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大道之紋 作者:未知 《道德經》和《周易》加上《大周天星辰決》原本就是一套修仙之術,也是天璣門的不傳之祕。天意安排伏瑞悉數得到,說明他便是天璣一脈選定的傳承之人,也是天道的僕人。這天命之子的身份更可排除在外。 “師尊,我感覺這三門修仙之術原本就是一套。”伏瑞開始套司徒煥的話。 “不錯。你應該就是我天璣一脈的天選弟子。”司徒煥搖了搖頭說道:“天道把你送入我的門下,你就應當要接受天璣一脈的傳承。我會傳授你完整的《大周天星辰決》。” “既然如此,師尊可惜什麼?”伏瑞笑問道。 “爲師這一次下界便是尋找天命之子,輔佐他得到天道認可,護佑這方世界渡過大劫。”司徒煥低下頭來說道:“你既然是我天璣一脈天選弟子,那輔佐天命之子便是我們的宿命。” 伏瑞不以爲然地笑了笑,輔佐他人?他可並沒有興趣。就算是司徒煥所說的天璣一脈的使命,他也並沒有放在心上。他已經習慣地球上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在這祖界也無法改變。 “師尊,三門仙術同時修煉可有什麼不同?我雖然結丹,但丹田仍在。這是爲何?”伏瑞終於問到正題上。 “你修的是一方世界,自然與其他仙術不同。”司徒煥回覆原來的風采淡淡地解釋:“你只管修煉下去便是。” “師尊,煉器之道,應該是嵌入道紋和陣法吧?師尊是否也傳授我一些天道之紋和陣法之道?”伏瑞討好地說道。請教當然得要有請教的姿態。 “爲師也是不懂。不過”司徒煥又賣起關子來。伏瑞頓時心中有些火起,他最不喜歡這類人物,認爲這是一種做作: “在仙界靈器的煉製,也只是材料的融合而已。仙界也無陣法之道,懂得大道之紋的也僅僅只是一些大能。只有達到你師祖的境界,才能研修這大道之紋。” “換個說法。”伏瑞想了想說道:“仙界應該有封印的手段吧?” “封印?那便是道紋的使用。爲師在仙界實力不夠,可無法涉足這個領域。”司徒煥仍然搖頭說道:“大道之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還得你自己慢慢地去悟。 如果你執着於此,反而落了下乘,對你的修煉並沒有好處。你所說陣法之道應該也是道紋中的一種表現形式吧。” “謝謝師尊的教誨。”伏瑞心中嘆了一口氣,原想着要司徒煥來替他解惑,卻沒有想到是一問三不知的結果,他接着又說道:“周易之學,便是陣法的運用。河圖洛書也是一種陣法呀。” “爲師實力弱小,還未能修煉《周易》,自然不知道這些。但據你師祖所言,周易修的是大道之紋,可並不是陣法。”司徒煥仍然搖頭再次重申他的觀點:“陣法之道便是大道之紋,你可以這麼理解。” 雖然沒有得到想要的答案,但伏瑞明白了兩者之間的關係。所謂的陣法是天道之紋的運用,也可以說是一種天道之紋的架構形式存在形式表現形式。 只是自己的修爲積累不夠,所以無法明白其中的關聯。悟到這一點,他也算是找準了方向。心中的煩亂也平靜了不少,整個靈識象是受到了洗禮。果然,修煉之法並不是閉關。 “天璣一脈先修大周天星辰決,把推演之術修煉至精通。然後再修《道德經》,去尋找道紋所在。最後再修《周易》之道,講究的是道紋的運用之道。”司徒煥繼續解釋,希望能讓伏瑞想明白: “象你這樣三門同修,而且實力還這麼弱小,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爲師只能勸你切莫陷入其中不可自拔。修仙之道,靠的是時間慢慢積累。丹藥之道亦是一種取巧之術,服食太多會影響資質,將來會留下一些後患。” “多謝師尊教誨。”伏瑞這話是從心裏說出來的,因爲司徒煥那份關切之情是非常真誠的。 “對了。”伏瑞停頓了一下說道:“弟子煉製出了靈器丹爐,運用的便是大道之紋。目前弟子能使用九重大道之紋,不知” “九重?!”司徒煥又一次被伏瑞雷住了:“不錯,已經很不錯了,大道之紋便是以重計算。當年在仙界,爲師可還沒有摸到大道之紋。所以爲師也無法教你什麼。 靈器煉製,便是尋找擁有天然道紋的材料,然後融合在一起發揮出天大道之紋的威力。卻沒有想到你另闢溪徑,找到了另一種煉器之術。” “弟子只懂得丹爐道紋,卻不知攻擊道紋。所以無法煉製攻擊靈器。如果能得到一柄攻擊靈器,弟子便可煉製出來。”伏瑞嘴裏說着,卻不時拿眼睛漂司徒煥手上的羽扇。打他第一眼看見這羽扇,便知道它的不凡。 “拿去吧,記得還我。”司徒煥把手中羽扇扔給伏瑞說道:“這可是絕品仙器,否則爲師可不能帶下界來。” “謝過師尊。”伏瑞接過來便大喜笑道:“師尊,要不要通知程師弟?讓他安排你休息去?”伏瑞見獵心喜,馬上就要趕司徒煥離開。 “小樣,我去找起兒便是,你慢慢研究吧。十天,十天之後我便要離開,這羽扇便要還我。”司徒煥臨走之時還不忘提醒伏瑞。這羽扇的強大隻有他心中清楚,也是他從上界帶下來的唯一之物,可不想就這麼送人了。 “小氣。”見司徒煥轉身離開伏瑞低聲說道。卻沒有想到司徒煥又停了下來,回過頭來看着伏瑞,見到伏瑞那嘻皮笑臉的樣子,狠狠地別過頭去,離開的步伐也快了不小。 咋一聽他心中還是很氣憤,不管是祖界還是仙界,對禮字都非常講究。徒弟對師尊只有尊敬兩字,那怕伏瑞這般說師尊的?可看伏瑞心中並無不敬,想想伏瑞的來歷,心中便又釋然。 師尊與弟子之間這般隨意也是不錯,尊敬二字不是掛在嘴上,表現在禮字上,而是要放在心中。司徒煥想到這裏臉上掛着淡淡的笑意。伏瑞是天選的天璣一脈弟子,也將是他真傳弟子。在他心中的份量也更重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