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0章 甄嬛傳+孝莊祕史27
褚英出生時,努爾哈赤才21歲。
而努爾哈赤起兵時,褚英只有4歲。
由於母親早逝,年幼的褚英便一路跟隨父親奔波於刀光劍影之下。
努爾哈赤起兵之初,首先面對的是一些族人的對抗和暗殺。
有刺客來襲,努爾哈赤就把長子褚英、次子代善和女兒東果格格藏進板櫃底下。
褚英跟隨父親在格殺征戰、險象環生的境況中長大,刀光劍影、血雨腥風,造就了他性格上的勇敢和躁烈。
建州沒有立嫡以長的傳統,諸弟們不滿於褚英當嗣子、主國政的地位。但他們如果直接上告對長兄的不滿,似有爭嗣之嫌,於是決計同“五大臣”聯合,傾軋褚英。
“五大臣”早年便追隨努爾哈赤,威望高,權勢重,歷戰陣,建殊勳,攻克圖倫城時褚英尚在襁褓之中。
五大臣也不滿於褚英專軍機、裁政事的地位,力求同“四貝勒”結合,共同扳倒褚英。
從褚英方面來說,他對“五大臣”這樣建州的“柱石”和“元勳”,缺乏謙恭的態度;對諸弟又沒有籠絡的智術,而是想趁父汗努爾哈赤在世時,逐漸削奪他們的財富和權力,以便鞏固自己的儲位。
這樣的做法使“四貝勒”與“五大臣”人人自危,更促進了他們的聯合。
於是,褚英陷於孤立。
這一點上,寶兒絕對算是汗王子孫做的最優秀的。
爲了維護她阿瑪的利益,寶兒可謂把這麼多年訓練出來的心眼子都用上了。
五大臣牛逼是吧?你再牛逼你還能有我會捧啊?
四大貝勒彪悍是吧?你再彪悍也架不住我三寸不爛之舌。
寶兒堪稱,上馬揮最瘋的刀,征戰時兇悍的令人側目心寒。下馬做最懂禮的晚輩,各家長輩的功績,姻親之間的關係擺弄的明明白白的。
對總是撩撥自己的二貝勒阿敏,她也能忍下來,咬着牙不再任何公開時刻表現對其不敬。
甚至對待代善,寶兒都格外親近,因爲她第一次上戰馬時,是代善抱着她上去的。
不是四爺這個阿瑪,寶兒當時看的方向是代善,甚至很沒出息的張開手,理所當然的喊着要最勇武的伯父抱她。其結果呢?
看看阿敏撩撥寶兒的時候,代善的態度不就明白了嗎。
代善連他自己兒子都不親近,唯獨寶兒能得到他一二看護。
要知道,在滿人宗室可不是看誰是誰兒子啊,男性羣體內,大家都一個姓的。
看待親兒子,跟親侄子,親弟弟,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現代說“要個孩子”,可能就是單純的自己生一個。
但是在遊牧民族人心裏,“要個孩子”可能就真的是從血親兄弟家要一個,或者說,在摯友家要個孩子。
這個不是新奇事啊!
有些好兄弟,甚至還會相互換孩子養,這是一種親近的表示!在寶兒心裏,她真的很怕被哪個伯父惦記了,然後把她“要”走。
因爲了解了這個環境狀態,寶兒突然明白了,爲啥歷史上雍正皇帝要因爲大師算命,發現年羹堯的八字裏有父親克兒子的災禍,就是“刑剋長子”。
結果歷史上的雍正想到的化解的辦法是…...將年熙過繼給隆科多爲兒子!
由於年羹堯身處西北邊疆,歷史上雍正皇帝事先沒有徵求年羹堯的意見,也沒有與年羹堯的父親商量,直接發了一道上諭,就把這件事情給辦了。
事後,歷史上的雍正皇帝在年羹堯的奏摺上批了很長一段文字,告訴了他這件事情:“朕已諭將年熙過繼與舅舅隆科多作子矣。”
當時覺得歷史上的雍正皇帝是不是有啥大病啊?那是人家親兒子啊,你說過繼就給過繼了?人家當爹當爺爺的啥也不知道,長子說給人就給了?
挪到現在看呢?
這是歷史上雍正皇帝有問題嗎?
這特麼就是表示親近的一種正常操作啊!
寶兒是越扒拉拉祖宗的基操,內心越崩潰啊。
再說褚英之事,當時,雙方矛盾的逐漸明朗化和日漸激化,迫使努汗王爾哈赤不得不在長子褚英和“四貝勒”、“五大臣”之間作一個抉擇。
汗王努爾哈赤反覆權衡,最終決定疏遠褚英。
爾後兩次進攻烏拉,汗王努爾哈赤都沒有派褚英出征,而讓他在家留守。
褚英非但沒有從中汲取教訓,反躬自省,暗自韜晦。相反“褚英意不自得,焚表告天自訴”,於是獲“咀呪”之罪。
感謝(´ω`)九卿寶貝(๑˙˙๑)開通的三個月會員!加更五送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