外的宮女侍從都站在自己該在的地方,連喘息的動作都放得緩慢,像是生怕驚動殿中的人。
殿內伺候的汪雨更是打起十二分精神,眼觀鼻鼻觀心,守在皇帝身邊。
今晨太醫來報,說是騎都尉曹昂所受鞭刑,總要將養三兩月才見好。
皇帝的面色便不甚好看。
騎都尉曹昂這頓鞭刑,自兩個月前判下來,已是緩了兩個月。若照旁人看來,一般人犯在了石黃手上,一時間朝中人人喊打的局面下,曹昂能只挨一頓鞭刑,便脫身出來,已是極爲幸運的了。若認真追究起來,強買民糧,以至於逼死有官身的一族之長,可不是能善了的事情。有道是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曹昂非但未曾傷及性命,還能照舊做他的騎都尉,那可不是全靠皇帝從中斡旋麼
當初那一個月裏,皇帝與尚書令楊彪明裏暗裏幾度交鋒,這纔算是談妥了。
眼下的局面看起來,是雙方各退一步。
但是劉協心裏清楚。
他這一步退回來,再想踏出去,可就千難萬難了。
“蔡先生,”劉協看向屏風後還在整理文書的蔡琰,低聲道“子脩受了傷,朕叫他在偏殿養着。到底是女子心細,你有時間便往偏殿走動一二,看他那裏缺什麼”頓了頓,又道,“也寬慰他幾句。”
劉協本人其實便是極會寬慰人的,但那是對朝臣,對外人。若關係當真親近了,兩個男人之間要說寬慰之詞,總顯得有些矯情,反倒也見外了。原本這等事情,交給劉清,讓她以長公主的身份去做是最相宜的。但劉清性情還是疏闊了些。
劉協思來想去,便將此事交付給了蔡琰。
蔡琰會意,一時整好文書,呈出幾份字帖來,卻是道“陛下聖壽時在外,這是長樂宮中幾位小姐公子寫的祝壽書。”
劉協便接過來,一見便知寫字之人都是用了心的,想來該是有盧毓、董意、伏壽等人的在其中。他心思並不在這些祝壽之物上,不過略翻了翻,隨口讚了兩句,便往一旁擱下了,又要見城中負責廩給的官員。
如今已是仲夏,旱災與蝗災接踵而至。
流民到了長安城附近,劉協下令放他們入城,又讓官員從國家儲備中取用米糧,舍粥舍物。就這當中還有貪污受賄,以次充好的。在這件事情上,尚書檯那一衆大人難得與劉協利益一致,一道嚴查下去,當即便止住了貪污賑災糧米之事。然而這終究只能緩解一時的問題,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這場旱災與蝗災帶來的饑荒,纔剛剛開始。等到入秋,天氣轉涼,饑荒更甚,而隨着流民的來往,可以想見的疫情也會隨之蔓延開來。到時候,城中現有的存糧是絕對支撐不了全部民衆之用的。
當然高官豪族不需擔心,穩坐未央宮中的皇帝也一樣可以繼續錦衣玉食。但是外面的民衆少不得要餓死許多,等到荒年過去了,不管是喫土還是喫人肉活下來的民衆,又會麻木得忘記曾經遭受的苦難,溫順而馴服得繼續在黃土地上耕作,祈禱這一年的老天爺心情好些,給一個好年景。
劉協想到此處,臉色有些難看。他又想到前幾日與楊彪的談話。
尚書檯如今竟是楊彪的地界了。走了一個王允,又來了一個楊彪。
這已經不是人的問題,而是制度的問題。
楊彪一再陳述,說如今最要緊的,乃是輕徭薄賦,效仿當初文景之治。
大道理說的冠冕堂皇,可是這輕徭薄賦真的能讓百姓得利麼如今土地兼併如此嚴重,豪強與權貴上下勾結,朝廷減少的賦稅,全都流入了這些大地主口袋裏,平頭百姓是一絲好處也得不到的。
而朝廷的權力早已下放到各州郡。無數歷史已經告訴劉協,中央的權力一旦下放,不經一番血的洗禮,是絕對無法收回來的。現在天下十三州,雖然都還象徵性得稱他爲漢室皇帝,但是已經沒有一州納貢。
