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明教 作者:未知 大旱之勢在大夏境內漫延。那怕南域也開始受災。此時南山的水系發揮出作用來。湖泊之中的水閘打開,嘩嘩的流水開始滋潤着乾裂的土地,不僅可以灌溉水澆地,而且還能灌溉小麥。作物長勢非常好。 諸勝也採用了涼州之策,深挖洞廣積糧。第一季的收成,幾乎都被庫存,眼看着第二季又將獲得豐收,心中樂開了花。他除了修煉之外,最喜歡的事情便是深入田間地頭看着那綠油油的作物。 他出身於寒門,從小受盡了飢餓的折磨,對糧食更是情有獨鍾。與大量涌入的難民比較一番,認定諸勝是他們的再生父母,很多百姓更是爲他建了生祠。 諸勝蹲下身來,查看着正抽穗的稻米,一批百姓走了過來,突然朝着他跪拜了下來。諸勝忙把他們扶起,就在此時,他感覺到大量的靈氣涌入身中。 隨行的護衛馬上守護在他周圍,百姓都已修仙,自然明白諸勝要突破,他們都默默地退了下去。夕陽西下,足足過了數個時辰。諸勝突破才結束,不僅成功突破至化神境,而且鞏固之後還達到了初期中階。按十階劃分,應該達到了二階的水平。 突然,隨行了三個真陽學子也開始突破。他們只是築基修爲,在諸勝的幫助之下,已經達到築基巔峯境。一柱香功夫,三人均已結丹成功。三人大喜,均向諸勝行禮感謝。 也決定日後從真陽農學院出來之後,便加入諸勝麾下。真陽仙宗也是參照七煞宗,只是對內門弟子約束得嚴格,真正的好資源也只供應於內門弟子。 外門弟子畢業之後便可自行離開,日常的修煉資源也要靠自己賺取。所以很多真陽學子游歷之時,也會想些辦法賺取一些修煉資源。 “三位兄弟不必客氣。”諸勝制止了他們,然後接着說道:“聽說真陽涼州及弱北境均開設了修真學院。我也準備在蒙山之中建立學院。不知你們意下如何?” 諸勝不懂氣運之道,甚至不清楚涼州他們爲什麼這麼做。只是習慣性地學習涼州模式。不過他可不敢象涼州那般普及,畢竟這裏還要受到朝庭的制約。 “大哥,這事我們還需慎重。”其中一人忙說道:“可以以民團的名義或讓散修們興建小宗門爲名義向百姓傳授仙術。然後再從其中選拔資質上佳弟子,送入南山中潛修培養。這樣便不會引起朝庭的關注。 傳授仙術可設資質和功勳兩道門檻,分層次傳授下來。便可讓修習之人激發出更強大的熱情和動力。那些修煉有成的弟子,也會更忠於大哥。” “善。”諸勝想了想之後點頭說道。 “大哥。”又一人說道:“在學院之中,導師曾經分析大夏的形勢。天降殺機,百姓蒙難。也命我等出去遊歷,傳授百姓農事技巧,指導百姓抗災自救。 大夏將傾,不久便會羣雄逐鹿,亂世之中英雄當要自立。百姓敬大哥爲天神,爲大哥建生祠。何不暗中創立勢力,收攏人心。等時機一到,便創下一番事業?!救百姓於水火之中,造化蒼生。” “如何施行?”諸勝早已不是那單純了孤兒,經過七星老怪的教育,早已擁有雄心壯志。 “大哥,我們可暗中創立教派,於南山之外活動。暗中驅逐豪強,均分田地。創建民團,傳授仙術。百姓便會附從,大哥將來也能一呼百應。”那人繼續獻策道。 “教派之名?”諸勝問道。 “明教。”那人想了想說道:“暗喻嚮往光明之意。大夏官府貪腐,社會黑暗。我們便要打造出一個沒有欺壓,人人平等的自由光明國度。”不管是蒙山還是真陽,也包括涼州,這都是他們內政的思想。 這理念平日裏就灌輸到學子的思想之中。這也真陽學子的理想之一,他們在南山實現了理想的一半,現在也想借諸勝實現另一半。 其實他們三人已經違背了真陽學子的校訓,他們就不應該捲入到各大勢力之中。更不要說想幫助諸勝策劃建國謀逆之事。 “善!回去後再慢慢謀劃。”諸勝也是年輕人,經他們這一勸說,也動了一些心思。他在南山的所作所爲,本就圖謀甚大,有這麼好的方策,他豈能不心動?一行四人加上護衛快速地返轉南山。 很快,在翼州晉州隴州等地,出現了一個明教的勢力。他們收攏災民,勸導豪強均分土地。這勸導豪強之中就含有大量的水份,也不知道他們使了些什麼手段,但也確實做到了。建立兄弟會,互助會,通過兄弟會互助會來傳授仙術。 然後興修水利,打井取水,澆灌耕地。再改進良種,大範圍地種植冬小麥。對核心弟子打出建立沒有欺壓,人人平等的光明國度口號。 百姓看到的是實惠,而他們卻是給了百姓實實在在的實惠。與紅蓮聖教和天師教不同,紅蓮聖教和天師教在某種意義上是在傳播信仰,激化百姓與大夏的矛盾並從中漁利,並不能給教徒帶來多大的實惠。 反而還不時被教中那些不良之人盤剝。這明教的兄弟會和互助會,入會便是平等的兄弟,土地均分,相互扶持。這樣做更有凝聚力。 他們也做得非常隱蔽,從不與官府發生衝突,也吸引了不少官府中人加入兄弟會,他們也很少殺戮。那些豪強也是敢怒不敢言,不少反抗的人都被祕密送往南域諸島。 而且家中資財會折算成金銀,讓他們在南海諸島上擁有一些產業。明教的消息自然也被封鎖得死死的。 魯朴子也是從一些蛛絲馬跡之中尋得一些消息,然後掌握到諸勝是明教教主的情報。伏瑞聽到明教這詞之後,便沉默了很久。 不管是明教,還是紅蓮教,也包括天師教。也都曾經是地球上出現過的產物。一個建立了一個朝代,一個讓地球炎黃一族亂了近千年,一個則成爲道教的正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