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第 220 章

作者:青色兔子
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最後的帝王青色兔子

  第二百二十章

  湖心亭中,周瑜一聽就知道皇帝所提之事,關係重大,想了一想,道“吳地具體事務,臣還需與子布張昭商議”

  張昭是多年來主管吳地事務的。

  劉協道“可以。”

  周瑜以爲皇帝允許他退下去與張昭計議,稍微鬆了口氣。

  劉協卻又道“朕這就命人請張昭來。公瑾還要誰參詳朕都一併請來,最好不要超過三個人。此事機密,你若是傳揚出去,想要從豪強大族那裏收集意見,此事是永遠做不成的,反倒是給了他們準備抵抗的時間。”

  周瑜見皇帝神色堅毅,決心堅定,便明白此事已是箭在弦上,便道“那隻子布與吳侯便夠了。”

  於是劉協便命人請了張昭與孫權入行宮。

  “陛下匆忙傳召,到底爲了何事”湖上皇帝已經攜了馮玉去賞玩,把湖心亭的位置留給了張昭、周瑜與孫權,此時張昭便開口問道。

  周瑜便將皇帝的意圖講來。

  張昭倒是還沉穩,也早清楚必然是要有人割捨部分土地出來,才能安置山越之民,道“那陛下的意思,是要怎麼劃分地方上有些豪強大族,家中官職並不高,若是按照官職、爵位來劃分,怕是要出事兒的。我此前核算過了,有二十萬頃中等田地,安置這些山嶽之民,便差不多夠了。這二十萬頃中等田地,只要招募吳地豪強,請他們每戶捐百頃到千頃不等出來,便足夠了。”吳地豪強富庶,族中動輒就是萬頃良田。

  孫權也道“對於出捐土地的人家,朝廷給些封賞,叫他們面上好看,咱們再用軍隊壓着,應當可以成事。”他這次在剿匪過程中,還是英勇有戰績的,御下也賞罰分明,算是接任長兄孫策位置後,第一次積累到自己的聲譽威望。

  周瑜搖頭,神色凝重。

  張昭道“還有何處不妥”

  周瑜看一眼張昭,又看一眼孫權,他們面上都還神色平靜,但只要他接下去的話一說,任誰都無法保持平靜了。

  “陛下給了一個數目作爲參考。”周瑜舔了舔發乾的嘴脣,指揮千軍萬馬的時候,他都沒有這麼緊張過,“陛下的意思,是朝中兩千石的官吏可保有田地五十頃。”

  張昭與孫權一時沒能反應過來。

  “官員自兩千石開始,薪俸每低一階,可保有田地的數目也遞減,如此遞減五級。”周瑜又道。

  張昭明白過來之後,只覺頭髮都要炸起來了。以此時吳地中等豪族佔地五萬頃來算,就算給他保留了兩千石官吏可以擁有的田地數目,也就落到了五十頃。從五萬頃跌落到五十頃,那不是捐出了千頃,而是直接少了千倍

  張昭坐不住了,起身在亭中走動,神思不定中險些失足跌落入湖中,好險撐着欄杆穩住了,回首對周瑜道“五十頃”他仍舊感到難以置信,皇帝是根據什麼標準,得出了這樣一個數目

  “五十頃。”周瑜肯定道,又補充道“陛下還說,不同等級的官吏可以蔭附數量不等的衣食客、佃客。”他頓了頓,再度給出了一個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的數目,“衣食客最多隻三人,佃客最多隻五十戶。”

  張昭只覺眼前一黑。

  孫權也坐不住了,起身走到欄杆前吹風冷靜。

  “三個五十戶”孫權按着自己發脹的腦袋,“五十頃說實話,我覺得這些數目都像是鬧着玩一樣。”

  不但孫權,就連張昭,與此刻轉述一切的周瑜,都難以想象時下佔地萬頃、奴僕萬人、牛羊遍野、閉門自成市集的豪強大族,要怎樣才能接受一夕之間變成田地不足五十頃、衣食客不過三人、而佃客不足五十戶。

  “公瑾,”張昭艱難道“的確是五十頃嗎”他很懷疑是中間傳話的人說錯了單位。

  周瑜目光放遠,望向湖對岸,道“就在半個時辰前,陛下親口對我說的。”他頓了頓,又道“若非如此,又怎需急召你們入行宮商談。”

  張昭與孫權二人順着周瑜的目光望去,就見湖岸邊綠意猶存的林木間,皇帝與馮玉正交談着緩步行過,隔得遠了看不清神色,但看步態還是從容的。

  經過了最初的震驚,張昭與孫權漸漸接受了事實。

  張昭再開口時,語氣極爲沉重,道“若陛下拿定了主意要推行此事,吳地會起戰亂的。”