劉協真正能行使皇帝權力的地方,不過就是這關中之地。然而縱然在這關中,他還處處掣肘,要看楊彪爲首的士族與城中賈家爲首的豪族臉色最壞的是,此地的豪族與士族原是穿一條褲子的。
縱有那等清寒的士族,願意站出來痛罵豪族,但是文人的嘴,在這亂世之中,又有什麼大用處呢
偏殿中,曹昂身上的鞭傷已經包紮過,聽聞蔡琰過來,忙忍着傷痛,換好衣裳,這才強撐着起身相見。
蔡琰見了不禁喫驚,她知道曹昂昨日才捱了四十鞭子,若是尋常人恐怕還躺在牀上不能起身,忙道“曹都尉不必如此多禮。陛下要臣女前來探看,原就是爲了免都尉多禮。”
曹昂也當真身上疼痛,脣色發白,勉強笑道“雖然如此,禮不可廢。”於是堅持與蔡琰見禮過後,這才小心避開傷處,坐下來。
蔡琰想到皇帝所交待的話,道“實不相瞞,陛下令我前來,乃是爲了寬慰曹都尉的。只是照我想來,還有什麼比將陛下的用心告知大人,更能讓大人寬慰的呢”
曹昂微微一笑,道“蔡先生當真靈慧。”
蔡琰想了一想,她倒也不能真就扔下皇帝的話便算交了差,因又道“大人在此養傷,可有想看的書又或是想用的食物陛下這邊萬事都好,但若論喫食,到底比不得長樂宮中。”
劉協於飲食上並不講究或者說,他此刻的精力不在這上面。倒是長公主劉清大把時間,都放在喫喫喝喝上,將長樂宮小廚房中的廚子給調\\教出來了。
曹昂其實於喫食上也不在意,若要看書,未央殿中應有盡有,但聽蔡琰這麼說,也理解她到底是奉皇命前來,否則來日皇帝問起,也不好交差。他也想了一想,問道“不知長樂宮中,什麼喫食最佳”
蔡琰笑道“長樂宮中茶點最佳。”因劉清時不時開宴會,請人喫飯聊天。
“如此,便是茶點了。”曹昂溫和笑道,“有勞蔡先生。”
蔡琰也是聰明人,知道曹昂未必是真想喫什麼茶點,不過是體諒她“辦差”罷了。她見曹昂雖然笑着,但斜坐無力,顯然是傷後疼痛難耐,便不再多言,應下便辭別了。
蔡琰出了偏殿,一面交待身邊宮女準備茶點,一面卻又回想方纔與曹昂打交道的情況。她在皇帝身邊侍奉也已經數年,而曹昂乃是天子第一信臣,兩人見面的次數是極多的,但是此時細細想來,蔡琰才發現方纔偏殿中竟是她與曹昂第一遭有交流。
平時曹昂雖然侍奉在皇帝身邊,看起來極爲溫和親切的模樣,但是共事兩三載,他竟是從未同她主動說過話。比起來,淳于陽、伏德等人,倒是都曾與她有過言談之交。
蔡琰垂眸思量,能做到天子第一信臣,自然是有異於常人之處的。
如此幾日,有一回劉清來未央殿,看着蔡琰往偏殿去送茶點,便隨口對劉協道“原來他們這些人跟着你辦差,一個個都沒成家,也還不覺得有什麼。但是如今這曹子脩捱了打,只能自己個兒躺在偏殿裏,也沒個知冷知熱的人,倒是怪可憐的。若他已成了家,哪裏還用勞動我的蔡先生。”
劉協原沒往這上頭想,忽然聽到,不覺愣了,竟是正與他心裏籌謀之事相符,頓了頓道“皇姐說得有理。”
曹昂年近二十二歲,曹操又早已密奏,將長子的婚事交託給了皇帝。
曹昂的婚事,也的確應該提上議程了。
劉協看了一眼仍是無知無覺的劉清,心知後者所好的乃是馮玉那等美少年,要麼便是張繡那等肯曲意逢迎的,曹昂英武清正,兩樣不沾。若強要兩人在一處,竟不是結親,而是結仇了。
既然要給曹昂娶親,自然要選一個曹昂心中喜歡的。
但是曹昂喜歡什麼樣的
劉協想了一想,他還真不清楚。
不過劉協的疑惑,很快便得到了解答。
汪雨一直陪在皇帝身邊,知道皇帝對曹昂的婚事上了心,因此也倍加留意。
這日劉協同汪雨玩笑道,“你說要什麼樣的女子,才配得上你家曹都尉”
