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祕銀 作者:未知 電燈則是伏瑞自己製作出來的,研究院還沒有成果,要知道這電燈的發明可是經過千多次的試驗才成功的。這鎢絲和玻璃工藝並不複雜,惰性氣體的提純,對於他來說也不是難事。所以順手就改善了一下自己的生活條件。 當電燈亮起之時,還把魯朴子給嚇了一大跳。當伏瑞講起地球上都使用更爲先進的方式照明之時,魯朴子一臉地嚮往。 作坊之中,一些匠師煉製了很多的武器,也在精心地刻畫着一些道紋。以伏瑞一人之力肯定無法承擔這麼多的煉製量。隨着修士實力的提升,對靈器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 有足夠的靈器供應,可以讓修士大軍的實力提升一個檔次。同一境界戰鬥,擁有靈器的一方足可輾壓對手。 所以伏瑞不得不在蒙山培養一批器師,他選拔了一百忠心的匠師。他們在失敗了無數次的情況下,終於有十八人鑄造出靈器。 眼下他們已經開始規模地鑄造武器。雖然產出的數量不多,但供應軍中將領還是可以的。相當於把北境諸軍中的將領實力拔升了一階。 而他自己則在研究更強大的靈器,也在尋找一些珍稀礦石的替代品,以提高靈器的出產率,簡化煉製的難度。 煉器一道,他不得不佩服西方,他們居然另闢溪徑,能煉製出魔法杖這種半靈器的東西。所以他最近也一直把玩着當初鍾鐗送過來的魔法杖。爲了研究其手法,他還曾經毀壞了一根。 其實也就是一個靈魂力增幅道紋,只是刻畫道紋的材料非常奇特。他也讓魯朴子在西方尋找,但卻因爲全控制在西方高層的手中,無法從其他途徑獲得。 不過打聽出這種材料的名字叫祕銀。他又想從矮人國尋找,可矮人國並不出產這種礦石。其實他刻畫陣法的材料也與祕銀差不多,他卻需要從無數的珍貴礦石中用靈魂力提煉出來。 如果能找到祕銀礦,那麼就解決了材料的瓶頸,他不僅可以培養出更多的器師,而且也可成規模地生產出靈器。 將來的戰爭修士必將成爲主角,那麼這靈器的重要性可比靈丹還重要。這也是他提前佈局的重要原因之一。沒有辦法,只有從西方獲得祕銀礦的情況,特別是成礦條件,那麼他便可以在大夏境內尋找祕銀礦了。 不管是矮人國,還是大夏,也應該存在祕銀礦,只是他們還沒有尋到而已。而且漫無目標的去尋找,那與中彩票的機率差不多。 他突破心中一動,摸起一塊珍稀礦石打量起來。祕銀必定屬於伴生礦,那麼手中這塊礦石的出處,更會存在祕銀礦脈。 “朴子。”伏瑞大聲叫道。魯朴子走了進來,伏瑞看着魯朴子問道:“朴子,讓人查查我手中這礦石來自哪裏。我要去礦場看看。” “這批礦石是從矮人國送來的。”魯朴子搖頭說道:“難道你想去矮人國?” “算了,我只是想查找祕銀礦脈。祕銀礦是一種伴生礦。但只要在礦場,我就有把握能尋到一些小礦脈。”伏瑞輕輕地嘆了一口氣說道。他可不想遠行,去這北境的苦寒之地冒險。 “在楚州之南與越州交界之地出產礦石,你也曾經使用過。可惜被朝庭器造寺控制,我們就再也無法獲得,轉而向矮人國尋求。”魯朴子想了想之後說道。 楚州在水江之南,水江在楚州與中州交界之處有一沼澤,名爲雲夢澤。過了雲夢澤,便進入楚州地界等等 伏瑞苦笑起來,這是怎麼一回事?地球上有稀土之鄉稱呼的地方,這祖界便也出產珍稀礦石。他是不是可以按圖索驥?湖南南部和江西中南部就盛產稀土,另外就是內蒙也盛產稀土。 如果對應祖界,應該就在武安州及武安州以北。難怪武安州涼州盛產礦石和石炭,西域有石油出產。冥冥之中象是有天數一般。與祖界不同的只是祖界只有一片大陸,而地球則是幾大版塊。地形地貌也不盡相同。 “我便去郴楚州一趟。”伏瑞想了想之後說道。 “我陪你一起去。”魯朴子馬上說道。 “你還得統帥幽冥,這裏也需要有人坐鎮。”伏瑞微笑地安慰她道:“我只要探明祕銀礦脈所在,便馬上回來。” “句容天剛剛提議礦場收歸帝國所有,就算是探明瞭,將來開採也是麻煩。”魯朴子皺眉說道。 “收歸帝國所有,便是爲了方便將來收取重稅。他們也一定會開放採礦權,否則從哪收稅?這都是學慶元那一套。”伏瑞笑道:“再說有句容天在,我們想要控制一處礦場也非什麼難事。”魯朴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伏瑞摸了摸她的頭,然後閃身就不見了。 看着伏瑞離開的背影魯朴子輕輕地嘆了一口氣。這段時間相處下來,魯朴子對伏瑞越來越依賴了,巴不得伏瑞每時每刻都在她的視線範圍內。這突然離去,讓她心裏空落落的。 楚州最南是道府,最南的縣治是便縣。與越州交界是一道山脈,名爲梅山。道府也因梅山而得名,這裏也有小道門之稱,據說曾是道門的源起地。 現在仍然是道門尊主的行宮之一,梅山之上有一梅宮,方圓道百里都是梅樹。等到梅花盛開之時,道門尊主總要在梅宮之中小住幾日。 道府府城所在地,四周環山,山脈呈白蓮之狀。道門人稱之爲白蓮護道,引爲聖潔之祥瑞。這裏也一直被道門所管控。 伏瑞已經沿着梅山走了一圈,並沒有找到什麼礦脈,那怕是石炭礦脈也沒找到。按說這裏也屬於煤礦的豐富貯藏之地,可卻尋之不到。 修士探礦石使用靈識便可,以伏瑞現在的境界,靈識可探尋地下百米左右。可是這種消耗也是非常之地。 無奈之中只好走進道府休整幾日。他一身便裝,與遊學學子一般無二。這裏的風俗與大夏有些差別,保持着南方人特有了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