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火燒大軍 作者:未知 幾百萬屍體,又是燒了數日才結束。毛文傑彭玉真郎大慶和謝茂林四人站在天池頂峯看着滿目瘡夷的土地。看着那正在燒燬的屍骨。郎大慶嘆了一口氣說道:“四五百萬人呀一將功成萬骨枯” “老郎,別學那些酸文人了。”毛文傑啐道:“還是想想日後的路咋走。白將軍已經讓我轉達了司徒先生的意見,由你們倆經略遼州。雖然我瓜州可以保證你們的補給,但你手頭可只有二十萬兵馬了。” “現在入眼的都是焦土,卻不知明年開春,都就是一片沃土。”彭玉真突然感嘆地說道:“自然之道,便是天道循環之道。” “我們缺的是人口。”謝茂林突然說道:“有了這片土地,我們便可遷涉人口過來。只需要一年時間,這裏便可養活數千萬人口。 而且,此處奇特,其他地方已然雪凍,但這裏溫度仍然較高。對植物的種植生長有莫大的好處。甚至有條件建造藥田。” “對呀。還是老謝有眼光。”毛文傑也高興地說道:“特別是谷內,天池之水便是一處溫泉,而且靈氣也比其他地方充沛一些。若佈下伏先生所傳授的聚靈陣,建立藥田肯定沒有問題。 估計今年冬季氣候特別冷,對於百姓來說,肯定難熬。說不定要凍死餓死多少人。可以通過瓜州運送糧食過來,遷涉百姓過來安居。” “瓜州糧食可足?”郎大慶問道。這可涉及數千萬人的口糧,每天的消耗絕對是天文數字。 “瓜州糧食不多,但還可從大夏矮人國購賣糧食呀。供應數千萬人並不是問題。”彭玉真掌管海軍,對海商的情況還是瞭解一些。也清楚在海中據點中屯集了多少糧草。 別說數千萬人的口糧,就算是數億人的口糧都可以解決。只是白飛和範仲舉動不動用貯備糧的問題。 “我想重新在外圍建立義軍,在鄉村建立民團。這樣便可大量遷涉百姓過來。”謝茂林看着毛文傑遲疑了一下說道:“那些蒙山學子可否借用一下?” “人我已經全部帶來。這不是借用,而是歸還。”毛文傑笑道,隨後語重心長地說道:“他們應該說是歸建。你們倆人呀,必須要善待他們。 你只要記住一點。我們提升修爲的丹藥來自於蜀州真陽仙宗和蒙山。這一次他們冒死擊殺了大量的妖獸,輔以蒙山靈藥,才煉製出如此珍貴的丹藥。 他們爲支援我們這些弟兄,均出了大量的靈丹。我輩修士,又是軍中將領,切不可忘恩負義。一定要善待這些蒙山弟子。 另外佈置這聚靈陣也非難事,我回去便聯繫白將軍,派幾名陣師過來。只要藥田有了產出,再向涼州要幾名丹師過來,你們不僅可以自足自給,甚至還可支援我瓜州呢。” “我不會象毛兄弟,我會善待他們的。他們可都是寶貝,我敢怠慢?我也需要一些內政人才。”郎大慶本想拿房萬徹說事,覺得不妥便臨時改口。 “都不是事情。”毛文傑想了想接着說道:“我的軍隊再留些時日,協助你們建些堡寨,也不至於讓你們臨事亂了陣腳。對了,也得要儘快修築一條通向港口的大路。方便物資的轉運。” “多謝了,毛兄。”謝茂林行了一禮。毛文傑閃身瞪了他一眼,也沒有解釋客套。 四人散去,各忙各的。建村建堡,都是就地取材,以修士之力速度不是一般的快。一個個村堡拔地而起。村堡之間修築了道路,還開墾出一些田地來。 這些村堡之間的距離有些遠,只是用來安置第一批百姓。等第一批百姓安置好之後,便可再向四周擴建,就能安置更多的人了。而這批村堡都將是一些鎮所和縣府之地。 白飛軍離開之時,一條通往港口的大道也修成,只是還是毛坯而已。只需要進一步修整養護一下便可。 氣溫持續下降,陸續有百姓遷入。多數是生活困頓的老幼之人,也有一些青壯戶隨行,但比例並不是很高。雖然是老幼,但還是能夠簡單地勞作。有了房子,有了糧食,也有了希望。 他們開墾出大量的耕地,只等開春種上糧食,那些青壯則集中起來建造新寨,準備迎接下一批移民到來。有這麼好的地方,就不怕沒有人來。 第一批來的人,肯定會呼朋喚友,第二批遷涉的人只會更多。來到這裏還有一個更大的優勢,那便是不再是亡國奴,可以挺着腰桿子做人。也不擔心矮人軍隊的屠殺。 郎大慶手下的軍士,除一部分人留守在天池之外,其他人仍然在各村寨中建設。還有一部分人整修道路,不停地從港口運送糧食物資過來。 這些軍士多爲遼州人氏,第一批遷涉過來的青壯,多數爲他們家族中人。相當於在爲自己打造家園。所以幹勁十足,也都特別地賣力。 天池谷中的聚靈陣已經佈置好,天池的靈氣幾日內就變成了修煉的福地。大片的藥田開闢出來,從蒙山來了一批學子指導植物馴養之術。大量的野生藥材移栽在了藥田之中。雖然北寒之地已是隆冬,但這裏卻溫暖如春,藥田中的藥材長勢非常不錯。 明年便可收穫,保證郎大慶的給養還是沒有問題。這近萬畝的藥田,再過些時日,還真給供應瓜州的白飛大軍。 正在閉關的司徒煥突然睜開了眼睛,然後輕輕地嘆了一口氣走出閉關之地。他靜坐在涼亭之中看着院中的寒梅和厚厚的白雪。 突然一道身影落下來,然後跪拜在他面前,一聲不吭。司徒煥也沒有開口,只是靜靜地看着他。大雪仍然在下,把那跪着的人化爲雪人。 “伏瑞的預判非常準,大災已至呀。”司徒煥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道:“這般寒凍,只怕耐寒的獸人和矮人也難以堅持,必將開始南遷。 北境的大夏百姓將會變成牛馬,十年大災下來,人口也將大幅減少。那些活着的人,心中自然不會再有大夏。誰救了他們,他們便會死心塌地地追隨着此人。 十年大災,百姓民不聊生,大夏必然內亂橫生。邊境也將廢置,敵人自然趁虛而入大夏還是大夏嗎?在夏朝庭還是大夏朝庭嗎?這般道理你都不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