汪雨見左右無人,便對劉協道“奴婢斗膽,今日爲曹大人奉藥,正撞見曹大人捧着一方粉帕子看呢。奴婢瞧着,那帕子斷不能是曹大人的。”
劉協登時來了精神,連問,“當真”
汪雨自然是瞧準了,纔敢開這個口的。
劉協便尋到偏殿來,見曹昂正藉着黃昏夕陽的光,在窗邊看書。
“陛下。”曹昂忙起身見禮。已經過了數日,他身上的傷口也開始結痂了。
劉協頷首上前,目光落在他身前案几上的食盒上,走過去,笑道“什麼茶點這樣香朕剛巧也餓了。”
曹昂忙道“這是蔡先生奉陛下之命,自長樂宮送來的。陛下若要用時,着人再進一份新的。這一盒臣動過了”
劉協一面打開那食盒,一面心中想着,蔡琰與曹昂,年歲學識門第,倒也都相當。他動作很快,已然打開了食盒,卻見底層的空食盒裏果然有一方粉色的帕子,只是帕子上卻繡着一個“董”字,並非劉協所想的那般。
劉協愣了一愣,仍將食盒放好。
宮中一切都照着制式用度,是不許用這等帶着私人印記之物的。敢在宮中用這等繡着姓氏的手帕,定然不是普通的宮女,長樂宮中敢用繡“董”手帕的,恐怕只有董承之女,董意。
劉協想到那日騎射課上曾見過的董意,倒是記得那女孩用功上進,容貌也是上佳的。從前沒這樣想過,如今將董意和曹昂放到一處想,倒是越想越般配了。
曹昂見皇帝默然坐着不語,想了想,還是解釋道“想來是做茶點之人一時疏漏”
劉協輕笑道“這便是子脩你想當然了。宮中女子對這等貼身之物,最是精細留心的,斷然不會錯放。”
曹昂原是想等長樂宮的人收回食盒,便假作什麼都沒發生過。
劉協道“子脩也到了該成婚的年紀了。”
曹昂只是一笑。
劉協又道“這次的事情,朕知道你受了委屈。這樁婚事,朕一定叫你滿意。你看董承之女如何”
董承乃是皇帝的親族,其女雖是庶出,但家中只此一女。
曹昂自己原也是庶出,養在嫡母膝下。
坦白來說,兩人是極爲相配的。
曹昂在腦海中搜尋着董承之女的模樣,卻只是一片茫然,彷彿在大典禮上曾見過其身影,卻也不能分清究竟哪個纔是。況且董承之女,如陽安大長公主之女一般,養在長樂宮中,原是大家心知肚明要入後宮的。
此刻皇帝卻要將董承之女許配給他
曹昂恐怕是這一方手帕叫皇帝誤會了,卻也不好直言解釋,道“臣一向不曾於這上面用心。便如家父所言,臣一切聽從陛下安排。”頓了頓,又道“陛下已經親政,不知於自己大婚一事,可有安排”
劉協沒想到會被反問,便屏退左右,道“朕同你說實話,長樂宮中幾位,朕都無心。外戚之禍,從前的教訓還不夠多麼”
不管是伏壽還是董意,一旦入後宮,誕下皇子,那麼藉助母族勢力,立時便不可遏制。
從前外戚作亂,還都是民間選的皇后,其勢力都叫皇帝難以駕馭,更何況似陽安大長公主府或是董承這般,原本就掌握兵權的。
曹昂明白了這一點,心道自己左右是該成家了,何不順勢爲皇帝分憂呢便算是應下了與董家結親一事。
長樂宮中,董意也正在惴惴不安。
連日來,蔡琰從長樂宮帶茶點往未央宮,顯然是要奉給陛下的。
董意與伏壽便都有些意動。她們原本也都有些廚藝,做些茶點不在話下。當此機會,兩人不約而同,便都主動要來做這茶點。
其實原本廚房自有下人去做,等閒哪裏要用兩位小姐動手。
蔡琰也知道兩人另有心思,奈何長公主在旁幫腔。
劉清不知內情,道“她們想做,便叫她們做。”她當然也希望皇帝早日大婚,也算是完成一件大事。
就這麼陰錯陽差的,寄託了董意一片少女心意的帕子,便這麼夾在食盒中送到了曹昂面前,又給汪雨報知了皇帝。若是呈給皇帝之物,食盒中的帕子早在進入未央宮之前早已給查檢出來。
董意左等右等,誰知道最後卻等來了與蔡琰同去探看曹都尉的差事。
