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夏武沐之死 作者:未知 唯一的變數就是大劫開啓之時,三千世界修士涌入祖界,對祖界造成的巨大影響。但伏瑞也有佈置,也算多了幾分把握。 蜀城之中,夏武沐已經瘦若枯骨,這段時間他被折磨得根本就睡不覺。突然傳來夏武烈的聖旨,夏武沐忙走了出去迎接聖意。 對於他來說,中州朝庭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了,可惜蜀州被封鎖,他得不到任何外面的消息。前來傳旨的是常敬之,他用可憐的眼神看着夏武沐,讓夏武沐心中一驚忙問道:“陛下準備如何處置此事?” “蜀王還是自己看吧。”常敬之嘆了一口氣把手中聖旨遞給了夏武沐。夏武沐忙激動地接過來,他打聖旨之時便臉色大變,隨後又面如死灰。 “爲什麼?爲什麼?宗人府難道就不能維護一二?!”夏武沐看完之後有些歇斯底里地尖叫道。 “這也是宗人府的意思。”常敬之苦笑了一下說道:“如此處理,至少可以讓蜀王一脈存續下來。臨城王虹,西王慎,願意保護蜀王一脈,蜀王一脈在中州封地便在兩王中間。” 這是保護?只怕是監視,怕他蜀王一脈將來尋仇,給皇族帶來災禍。可是,常敬之之話沒有錯,至少他蜀王一脈還能存續下來。 “常大人,可否讓本王做些準備?”良久夏武沐才嘆了一口氣,如釋重負地對常敬之說道。常敬之點了點頭,夏武沐便傳身返回後院。 一日之後,王府便掛起了白布。常敬之麾下侍衛擡着夏武沐走了出來,還押解了數人,然後飛渡水江出現在了對岸的營地之中。 舒怡走了出來,靜靜地看着常敬之,常敬之無奈地笑了笑說道:“蜀國陛下。” “我只是總統。可稱我爲舒總裁。”舒怡搖了搖頭說道,然後看着躺在棺木之中夏武沐的屍體,又掃視了一下被押解過來的人。 “陛下旨意。”常敬之如完成使命一般說道:“賜死蜀王夏武沐,押解當年一衆罪人交由蜀國舒總裁處置。望舒總裁念上天有好生之德,釋蜀王一脈子弟迴歸中州。 蜀王一切封地財物盡歸蜀國處置。亦望蜀國舒總裁,准許蜀州大夏官員及家族子弟迴歸中州。”這是兩個交換條件,以夏武沐之死和交出罪犯來換取蜀王一脈子弟的安全。以蜀王封地和財貨來換取蜀州大夏官員及家族的安全。 “善。”舒怡一直看着天空良久才咬牙說道:“准許蜀州大夏官員,蜀軍將領軍士及家族子弟,變賣家財離開。若願意留下,則歸化爲蜀國之民。誰許蜀王一脈子弟離境,可允許攜帶庫房物資,其他一切均不得損毀破壞。” 自從成爲蜀國總裁之後,她的心境發生了變化。自從圍困蜀城之後,她對夏武沐的恨意也在慢慢地消融。伏瑞寵她,但她也要替伏瑞考慮。 若行暴虐之事,必會影響伏瑞清名。她在得知常敬之進入蜀城宣旨,便已知道夏武沐的下場,心中也有了定計。她不僅惠及蜀中大夏官員,也允許蜀州將領軍士離開蜀州,並可帶走家族及財產。也對蜀王一脈網開一面。 “多謝舒總裁大恩。”常敬之也算是老儒生了,他也沒有想到舒怡會這麼好說話。自然從心中敬佩舒怡善舉纔行了大禮。 “來人。先領常大人去休息。”舒怡說道:“遣人去蜀城之中宣佈剛纔與常大人議定之事。另,厚葬蜀王夏武沐。一衆罪犯,盡數拖入水江之濱殺了,然後拋屍水江,以祭祀我父在天之靈!” “舒總裁厚德!”聽到舒怡對夏武沐的處置再向舒怡行了一禮,便大步隨着舒怡的侍衛離開。舒怡看着那些押解而來的人,便知道常敬之查得很仔細,沒有漏了一個人。 這也證明夏武沐是知情的,但對一個死人舒怡再也沒有恨意了。那些罪人大呼饒命,可舒怡沒有親手斬殺他們已是他們之幸了。以舒怡對他們的恨意,只怕會落得個屍骨無存。 隨後蜀王大軍開始放下武器,軍隊解散。蜀國大軍進入城中接管蜀王的一切,監督蜀王一脈子弟離境。 多數大夏官員及家族都留在了蜀州,絕大多數蜀王將領歸附蜀國。但仍然有些忠於大夏及蜀王的官員開始遷離。 舒怡在水寨中準備的艦船發揮出作用,還徵用了無數的商船來運送。水江上頓時船如穿梭,花了近一個月時間,才所這些離開的人禮送出境。 隨之離開的還有大量的財貨。這些東西對於凡人來說還有些用處,但舒怡並不稀罕中,一切如她應下那般任由這些人離去。 經過此事之後蜀國算是正式以強勢的姿態立於大夏的西部。夏武烈仍然採取老策略封舒怡爲蜀王,但仍然被舒怡所拒。然後又與大夏互設使館,接着與金牛國楚國明國互設使館。 蜀國內部的資源進行分配,除了按功勞分配了一些小靈脈和靈田給宗門之外,其他原屬於蜀王靈田靈脈全部劃歸蜀國國家所有。 多數劃歸軍中所有,靈脈作爲軍隊的駐軍之地,靈田由軍中後勤管理。以幾處主要靈脈建立了國家學院。 按蜀國宗門管理律法規定,宗門的優先選拔權僅限於鄉學和縣學,府學和國學則歸於國政。結業之後必須要效忠於國家,是禁止加入宗門的。 也就是說資質上佳的學子在縣學結束之後就要面臨人生的重大選擇。不管是國家還是宗門都不得強迫學子做出選擇,把權力留給了他們。 雖然宗門有優先選擇權,但卻也是有競爭的。資質上佳的弟子,以當前的現狀,多數會選擇真陽仙宗或爲國家效命。 不過其他小宗門,包括峨山派,也會去做通一些學子的思想工作,甚至會拿出大量的資源來吸引這些學子加入他們的宗門。但蜀國和真陽仙宗卻不會這麼做。 宗門律法也不禁止這種行爲,也算是一種平衡之策。而且舒怡還推行了一種手段,鄉學和縣學會進行一些比試大賽,由小宗門先挑選最優秀的學子,真陽仙宗排在了宗門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