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3章 甄嬛傳+孝莊祕史10
用現代人的一句話來說,當遇到問題時,能者會先道歉,並且將錯誤攬在自身,隨後開始反思這件事因爲什麼會出現問題,這就是一種極優秀品德的表現。
重點不是誰對誰錯,而是如何在錯誤的前提下把這件事給扭轉局勢,然後解決它。
可有些時候,當你做出了這樣的行爲後,對方就會大張旗鼓的說‘就是你的錯。’或者是‘本來就是因爲你纔出了錯。’
等等這樣的推卸責任的言論。
這樣人,就是典型的認知極低的表現。
面對這樣的情況,作爲能爲者,寶兒要如何解決呢?最多就是轉身離開,連爭論的心思都不會有。
因爲量級不對等。
待到下次出手的時候,那就是一招把對方壓下去。
所謂,小人畏威不畏德,便是如此。
當然,寶兒自己也知道,能在努爾哈赤王帳下長起來的彪悍的兒孫們,不可能是這般沒有眼界認知的人,可也因爲有了眼界跟認知後,再加上彪悍的風格,那就更難搞了!
就像她阿瑪一樣,這輩子她阿瑪是皇太極,穿越成了自家老祖宗。
那都不待差一點邊的。
而皇太極的童年是在費阿拉城度過的。
費阿拉是努爾哈赤建造的第一座都城,皇太極七歲上就已經開始掌管努爾哈赤根基的內政了。就寶兒的琢磨中,當年在紫禁城內能幼年接手皇城內務的,只有廢太子一人。
要說這是個什麼樣的城呢?
《清太祖高皇帝實錄》記載:“丁亥春(就是1587年),正月庚寅朔(初一日)。上於碩裏口虎攔哈達東南,加哈河兩界中之平岡,築城三層,並建宮室。夏六月己未朔壬午(就是二十四日),上始定國政,禁悖亂,戟盜賊,法制以立。”
《清史稿·太祖本紀》記載:“丁亥(爲1587年)春正月,城虎闌哈達南岡,始建宮室,佈教令於部中。禁暴亂,戢盜竊,立法制。”
綜合以上三條史料,對費阿拉城可以有一個基本的概括。
“虎攔哈達”是滿語。
“虎攔”,即“呼蘭”。“呼蘭”的意思是“煙囪”,“哈達”的意思是“山峯”,“呼蘭哈達”是“煙囪山”之意。
就是說啊,在煙囪山下,有一個平坦的山岡,其東南方向映帶兩條河流,一是夾哈河,一是首裏河。
在這個山岡上建造了費阿拉城。
其城東西南三面爲崖壁,僅西北一面向外開展。
如果這段描寫,感覺還不夠直觀,那朝鮮人南部主簿申忠一作爲使臣,有過更詳細的記載。
此人於萬曆二十三年(也就是1595年)到達費阿拉城,並住了一段時間。
他是萬曆二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由朝鮮出發,自滿浦渡鴨綠江,沿今天的渾江支流新開河、富爾江到達費阿拉城的。
翌年正月初五,由原路回國。他在費阿拉境內外一共停留十五天。
回國後,他根據見聞,撰寫了一本旅行記《建州紀程圖記》。
這是一部帶有情報性質的圖記。
全書畫有九幅圖,圖上均有仔細的標記,同時每幅圖均有詳細的說明。
這部圖記成爲了解努爾哈赤費阿拉時期社會情況的唯一的第一手歷史資料,彌足珍貴。
【有興趣寶貝們可以去看一下啊,這本書本是明時期最典型的間諜情報著書模式。】
根據記載上來看,費阿拉城是具有一定規模的宮城。
山城分爲內城和外城。
努爾哈赤一家住在內城,生活優裕,食物充足,用品充沛,喫穿不愁。
而幼年時的皇太極就跟隨父兄出外漁獵。漁獵是女真人謀生的必要手段。
即使比較注重農業生產的建州女真,也把漁獵作爲重要的生活來源,因此,女真人男女都擅長。
在這個氛圍長大的皇太極,自然鍛煉出了一手騎馬射箭的好本領。
當然,這是幼年時期的皇太極,寶兒很清楚的瞭解到,她阿瑪是在十四歲時過來的。
所以,騎射這個,還能不能達到歷史上皇太極的那個高度,真有待商榷。
不是寶兒看不起自家阿瑪啊,主要是她太擔心現在的征戰騎射過於爆裂了,她阿瑪承受不了。
幸而,她跟她阿瑪年紀相差不算多,也就十幾歲。
再過了幾年,她滿七歲了,她就能代替她阿瑪出戰了!自家阿瑪還是穩坐中軍帳讓她更安心。
感謝(´ω`)十里畫沙寶貝(๑˙˙๑)開通的大年會!加更八送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