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第四波靈氣噴發 作者:未知 天璣一脈的專長已經毫無用處,他自己都有些迷濛,而且還有一種強烈的無力感覺。那還能給魯達鵬什麼建議? 只是敷衍了一下便回去繼續閉關,唯有努力地提升修爲才能讓自己在大劫之中存活下來,也才能護佑一下他門下的這些弟子。 這些孩子們的未來可以預見,將來的成就肯定不凡。進入靈脈之時,他們就花費了大量的資源進行培養,基礎非常紮實。 他們也得到了最好的修仙之術,也研習最爲系統的煉丹煉器之術。還有道紋符咒之道。派進去的導師也全是精英。 再加上靈脈中的靈氣,還有海量的靈丹供應。等到大劫到來之時,經過數十年的修煉,實力應該可以達到歸元境之上,很大一部分可以達到飛昇境。 只要有了百萬的飛昇境修士她想到這裏才心中稍微安定一些。她也沒有忘記對這些孩子們灌輸伏瑞建立大同世界的理念,也沒有忘記教他們軍事內政之術。 戰爭模式發生了變化,但大周朝和大商朝最不缺少的便是軍事人才,更不缺少軍事理論。他們自然拿出了適合修士大軍作戰的軍事理論。 大周和大夏的內政施行也越來越成熟,也代表着大周和大夏的內政理論也越來越成熟。這些軍事內政理論也毫無保留地教給了這些孩子們。 魯朴子也沒有想到,她這一舉動不僅改變了祖界,將來還深深地影響了仙界。而她自己也因此成爲仙界的至尊之一。這是後話,以後再述。 東域島鏈,每一個據點都有數以十萬計的修士在活躍着。這也證明大夏的金丹修士越來越多,也證明大夏各大勢力對東域島鏈越來越關注。 其中一部分修士也來自於大商朝和大周朝,他們也成爲了傭兵堂中的一員。大周朝和大商朝的金丹修士越來越多,而軍隊並沒有擴充。 這些修士除了一部分進入他們的專屬島鏈中活動,還有很大一部分無法安置。無奈之中,魯達鵬和程起只能讓他們進入島鏈的中段,與大夏修士爭食,順便強化一下島鏈中段的防禦。 眼看着第四波靈氣爆發將至,整個東域島鏈都進入戒備狀態。大量的軍械物資運送到據點之中存貯起來。 靈氣爆發如期而至。第一波與第二波第三波均間隔了一年,這第四波卻間隔了兩年。伏瑞進入靈脈祕境也已經有兩年之久。如不出意外,後面每一波間隔時間都會延長一年,或者以雙數遞增。 第五波將是三年或四年,如果是四年的話,那第六波便是四年之後,第七波就是十二年之後,第八波就是二十四年之後,第九波就是四十八年之後。四十八年便是大劫開啓之期。 若是三年之後,那麼第七波便是七年之後,第八波就是十三年之後,第九波便是十九年之後,十九年之後便是大劫開啓之日。 大地再一次震動,大地開裂,山脈橫斷,火山噴發,島嶼也在向外海移動。不過火山不再噴出濃煙,而是大量的靈氣。也許將來這些火山就會變成新的靈脈之地,或者便是礦脈所在。 祖界四周的靈氣如泉水般地涌出,然後向大陸匯聚而來,引發了各種極端天氣。全民修仙之後,又有了充足的準備。人類抵禦災難的能力也大幅提升,人口並沒有什麼損失。 對於修士來說,上天又送來了福利。海妖也如期開始攻入島鏈。海妖的實力也在提升,大量的海妖已經達到金丹期。 戰爭非常慘烈,不知道多少修士死於戰鬥之中。但海妖留下來的屍體也更多。這些戰死的修士,傭兵堂均會按傭兵提供的地址送上一份死亡通知書,也會把傭兵寄留在傭兵堂的資源送給其家人。 不會收取任何費用,算是傭兵堂免費提供給傭兵的一種福利。大戰之前傭兵們都會把身上的資源全部寄放在傭兵堂中,只是留下一些保命的物件。 歷時近月的戰爭結束了,海妖再一次退去。這是一場歷練,海妖的繁殖速度非常快。它們是卵生,不同於陸地妖獸胎生。海妖一年便可繁殖成千上萬的族子,其中總有幾十只甚到上百妖獸。而東域海中的資源又是有限的。它們需要人類來替它們消耗一些種羣數量。 優勝劣汰,總有一些吞食過人類修士的海妖會進一步強大起來。回去之後也能享用着海底中那有限的修煉資源。 如果能突破島鏈防禦,並且控制這島鏈,海妖便多了一些資源之地。所以它們對人類的進攻永遠也不會停歇。而並非伏瑞所想的那樣,它們是追逐食物而攻入島鏈。伏瑞這還是從野獸的習性來分析的。 死去的,傭兵堂會把寄存的資源送回他的家人,沒有死去的就留在駐點中潛心修煉,消化所得到的資源。也可花費一些代價,委託傭兵堂把節餘的資源代送給家族或家人。 等這些資源消化完後,這些傭兵便會又開始活躍起來。與大夏修士不同,大周朝和大商朝修士則戰後就返回原籍。他們還可以在原籍賺取資源。 而且在聚靈陣中修煉,條件比在這東海還要好。每一鎮寨之中都設有聚靈陣,這是大商和大周朝百姓的特殊福利。 因爲這種聚靈陣的佈置就出自於伏瑞之手,也只有他麾下四系懂得佈陣。這種陣勢並不是利用陣盤,而是周易之中的自然之勢。通過靈力來觸發。 只是維繫受到時間限制,不時雖然懂行之人來觸發。這一點倒是難不住大商和大周,他們擁有大量這類人才,只要安排到縣府之間,遊走於鄉鎮之間即可解決。 然後收取一些凡品丹藥或絕品丹藥報酬就可以了。也算是一種被官府調控的商業行爲。丹師器師和陣師,雖然大周和大商都有專門的管理機構,但並不干預他們的行爲,反而是維護他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