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19章
這件事情也進展得很順利,畢竟大家也算是有經驗的人,而且人數比起之前,也多出了幾個來,效率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部落定居這裏,狩獵是一件長遠的事情,陷阱能多挖一些是一些,只有這樣,部落短時間內的食物缺口才能補上。
挖陷阱的地方是往舊址的方向,大概有十公里遠的路程。
居於先前被豹子夜襲的那件事,還有來路上的觀察,大夥兒都知道,那個方向的獵物並不少。
桑榆挖了兩天的陷阱就不挖了,她手長腿長是沒錯,可這腰才彎一會兒就受不了,於是把活丟給其他人幹,自己則帶着四丫在森林裏到處轉悠。
她眼下有一下須要儘快解決的事情,那就是找到鹽。
食物沒有鹽分,不單單是味道好不好這麼簡單。
人們每天都在勞動,在出汗,很多鹽分也隨着汗水流失,但只出不進,身體缺少這一類元素,當他們稍微幹一些重活就容易感到疲憊,打不起精神來。
但鹽一般在海邊纔有。
不遠處的河流是淡水河,一點鹽分都沒有。
桑榆只能把目光投向周邊的山體,看看有沒有可能找到鹽礦。
森林裏,很多動物都需要鹽分,特別是一些食草動物。
它們不能像食肉動物那樣,通過捕捉其他動物汲取新鮮血液獲得鹽分,那麼它們會通過什麼樣的方式獲取?
桑榆騎着四丫拍着它的腦袋道:“你們動物不是愛舔石頭嗎,你一塊一塊舔過去看看,哪塊是鹹的。”
四丫往上翻了個白眼,伴隨着哼哼兩聲,似乎在對她說:你看我像是喫得到鹽的熊嗎?
一人一熊連續轉了幾天,鹽礦還是沒找到,桑榆只得放棄。
聽慈說,想喫鹽,可以去集市交換。
但是鳥部落以前很窮,人多又喫不過,哪裏換得起鹽,就連首領幾年都沒能喫一次鹽。
既然找不到,就只能退一步採取第二個策略,去集市或者交易會交換吧。
但要去交換自己也得有東西才能去換,於是桑榆在尋找鹽礦無果後,又轉向平原中間橫穿而過的那條河。
據觀察,新地這邊,不只是河岸兩邊,幾乎整片新地的這些土都合適用來製陶制磚。
果不其然,桑榆沿着河岸邊上只走了一個來回,東挖西挖,所到之處,都是驚喜,越靠近河流土質越好。
太好了!
等把陶器製作出來,就可以拿去集市換鹽。
部落裏的鍋碗瓢盆也能得到解決。
想到自己來這裏這麼久,都沒有正兒八經地喝過一口開水,頓頓燒烤讓她覺得心裏肺裏都乾燥得不行。
桑榆立即讓手工隊的成員趕往河邊,搭建幾個草棚子,準備在這裏製陶。
對於如今的手工隊來說,搭草棚子還不是信手拈來,不到半天就把三個大草棚給搭好了。
那麼接下來就是建窯了。
之所以要建窯,是爲了進一步提高燒陶的成功率。
陶瓷的燒製需要經過上千度的溫度才能煉成,之所以有些陶燒的失敗,就是因爲沒有達到足夠高的溫度。
但是如果建造土窯,就能把溫度給控制在裏邊,再有木炭柴火的加持,土窯最高也能達到上千溫度,陶土裏面的礦物質在烈火的烤制之下發生化學反應,陶器也能受熱均勻,大大地提高了成功率。
角和巖二話不說,根據桑榆的要求,開始動工。
桑榆將這些毫無雜質的高嶺土,加上雜草和水進行攪拌做成黏土,讓這幾個人輪流上去踩,把泥巴踩了個通透。
再指揮着角和巖把這些黏土堆起來,搭成一個饅頭形狀的窯,裏面一次性可以放置四五十個胎胚。
當然,建窯的這個過程中,大部分由她親自上手做示範,巖和角兩個人打輔助。
很快,一箇中間空大,出口狹窄的饅頭窯就做成了,土窯兩邊還各開了一個小口子,方便把燃料塞進去。
桑榆讓聾去砍柴,背到窯邊做備用。
其他所有手工隊的人一起參加捏製陶器的胎胚。
因爲沒有自動旋轉盤,只能是徒手先捏着試試。
有些人手笨,捏出來的模具奇形怪狀,醜到了極致。
桑榆不得不絞盡腦汁做了幾個半自動的□□,一個轉一個捏,雖然費人,但做出來的胎胚在外觀上已經好看了許多。
