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熔銀 作者:未知 “唉,用這種低階礦石來煉製靈器,這是不可能的事情。能煉製出法器,已屬不易。這夏武烈心中打的是什麼算盤?”那二品有些生氣地說道。從他言語上就可判斷這人應該是仙界弟子。否則那敢如此稱呼夏武烈? 隨後火氣小了一些,看向眼邊的從二品說道:“這些礦石之中只藏有一些低級道紋,如果不是我們的特殊手段,那能煉製出法器來?他夏武烈若能弄到三品以上的礦石,我們還有可能煉製靈器。” 從那人的口中伏瑞得到了不少的信息。礦石也是劃分等階的,煉製靈器必須要三階以上的礦石。而這裏的礦石應該只是一品甚至還沒有品階。 仙界煉器的手段,只是利用礦石中的道紋,而不能象他這樣刻畫道紋。在伏瑞的眼中,利用礦石中的道紋要比刻畫道紋更難。 如果那身穿二品官服之人知道伏瑞是這種想法,必定會罵他個狗血淋頭。想刻畫道紋,就必須要掌握道紋。而仙界能掌握道紋的都是大佬一級,他們平日裏只能是聽到他們的名字而已。 “在礦脈的深處會不會存在三品礦石?如果是這樣,可向陛下申請派出修士過來挖礦。”那三品官員小心翼翼地說道。看得出,此人是祖界之人。 “有那般輕鬆?”那從二品嗤笑了一聲說道:“只要是存在三品礦石,那怕是飛昇境的修士也無法輕易破開。你也別信老餘的話,以祖界不可能孕育出三品礦脈來。 就算是尋來三品礦石,以我們現在的修爲也無法煉製。必須要使用真火,我們向哪找來真火?” “聽說有石炭的溫度非常高。”那三品官員小心地問道。 “哼,這些都是凡火,真火是仙火。凡火如何能與仙火相比?!”那二品冷哼了一聲說道:“我只是想找些三品礦石來收藏而已。除非有熔銀,可以以丹火來煉製。” “熔銀是什麼?”那三品官員應該是想套他們的話,只是過於明顯。 “熔銀狀如白銀,輕軟,加熱之後便能滲入金屬之中,使用真火便會蒸發。可以讓礦石熔鍊變得容易一些,三品礦石也能以丹火熔化。 可惜這種礦物在仙界也是難尋。”那二品似乎並不在意那人套話反而很耐心地解釋:“如果你們能尋得三品礦石,再加上這熔銀,我便能煉製靈器。” 伏瑞笑了笑,明白此人的目的,他是在藉助大夏朝庭之力,來替他尋找寶物。這種貪墨資源的手段也很粗劣。 不過伏瑞心中又是一動,難道道府所見的那銀狀物便是熔銀?如果真的是熔銀,那麼說明紅蓮教中也有識貨之人,這紅蓮聖教也有仙界弟子的背景。 不行,得馬上傳訊給朴子,讓她也安排人手進入道府,然後祕密開採。那怕是存貯下來,將來也必是難尋的寶物。他又想到了周婉和司徒煥,可以讓他們確認這礦物是否就是熔銀。 他們接下來談的只是官面上的話,伏瑞也沒有興趣聽下去。他笑了笑便閃身離開。礦區在石峯林的深處,也是兩種地質的交合之處。在某種意義地球上的地質理論在這裏也能適應。 這峯林是沉積岩,而後面卻是玄武岩。沒有好的工具,全憑人力來採礦,而且礦工都是普通人,難道自然非常大。只是在巨巖上鑿出了幾個小礦洞,而且礦洞並不是很深,只有五六十米而已。 這道岩石裸露在外的都是這種礦石,只是品質差了一些而已。外面的亂石堆,都是達不到仙界弟子煉器要求的次礦,開採出來之後便全部堆集在外面,成了亂石堆。 伏瑞不禁搖了搖頭,這種次礦對於他來說也價值不凡,已經達到提煉祕銀的要求。他潛入亂石堆中,拿出那塊熔銀。用靈力化爲液態,然後滴在了礦石上。 礦石馬上有了反應,伏瑞觀察着礦石的變化,然後便用靈識解析起來。很快手中就出現了一綠豆大小的祕銀。也許其中含有熔銀的原故,色澤有些不同。不過並不影響祕銀的功效。 伏瑞笑了起來,果然是熔銀,必須要把熔銀礦掌握在手中。有了熔銀的幫助,他手中那批器師也能提煉出祕銀了。只要有足夠多的祕銀,他們便可批量生產靈器。 只是那紅蓮聖教和眼前這鷹揚衛都有些難纏,想要處理好,還得要花些心思。這事當然也交給朴子去處理了。雖然那仙界器師說祖界沒有三品礦脈,但伏瑞卻有些不信。從佛光祕境的靈脈情況來分析。 隨着天地變化,這些礦脈都開始成長起來。在礦脈的深處也一定存在着天地變化的祕密。伏瑞又閃身離開,騰昇至空中察看整坐地脈的走勢。 在十多萬米外的一處懸崖上停了下來,然後身體沿着懸崖滑行下去。快要接近懸崖底部之時,伏瑞停了下來。在這裏出現了一個能容得一人下去的山洞。他並沒有馬上進去,按說那仙界弟子不可能沒有探尋礦脈,那麼自然不會放過方圓十數萬米內的情況。 難道他們沒有來到這裏探尋?細想之下,他又釋然了。這礦也屬於老礦,應該是仙界器師朔源尋到這裏,並把礦脈控制住。 器師並不一定會尋礦,也許仙界尋礦的手段並不是很高明。更何況《周易》之道一直掌控在天璣一脈的手中,他們也無法使用這風水手段來尋礦探脈。 他縱身進入洞中,洞中另有乾坤,開始之時僅能容一人進來,到了裏面便是一座大廳。在大廳的前端有一道幽深的大洞,伏瑞再一閃身便進入洞中。 他掏出一支手電筒,以他的技術製造出一支使用乾電池的手電筒可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打開電筒,發現洞中非常乾燥,然後開始仔細查看洞壁。 果然不出所料,這裏纔是那礦脈的深處。這裏的祕銀含量遠超礦場的礦石。沿着洞壁慢慢地深入,發現洞中的氣溫很暖和,而且越往深處溫度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