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衝殺 作者:未知 “杜師兄,別感嘆了。戰,還是不戰?”白飛苦笑了一下說道。戰事瞬息萬變,那有時間還容得他們商量? “先撤退,待敵人過了這段密林之後,我們再從後方發起攻擊,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然後退入山林,按計劃轉移。”杜敏做出了不一樣的決定。改伏擊這強攻。傳令兵馬上發出信號,部隊緩緩地後撤,給敵人讓出一條通道。 果然,敵人派出人員進入密林之中搜尋,如果再遲一些必定會被敵人發現。見沒有埋伏,敵人便加快速度通過了密林,出了密林之後敵人便散開,放開馬蹄在平原之上馳奔,好象勝利就在他們面前。 然而在左右兩翼的密林之外,一隊他鐵騎正列隊靜立。房萬徹舉起長矛,鐵騎做好衝鋒的準備。他把手中長矛緩緩地平放下來,長矛指上敵人喝道:“殺!” 鐵騎轟鳴,如閃電般衝了出去。大夏軍中騎兵不多,象他們這樣訓練有素的精銳鐵騎更不多。如箭頭一般衝殺上去,而房萬徹杜敏和白飛就是三支箭頭。 獸人國的軍士將領萬萬也沒有想到大夏軍隊會在這平原之上與他們衝殺,以爲走出了密林,便是他們戰馬的天下。 本來就沒有隊形的敵騎倉惶地組織抵抗,可又如何擋得住大夏軍隊的衝鋒?瞬間便被切割成幾個部分。 衝殺之中,一個個獸人軍士掉落馬上,一個個頭顱飛了出去,只剩下駿馬在悲鳴。衝殺對穿之後,又回過頭來再衝殺一回。 幾個回合下來,敵人早已四處逃散。多數人都返回密林,杜敏壞壞地笑了笑,正合他意。一揮手,大軍便又殺回密林。只留下少數軍士打掃戰場,收繳戰馬。 已經走上了一條自力更生的路,他們必須要收繳所有的戰利品,爲自己的補給,也爲了將來的發展做些準備。 清理了殘敵之後,軍隊開始轉移。獸人國的先頭部隊與後方的軍隊相距並不遠,最多三五個時辰便可追上來。他們可不敢與敵人主力交戰。這三萬人在百萬人的面前,再強大也只是池塘中的一塊浮萍而已。一個浪頭便可打沉。 這一場戰鬥,三萬人折損了八千多人。雖然斬獲不少,但在沒有補充的情況之下,他們三萬人死一個少一個。 進入休整之地時,杜敏看着軍士和將領們輕輕地嘆了一口氣,然後回過頭來問道:“房師弟,白師弟。我們的軍士實力還是差了一些,是不是參照棋盤山,把修仙之術傳授出去? 這一戰我們收繳了五萬匹戰馬,已經足夠我們大軍機動了。所以我想幹脆潛伏下來,修煉一些時日再做打算。” “附議。”白飛和房萬徹都點頭同意。這一戰折損了這麼多,他們同樣心疼不已。如果再這麼折騰幾次,只怕就剩不了多少。要改變現狀,只能是提升軍士的實力。 要知道伏虎山殲敵三十萬也就折損了兩三千軍士而已,以數十萬將士可縱橫涼州和草原,而且戰損率也非常低,這就是軍士修仙帶來的好處。有棋盤山的經驗,他們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也向軍士們傳授修仙之術。 頓時軍士歸心,二萬多人空前地凝聚在了一起。隨後便進入閉關修煉之中,剛經歷大戰,實力如火箭一般提升着。 鍾鐗正在看戰報,這是由司徒煥編緝出來的。自打情報系統建立之後,按照伏瑞的建議編緝出一份戰報。一方面介紹當下戰事,另一方面還有朝庭的一些動態。 有了這一份戰報,鍾鐗他們做決定之時便有了依據。他看完之後遞給劉澤全,然後再向房奉先和唐健傳閱。 “你們認爲這一戰的結果如何?”鍾鐗等他們看完之後問道。 “整個大夏都將陷入戰爭的泥潭之中,必定會動搖大夏的根本。”房奉先說道,他是內政官,首先談的是政事:“不管最後結果如何,百姓將更加困苦不堪。再加上三聖門從中生事。就算外患清除,內憂必起。 特別是發出徵召令之後,只怕皇族與三大聖門之間的矛盾將越發地尖銳。只要他們在後面使些手段,大夏境內必定烽煙四起。”鍾鐗點了點頭,最近他也學習了一些內政,讀了一些伏瑞的著作。 可以說與房奉先的思想觀念一脈相承,看出問題的結果也就相差不大。隨後他看向兩位軍事主將。對於他來說,軍事優先於內政,這是所有將領的通病。軍隊就是他的一切,軍事就是他的生命。 “北方戰事有兩個結果。第一,援軍未至之前鎮軍大規模傷亡,失去再戰之力。就算後面的援軍趕上來,只怕北境數州都將失陷。那麼我們萬雪山和棋盤山均處於敵後,以後的日子只怕是越來越艱苦。”唐健很嚴肅地分析道: “其二,鎮軍撤退及時,在武安城燕雲城密雲城和濟城組織第二道防線。在援軍的支援之下,還可與敵人僵持。 一旦處於這種局面之下,屠萬軍就只能棄守蘭城,退過西州一線,集結兵力與黑虎軍形成崎角之勢。我們仍然處於敵人後方,但三足之勢仍在,我們的壓力又要輕一些。所以,未將認爲,不管北部戰局如何,我們均要開始經營西域。而且宜早不宜遲。” “鍾將軍。”劉澤全說道:“我同意唐將軍的分析。黑暗帝國正在增兵,而獸人國則把主力調到北線。只留下一支部隊監視棋盤山方向。 也就是說涼州軍事將以黑暗帝國爲主。那麼軍事的主要壓力就轉向我們萬雪山一線。所以我建議棋盤山的援軍近期必須到位,而且按計劃進入西鎮之北,開啓經略西域的計劃。 援軍到來之後,我們手頭上的實力提升,運籌之時沒有那麼困難。經略西域一方面可以解決我們的內政壓力,另一方面可以牽制部分敵人,減輕我們萬雪山地區的軍事壓力。所以我也認爲此事宜早不宜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