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聶慎兒的互換人生7
“你們都是劉氏族人,有朕的長輩,有朕的兄弟,你們有自己的封地和百姓,一個個厲害極了。”聶慎兒指向身後的椅子,“這個位置,你們還有誰想坐,都給朕站出來。”
聶慎兒帶頭立新政,大家就算從前瞭解的不多,如今看到了長安的繁華,也該明白皇帝已今非昔比。
況且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一家老小的性命還在皇上和太后手裏握着呢。
衆人皆低頭稱不敢。就連刺頭劉濞也沒敢多說話。
聶慎兒冷笑一聲,“最好是不敢,別現在說不敢,回頭就私下養兵,意圖謀反。這回是抓住一個劉恆,下回還指不定抓到誰呢。”
聶慎兒緩了口氣,“楚王,您是朕的長輩,您來說說如何處置罪人劉恆。”
楚王沉沉的嘆息一聲,道是下旨斥責,命其立刻前來,若其冥頑不靈,再發兵攻打。
淮南王是個暴脾氣的,又被呂太后教養過,自然向着聶慎兒,“還斥責什麼,直接抓起來,讓父皇去斥責他吧。”
聶慎兒連連冷笑,“若一道斥責就可以讓他迷途知返,他也沒那個本事私下養兵,又枉顧聖旨不肯前來。百姓剛過上幾天好日子,只因他一人之私,引發戰亂,勞民傷財,此乃天下的罪人,萬不可姑息。”
她從驃騎將軍中挑選一人爲大將軍,命其立即整軍,三日後出兵代國。
“今日起,廢除劉恆代王之位,貶爲庶人。”聶慎兒看向楚王,“到時先由您前去勸說罪人劉恆投降,若他冥頑不靈,不必留情,直接攻打。”
朝會後,皇帝即將出兵攻打代國一事在前朝後宮傳揚開來,劉盈得知後,也顧不得還沒養好的屁股,跑去了宣室殿。
其他宮人瞧着他面色有異,忙將他按住以免傷了皇帝。
劉盈被宮人架住,還不忘往聶慎兒的方向供,“代王可是你的親弟弟,他的嫡子早幺,難道這也是錯嗎?”
他已經失去了如意弟弟,不能再失去一個弟弟了。
聶慎兒抄起支筆朝他砸過去,“你算什麼東西,也配質問朕?他的這點把戲也就能騙你這個蠢貨,代國的山裏全是他私下養的兵,非要他兵臨城下你才能看清嗎?”
劉盈蠕動着嘴,滿臉的委屈與不忍,“他才十五歲啊,他怎麼能有這麼大本事。”
聶慎兒仔細一算,劉盈是十六歲登基,二十二歲退位,她當了一年皇帝所以今年二十三,而劉恆又比他小八歲。
尼瑪,人家十五歲都三婚了,二十一世紀三十五的還有一羣單身狗呢,這上哪說理去。
她氣的一拍桌子,“小小年紀就能起反心,長大了還得了。還有你,膽大包天替反賊說話,也不必在朕身邊待着了,就去……去沈良人宮裏待着吧。”
劉盈還沒被帶到瓊華宮,宮裏頭關於他替反賊求情,不敬聖上的流言就傳開了。
半臥在美人榻上的沈良人聽後坐起,“大軍出征在即,替逆賊求情,卻只是被趕出宣室殿,這個聶慎兒是給陛下灌了什麼迷魂湯?”
一個月前陛下還因爲聶慎兒罰她禁足,明知她不滿於聶慎兒,爲何非得將聶慎兒送她宮裏。
她悟了,大約是陛下心有不忍,想借她的手懲罰聶慎兒。
此時宮人來傳聶慎兒已經被帶到瓊華宮,沈良人宣了人進來,就見到劉盈那哭紅了的眼眶。
她氣的一拍桌子,“都到了瓊華宮還在這做勾欄模樣,是覺得我會像皇上一樣被你迷惑嗎?當我不知你爲何犯錯,不就是想讓皇上看看你有多善良,多白蓮,想讓皇上高看你一眼,好攀附權貴,哼,自作聰明。”
劉盈擡起頭,委屈的看着自己曾經寵愛過的女人,他怎麼會攀附權貴,勾引皇上呢?
沈良人看着劉盈又做出這副白蓮樣,更是氣的咬牙,“以後慎兒在瓊華宮只配做最累最髒的活,不許給她好喫的,好衣服穿,瓊華宮裏誰都可以打罵慎兒,只是有一點,不能傷了臉。”
說罷,沈良人將滿臉震驚的劉盈趕了出去。
如果說從前刷恭桶只是辛苦,難聞,受累。那到了瓊華宮他是處處被人針對,明明恭桶可以送別的地方刷,現在一股腦的都丟給了她。
他每日都有幹不完的活,挨不完的打,從前他是乾的慢就要捱打,如今誰路過看他不順眼就要踹一腳。
他在後宮二十多年,居然還能體驗一把後宮霸凌。
一天晚上,他提前洗好了衣裳,剛想着回屋休息,就被掌事宮女叫去了正殿。
直覺告訴他沈良人找他肯定沒什麼好事,果不其然,沈良人讓他伺候洗腳。
他屈辱的蹲下身子,回想着從前當皇上時被圍着伺候的場面,是那樣的悠閒愜意,即便母后對他有許多不滿,可那也是他的母后,只會責罰他身邊的人,不會責罰他。
即便他不上朝,不見大臣,只知喫喝玩樂寵幸妃嬪,母后罵他幾句後,也會替他在前朝撐着。
爲什麼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呢?
“本宮的足美麼?”沈良人看他洗個腳都能雙眼通紅,覺着委屈,又開始氣不順,“你呀,這輩子只配伺候本宮的足。”
劉盈心說不是的,他本來該是皇上的,爲了自由才變成今天這個樣子。
沈良人從前只是心直口快了些,怎麼如今變得如此惡毒,他當年怎麼沒發現呢?
待他給沈良人擦乾了腳後,沈良人挑起他的下巴,仔細端詳着,隨後皺了皺眉,“是有幾分姿色,可也不該讓皇上如此心心念唸啊,定是你蓄意勾引。”
沈良人掄起胳膊打在劉盈的臉上,又讓人拿了水來淨手,似乎觸摸了什麼噁心的東西。
她擦乾了手,“我要去眠一眠,就由慎兒掌燈吧。”
還沒等劉盈弄明白這個眠一眠是什麼意思,手中就被塞進了一個燭臺,被掌事宮女帶到一旁跪下高舉燭臺。
劉盈眼中蓄滿了淚,衆人一散便委屈的哭了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