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歡樂頌+流金歲月:袁媛136(會員加更)
王安的劇組是年後才進組,樊勝美和袁媛本想着要請王安和包言喫個飯,但被兩人拒絕了,兩人今晚還要加班改劇本呢,着實沒那個時間。
袁媛走時帶着劇本,但按照王安的說法,這個劇本還只是初期的,後頭還要改,王安向來是個改劇本狂魔,經常拍着拍着就劇本就改了。
與王安和包言告別後,袁媛回到別墅,譚寶兒在京城有別墅,來京城自然不用住酒店,而是住在譚寶兒的別墅裏,她迫不及待拿出劇本看了起來。
故事發生在民國時期的宿城,此時國家正值戰亂,外憂內患,烽火連天。袁媛飾演的女主阮秋本是戲班子的小丫鬟,因着戰亂,當家花旦出走,老班主重病,戲班子生存艱難,爲了養活戲班子,也爲了給老班主治病,老班主的親女兒把自己賣給了常來聽戲的柳老爺,得了一筆錢,戲班子才得以存活,但老班主卻沒能救回來。
老班主故去後,戲班子就剩一堆老弱病殘,上不得檯面,也沒人再肯去看戲,老班主的女兒心裏放不下戲班子,好在她進柳府後,因爲容貌姣好,頗爲得寵,柳家是地頭蛇,不缺錢財,因此,她便央求柳老爺在府裏頭養些小丫頭方便聽戲。
柳老爺寵她,況且養個戲班子的花費對柳府來說也算不得什麼,因此也就應下了,戲班子的人也得以存活,統統進了柳府,阮秋便是其中一員。
阮秋一開始不叫這個名字,只得了個黑丫頭的諢名,這個名字是柳府的二小姐柳容音所取的,因着老班主姓阮,又聽阮秋說她是秋天時被好心的老班主救下的,便取了這麼個名兒。
柳容音是正頭大太太所生,大太太家也是當地名門,因此柳容音雖只是個女兒,但在柳府頗有些地位。
時下風俗,對女子的要求甚是苛刻,柳容音自小裹着小腳,住在繡樓上,腳不沾地。繡樓有兩層,柳容音住在第二層,她平日裏連閨房都不能出,喫穿俱是丫鬟送上去,她想下繡樓還得柳老爺批准。
柳容音容貌美麗,又飽讀詩書,是宿城有名的大家閨秀,但這一切都是表象,真正的柳容音有着一顆並不算安分的心,她嚮往着繡樓外的世界,也向往着能同男兒一樣保家衛國。
阮秋進入柳府時,年紀尚小,但爲人機靈,因此被撥給了柳容音。柳容音對這個外頭來又會說各種新奇事兒的小丫鬟很感興趣,她給阮秋取了名字,又教阮秋識字,待阮秋極好。
這一段時間,可以說是阮秋最快樂的日子。時間一天天過去,先是老班主的女兒去世,她的去世並不光彩,她被來柳家做客的鬼子看上,柳老爺不顧她的反對,將她送給了那個鬼子,雖是女子,卻也自傲,因此她找了機會自盡了。
她的死讓柳老爺開罪了鬼子,還賠了好大一筆錢,因此府裏的戲班子也被遷怒,遣散得一乾二淨,柳容音佩服她也於心不忍,偷偷給了衆人一筆安家費,倒是阮秋因着柳容音的懇求,加之阮秋也長開了,容貌分外美麗,因此被別有用心地柳老爺留了下來。
戲班子被遣散後,阮秋對柳容音的感激更深了,她謝謝柳容音出錢讓大傢伙有了個活命的機會,也感激柳容音包下自己,但是柳容音的日子卻開始不好過了起來,因爲她的未婚夫回來了。
柳容音的未婚夫也是城裏門當戶對的大少爺,名爲楊朔,留洋回來的他喜歡新式獨立有文化的女性,他看不上封建落後的小腳女人,一直揚言要退婚,柳容音因此被不少人嗤笑。而且在這些年中,柳府也逐漸敗落,老少爺們都不幹正事,染上了大煙,柳家一年不如一年,而聯姻的楊家卻蒸蒸日上,因此柳老爺對柳容音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扒拉上楊家這棵大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