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2章 甄嬛傳+孝莊祕史69
第二股力量是皇太極派。
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子,是四大貝勒中的四貝勒,四大貝勒的封賜上仍舊延續的年齡的排序。
四爺這位四貝勒,是真的喫虧在了年齡小於兄弟。
可其實力上,只有大貝勒代善能與之抗衡,這還是是代善子孫衆多的情況下形成的對比。
而四爺膝下呢?就兒子來說,目前,他只有寶兒一個獨苗苗。
歷史上本來出現的同母的弟弟,竟然沒有出生!
滿語貝勒可譯爲王,因此歷史記載,也稱四大貝勒爲四大王,即大王、二王、三王、四王。
四爺早早的便從努爾哈赤手中接過正黃旗旗主之位,這是兩次政變後,四爺堅定的選擇,讓努爾哈赤最放心的兒子。
寶兒的鑲黃旗旗主之位,是四爺精心謀劃出來的。
同樣也是寶兒這個兒子太爭氣了,異軍突起,硬生生的憑藉自己殺入了王帳內。
在寶兒領了鑲黃旗後,更是奠定了努爾哈赤身側第一孫的地位。
在父子二人堅定的立場下,努爾哈赤即便把是手中的兩黃旗給了出去,可仍舊沒有任何威脅自身的感覺,甚至看着逐漸強大的兩黃旗,欣慰異常。
滿人觀念裏,能如此信任成年子孫的情況那是不多的。
這也讓老汗王努爾哈赤對四爺跟寶兒的期待更多了,甚至對這個兒子孫子格外關注。
同樣的,因爲愛之甚深,所以要求也愈嚴。
努爾哈赤對四爺的些許缺點也絕不放過。
有些時候,四爺對來探視他的哥哥不去禮送,而他哥哥的孩子卻很禮貌地禮送他。
這樣的事讓努爾哈赤知道了,他批評四爺道:“這樣行事,是賢明的表現嗎?”
像如此細小的毛病努爾哈赤也要予以糾正。
顯然,努爾哈赤是把四爺作爲未來的繼承人而加以嚴格要求的。
在父親的嚴格管教下,四爺也確實展現明君之貌。
而你要細細想來,如何應對帝王心思,那不管是四爺還是寶兒都太懂了。
這些小細節上的瑕疵,恰恰好的成爲了能領汗王教導的根本。等到了寶兒入王帳時,汗王甚至決定讓寶兒一個身背行軍作戰圖,並且挾制軍中糧草分發,行軍時更是可以隨帳歇息。
一邊是行軍路線,需要極其嚴密的監管,另一邊是整支征戰部隊的命脈,竟然只交由一個九歲的孩子手中。
關鍵是,不管努爾哈赤佈下任何命令,寶兒都力求完美的完成了。
當兒子跟當孫子那是不一樣的…
因爲寶兒這個孫子太爭氣,導致了整個四大貝勒的地位在努爾哈赤心中產生了傾斜之向。
一位擁有帝王謀略的軍事家,政治家,他斷不可能不看後續子嗣上的教導發展。
寶兒,就是四爺穩在王帳內,爲自家阿瑪搖旗吶喊的最兇的一人。
出王帳便能跨馬征戰,入王帳也能安於汗王身側分管內務。四爺跟寶兒交接內務上,完美的毫無瑕疵。
這也讓努爾哈赤省心不少。
內外兼優下,怎麼看,四爺跟寶兒父子倆都是最得人心的。
第三股力量是阿濟格派。
這一派主要是十七歲的阿濟格、十五歲的多爾袞和十三歲的多鐸三貝勒兄弟。
他們的母親是大妃烏拉納喇氏阿巴亥,是努爾哈赤的寵妃,就是努爾哈赤臨死前陪伴在身邊的唯一的妃子。
阿巴亥死前才三十六歲,正當盛年。
子以母貴,努爾哈赤在世時,即把正白、鑲白二旗交給多爾袞、多鐸率領,同時作爲三人的長兄的阿濟格,早已領了鑲紅旗。
此三人成爲權勢煊赫的旗主貝勒。
【卿卿之前寫步步驚心的時候提到過一句,滿人甚是忌憚三人成“衆”的根由,就是從這一刻開始的。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往前翻翻。】
可此時多爾袞跟多鐸他們畢竟年幼,仍是不諳世事的少年,只有阿濟格步入青年。
這一派因爲努爾哈赤生前的關注,獲得了特別的恩寵,取得了特殊的地位。
因此,他們也有可能成爲繼承人。
但是,阿巴亥意外殉夫而死。
由此,這一派受到嚴重的打擊,失去了主心骨,丟掉了戰鬥力。
現在只能任人宰割,聽人擺佈。
且平心而論,論實力、論資歷、論軍功,他們都不如前兩派。
甚至,八旗內對於這樣的靠着母親的身體獲得的權勢的奶孩子,很是不屑一顧,這也就是爲何,兩白旗此時在八旗中的聲望極其不好的原因。感謝(´ω`)728寶貝(๑˙˙๑)開通的大年會!加更三送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