可即便如此,還是有些人搞得歪歪扭扭的,不過也有做得好的,就是大雪三姐妹。
對此桑榆也不吝表揚,姐妹幾個被首領誇獎,臉上揚起靦腆的笑。
兩天下來手工隊的人一共捏了九十個奇形怪狀大小不一的胎胚,桑榆讓他們將這些胎胚放到新搭好的草棚裏陰乾,等乾透了才能燒製。
因爲如果胎胚沒有乾透就進行燒製,胎胚一遇到高溫,會即刻破裂。
一個星期過去,放置的這些胎胚也被陰乾了水分。
當天下午,桑榆就開始動手燒陶。
她將柴火塞到土窯裏,再將陰乾的胎胚一個接着一個從窯洞的側門放進去,每個胎胚中間又隔着一定的間隙,方便填充柴火燃料,這些細小的空間也能讓柴火充分燃燒,胎胚幾個面因此都能燒到燒透。
一切準備就緒,土窯正式開火,同時不斷地從窯頭和兩側的小口加入柴火燃料。
再從小口處觀察胎胚的變化,當看到胎胚的顏色從一開始的橘紅,慢慢地變成橘黃紅,最後看到陶釉發亮近乎透明,這時候就立即停火,將土窯所有的通風口全部堵住,一直燜到第二天天亮。
在這個過程當中,桑榆一邊操作一邊跟着身旁的風雪三姐妹解釋。
這些活兒總是要安排給其他人去做,自己精力有限,最大的任務和最高效的辦法是,就是把這些活兒教會擅長的人,右她們去做去升級去傳承。
從這段時間來的實驗,她發現風雪三姐妹對製陶有着很大的天賦,於是在操作的時候都帶上她們,事無鉅細地交代。
三姐妹自從先前被前首領趕到後山自生自滅後,日子過得十分艱難,如今能回來,每天都能喫得飽,更不想離去。
如今新首領願意教她們製陶,加上興趣使然,幾人格外珍惜這樣的機會。
桑榆說的,她們全都認真記下來,不會的也及時發問。
對於她們這樣的態度,桑榆十分喜歡,更是知無不言。
燒陶的當晚,桑榆心中沒底,停火之後不願回去睡覺。
三姐妹同樣掛心這窯的陶器,首領不走,她們也不走。
留下的還有一向沉默寡言的羽。
羽白天被安排一起去挖陷阱,晚上見到桑榆沒有回去睡覺,就摸着黑也跟着來到了河邊。
桑榆如今已經習慣了這個小傢伙默默的陪伴,沒將她趕走,安心地忙活着自己事情。
她讓大雪在土窯旁邊生起另外一堆火,把先前燒窯時還剩下的一些胎胚放到火堆裏烤,這些都是沒捏好的殘次品。
陶器的出現,其實就是古人無意中將黏土丟在火堆後得到的啓發,早期的人們哪裏會建窯,都是直接將捏好的胎胚丟入火種直接成型的。
桑榆瞭解這些歷史,因此也想試一試。
此時已是深秋,天氣漸漸涼起來,五人圍着土窯,旁邊的火堆也發出陣陣熱意。
桑榆心裏想着事,一時候沒留意另外幾人。
四下一片漆黑,只有眼前的火堆還燃着紅色的火焰。
耳邊有鼾聲傳來,三姐妹一個靠着一個,躺在地上沉沉睡去。
而手邊一頓一頓的動靜吸引了桑榆的目光,她轉過頭,發現有個小姑娘腦袋一點一點的,感覺隨時都能倒下去。
可似乎是爲了要陪着自己,還一直強忍着不睡。
桑榆就着火光看了看手錶,已經是深夜一點鐘,也難爲這個早睡早起的小傢伙。
桑榆心一軟,將她的腦袋跟攬入懷中,準備就草棚裏的一堆火睡個短覺。
誰知小姑娘忽然間被驚到,擡起頭一個健步起身,迅速做出攻擊的姿勢。
桑榆見狀心中一酸,這些小孩子睡夢中都是這樣的一種狀態,沒有安全感,防禦性太強。
都是身邊環境所造就的。
羽這時候也弄清了情況,見到桑榆衝她招手,原本強打着的精神被她這麼一撫,又瞬間耷拉了下來。
小姑娘放任着自己的睡眼朦朧,朝她走來,兩腿軟下來,挨着她躺了下來。
桑榆心中憐惜不已,伸手摸了摸她的頭柔聲道:“沒事,夜深了,挨着我睡一會兒。”
羽輕輕呼吸着,在她懷裏尋了個舒服的位置,很快就進入夢鄉。
等桑榆醒來的時候,已經是早上九點鐘。
她忍不住感慨自己的睡眠要求又一次刷新下限。
看着身邊八雙亮晶晶的眼睛,桑榆這纔想起正事。
她趕緊從地上爬起來,拍了拍身上的草屑。
笑眯眯地道:“開窯——”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