董意坐在未央宮偏殿中,遵照蔡琰的話,撿起一冊詩集來,隔着屏風念給裏面的人聽。
她覺得事情有些不對那內室的人,斷然不會是皇帝,竟多半是聽說在此養傷的曹都尉。
蔡先生向來行事有度,不會突然如此行事,那必然是奉了誰的命令是長公主,還是陛下
董意心神不安,連着來未央宮偏殿讀了兩日書。
第三日,皇帝召見了她的父親。
然後,皇帝賜婚的旨意便下來了。
董意跪伏在長樂宮院中,聽着皇帝身邊的黃門汪雨宣讀旨意。
皇帝封了她做縣主,將她嫁給了騎都尉曹子脩。
董意站起身來,迎着仲夏的烈日,忽然間只覺頭暈目眩。她看向周圍道喜的一張張面孔,有些恍惚。
想到這兩日內室偶爾傳出來的男子聲音,想到曾遠遠見過的騎都尉曹子脩,董意心中忽然涌出一種說不出的情緒,她說不明白,但是臉頰已然透出了粉色。
終究還不過是十五六歲的女孩子,說什麼後宮爭霸,談什麼權力角逐,都抵不過一段楊柳春風般的少女心事。
董意看向身邊扶着她胳膊的伏壽,終於徹徹底底鬆了口氣,露出了乾淨的笑容。
若不是迫不得已,若不是誘惑貪念,哪個女孩願意學會勾心鬥角的手段。
伏壽原是心中有些忐忑的,見董意如此笑了,也鬆了口氣,如她一般笑了。
倒是長公主劉清有些不高興,夜裏同蔡琰發了一場牢騷,“我原還當他瞧上了董意,誰知道竟給了曹子脩。我真是看不懂我這弟弟了。他可是皇帝,又不像我。我若是皇帝,哪管馮玉高興不高興,早收成我的人了”
蔡琰啼笑皆非聽着,時不時應一聲,忽然道“今日陛下賜婚,我看旁人猶可,弘農王妃卻像是有些難過的樣子。”
劉清嘆氣道“嫂嫂半生坎坷,恐怕又觸動了她心中舊事。待我明日去找她說說話,開解開解她。”
曹昂得了這賜婚,身上的傷也好得七七八八,這日便出了未央宮,見見手下舊部。
他手下的舊部,卻頗爲他有些憤憤不平,也是爲他們自己不平。
當初曹昂收糧,這些人正是左右流血流汗之人。
“陛下對大人好狠的心。原是照着陛下給的章程辦事兒,薛家那人一死,陛下便給他們嚇住了,倒把大人扔在牢裏。”
“聽說大人捱了鞭子唉,我們幾個一直想去探望大人。但是未央宮的門檻高,我們幾個哪裏進得去呢”
又有道,“這樁婚事,算是給大人的安撫麼這都算是什麼事兒。”
曹昂待人向來溫和,此刻卻斂容正色道“你們快住嘴,不要叫我賞你們鞭子。朝廷的事情,豈是你們想得那麼容易陛下的難處,又豈是你們所見的那麼簡單。”
舊部仍有不平者,卻也不敢再多言,只道“大人真是傻。”
曹昂徐徐道“便譬如我要你們做事,你們難道還會瞻前顧後麼你們便不傻麼”他默了默,又道“你們對我傻,便如我對陛下傻一般。”
舊部便覺鼻酸,一時講不出話來。
曹昂又道“總之,我只管做陛下交待的事。你們只管去做我交待的事情。”頓了頓,又笑道“下個月十五,記得來喝我喜酒。”
直到曹昂離開,那些舊部才反應過來,“下個月十五那不是中元節麼怎麼選了這樣一個日子”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在2020071123:54:242020071222:51:14期間爲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青青翠微、如若悅卿、east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你的夢太多27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