  豪強大族怎麼會坐視自己失去萬頃良田、萬名奴僕,他們本就養着部曲私兵,一旦聯合起來作亂,並不比從前山匪的勢力要小。

  孫權雖然也覺皇帝這想法嚇人,但年少英武,又趁着剿匪勝利的激情,道“陛下既然下了決心,肯定是已經想過豪強大族作亂要怎麼處理了。趁着荊州兵馬猶在,倒也不是不能一試。”

  張昭還有些遲疑,望着周瑜,道“就不能再勸一勸陛下嗎五十頃的確太苛刻了些”

  周瑜道“我方纔也是對陛下這麼說。陛下說,我是站在豪族立場上去想,才覺得這五十頃土地太少了。若是從尋常百姓的立場上去想,能有這五十頃土地,簡直是做夢都不敢想的大幸事。在尋常百姓最富足的夢裏,也不敢夢着有五十頃良田。我不得不承認陛下所說是對的。”他頓了頓,又道“況且這些豪強大族手中的土地分出去了,就給原本的佃戶作爲自耕的田地,如此一來,納稅的民衆就大大增加。財富從豪強大族手中,轉移到了朝廷稅收上,更可以敷衍兵馬費用。”

  “我知道這對朝廷來說是好的政策。”張昭也明白其中的利弊,“但這政策,真的能實行嗎”他想的是實際操作時的難度。

  孫權笑道“子布張昭字兄怎得如此謹慎小心了難道是你家中良田多過五十頃”

  張昭面上一僵,他還真是多過了五十頃。吳地當初無主的田地很多,官員有便利之處,多得一些不是難事兒。張昭原本又是吳地主管各項事務的最高文官,遠的不說,就是當初爲了跟他攀關係,嫁了一個孫女來他家中的鹽商朱奇,給朱氏的嫁妝都不止五十頃土地。

  孫權本是半開玩笑,不意戳中了張昭心事,倒有些後悔失言,笑道“實不相瞞,我家中也早已多過了這五十頃之數。”他看一眼周瑜,道“公瑾兄族中,也多過五十頃了吧”

  周瑜並不避諱,點一點頭,道“雖然如此,但捨去過多的土地,也是應當的。”他解釋道“正如陛下方纔對我說的,如今豪強大族土地連阡陌,而貧者無立錐之地。沒有土地的民衆,遇上災年疫病,就會成爲流民,就會揭竿而起這正是此前十年戰亂的根源。如今我們有這樣一個機會,讓耕者有其田,使百姓安居樂業。若是我們放過了這個機會,那麼此時的安穩只是一時的。一旦再遇到災禍,譬如水災、旱災、蝗災,乃至於地動疫病,屆時中央財政空虛,無力調度救援,而各豪強大族關上門只顧自己,立時便又是天下大亂,而後纏纏綿綿,幾十年、上百年不能止息的戰爭,直到整個天下都打爛了,才能從頭再來。”

  這個時候說到天下的形勢,人們大部分還是覺得與上蒼有關係的。是不是皇帝無德,這才降了災禍是不是君臣之間不夠和諧,才引得天怒人怨

  而劉協對周瑜解釋的這一番話,完全跳出了這個套路,直接站在更宏大的時間跨度上,簡明扼要得解釋了王朝的毀滅與再興是怎麼一回事兒。

  那就是土地

  王朝末期,土地被大量兼併,難以維繫;頻繁持久的戰亂與疫病,使得人口大量減少,舊的豪族,有的瓦解,有的更強大,新的豪族又興起,在這個過程中,活下來的人多數都擁有了自己的田地,於是開啓新王朝蒸蒸日上的序幕。

  張昭與孫權此時感到的震撼,恰如周瑜初聽皇帝解釋時一樣。

  周瑜低聲道“原本我們的計劃,等朝廷兵馬退去之後,也是要與地方豪強大族有一番爭鬥的。如今藉着荊州兵馬在此,還有兗州、豫州糧草支援,若是此時都不能按住豪強大族,等到聖駕一走,這些支援都撤了,那咱們更是難贏。”他看着張昭與孫權,道“我看仲謀是願意一戰的,子布張昭字你呢”

  張昭雖然心中對即將失去的百頃良田有不捨,但更多的是對即將到來的疾風暴雨的擔憂,聞言擡頭看一看周瑜、再看一看孫權,最後望向湖對岸皇帝與馮玉在綠林中影影綽綽的身影,無奈苦笑道“既然如此,我也只好捨命陪君子了。”他以己度人,自己捨棄這百頃良田,尚且如此不捨,更何況是那些即將失去上萬傾田地與成羣奴僕的豪強大族他們的反抗,一定會是暴烈的。,,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