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衝突與請辭 作者:未知 “怎的?平日裏滿嘴忠義,到了關鍵之時就給朕掉鏈子了?難道堂堂朝中無一人比得上伏瑞這個幼子不成?”找回了場子夏武烈居然開起玩笑來。今天他已數次失態了。 良久仍然無人敢站出來說話,夏武烈只好看向伏瑞:“伏愛卿,看來只能由你來繼續擔起這份責任。” “陛下微臣難以勝任此職,正如常大人所言,新區之事都是侯大人操勞。微臣今天便是來請辭的,明日便向太學院告假遊學,還請陛下恩准。”伏瑞忙出列行禮道:“陛下勿憂,朝中大臣肯定有人敢承擔此責。”說完之後便有意看向常敬之。 “伏瑞,你若在職真能實現陛下所提出來的目標?”常敬之不得不站出來說話了,他已經做好了退一步的準備。事情到了這份上,估計儒門中沒有敢主動承擔此事的人。 “常大人,伏瑞年幼,還未到授職年齡,肯定不能再任此職。有違祖制之話就不必再問了。”伏瑞冷聲說道,然後向夏武烈行禮:“陛下,爲了朝中和諧,微再次請辭!”伏瑞是真心不想再幹了。 “伏愛卿”夏武烈瞭解伏瑞,已然知道他是真心不想再幹了,想出言挽留,卻不知如何張口。 “陛下,祖制在,請陛下恩准!”伏瑞的語氣已不容質疑。 “伏老弟,新區可離不開你。”侯義知道夏武烈不好勸他忙開口相勸。 “多謝陛下信任,多謝侯大人信任。”伏瑞嘆了一口氣說道:“若是相強,微臣便掛冠而去!微臣志不在朝堂之上,還請陛下恩准!”他現在已是金丹修爲,語氣也變得強硬了一些。 “伏瑞小兒不得在陛下面前無禮”有人站出來指責伏瑞。 “微臣把陛下放在心上,有召便盡心盡力而爲之。總比把陛下掛在嘴上,心中卻無陛下要強吧?”伏瑞頓時冷眼看着他質問道:“豎儒!食君之祿,卻不能憂君之事,與屍裹素餐何異? 滿嘴仁義道德,行的卻是苟且之事。行事無能卻嫉妒英才,小爺要走便走,你奈我何?!”想到當上儒門差點把自己燒死,火氣頓時上來了。 “你你辱及聖賢!”那人頓時氣得不行指着伏瑞說不出話來。 “聖賢?哼,歪嘴和尚唸經,你們把聖賢的學問給念歪了。憑你也配自稱聖人弟子?!儒門早已不是聖賢在時的儒門了,只爲私利無顧於天下蒼生,將來也必爲蒼生所棄!” 伏瑞也顧不得是否在朝庭之上針鋒相對起來:“你自問你按聖賢的要求做到了哪一點?是否讓鷹揚衛查查你做了什麼苟且之事?” “你”那人氣急倒了下來,頓時朝堂之上一片慌亂。常敬之任他修養如何了得,臉色也是鐵青。 伏瑞只是淡然地笑看着,今天就把他們往狠裏得罪,反正他也不想再在這朝堂之上混了。夏武烈只是皺了皺眉頭,今天發生的事情並不是他想要的。 伏瑞表現得讓他有些不喜,他對伏瑞的印象也有所改變。沒有想到伏瑞也有如此張狂的一面,而且發現在他的骨子裏重視百姓輕視君權,也許是他以前沒有看透伏瑞。 如果說誰是儒門正宗,伏瑞的表現反而更象儒門正宗。他需要伏瑞這種人的能力,但並不喜歡他對君權的輕視行爲。 “陛下,請治伏瑞小兒之罪!”一名儒門弟子上前一步激動地說道。 “請陛下治伏瑞之罪!”所有在朝堂上的儒門弟子都跪伏下來要求治伏瑞之罪。 “請問各位大人,伏瑞犯了哪條國法?!”白翎實在看不下去了終於站出來替伏瑞說話。他知道伏瑞去意已決,但也不想讓伏瑞與朝庭割裂。最近鷹揚衛查處了不少儒門弟子,白翎這個煞星開口之後,便都安靜下來了。就怕白翎會盯上他。 “陛下。”白翎出列向夏武烈行禮道:“既然伏瑞去意已決,還請陛下恩准。” “好了。”夏武烈心中已然有了決斷:“朕準了伏愛卿之請。商造寺主事之職暫由侯愛卿兼管。如果誰能替朕分憂,朕此前所講之話仍然算數。散了吧,朕也有些累了。” 他的確找不出好的人選替代伏瑞,而他也不能順應儒門弟子治了伏瑞之罪。伏瑞七煞宗的背景他還是清楚一二,打擊伏瑞與他的利益不符。只能順水推舟地應下了伏瑞請辭之事。 伏瑞也不糾纏,以最快的速度離開了皇宮,然後直接離開了皇城便不知去向。在來皇城之前他更已交待清楚,所以新區他也沒有必要回去。 所有朝臣離開,夏武烈讓白翎進入後殿。倆人坐定夏武烈便嘆了一口氣說道:“豎儒,伏瑞這話罵得痛快了儒門又壞我大事呀” “只要陛下願意,我便可往深裏查。”白翎壞壞地笑了笑說道。 “不急。”夏武烈搖了搖頭說道:“朝中少了一些伏瑞這樣的英才呀。白愛卿,攬才之策可以施行了。只要願意效爲於皇朝的人才,不論出身和背景,可以不拘一格地使用。總是老面孔也不好,朝中之人也該換一換了。” “陛下,微臣手頭便有幾個人選”白翎開始向夏武烈推薦幾個人。 “行,就讓吏部和兵部授職吧。精於政務之人先放置州府歷練,修爲高深之士便派去西境進入軍中任職。”聽完白翎的介紹之後夏武烈馬上表態。 隨後倆人商量了一些細節上的事情,無非是處理與道門和儒門之間的隔應。屠萬軍已經趕至涼州,北線戰事夏武烈也沒有以前那般操心。心思便又全部回到了內政之上。 可是總是事與願違,他才把心思放回來,便鬧成這樣。伏瑞被人逼走,商造之肯定會被耽誤。心中盡是不爽,卻又無可奈何,總感覺舉步維堅。 因爲屠萬軍到達蘭城,整個蘭城戰局纔有所改觀。雙方激戰數次之後,黑暗帝國和獸人國大軍開始退卻。雙方據守距離蘭城最近了關隘,把蘭城變成了前沿戰場,並準備在蘭城之下長久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