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6章 知否知否+包青天:林噙霜95(會員加更)
能夠回家喫飯,展若竹覺得自己的快樂又回來了,雖然宮中功課繁多,但對於她來說並不是難事,只可憐了一起學習的趙昊,學得都要禿了,每天只能找展若竹求救。
在如此高壓的學習環境中,趙昊認清了一個事實,他就是個庸才,比不了比不了。
認清自我的趙昊很快就開始擺,他如今才八歲,前頭有母親榮飛鸞頂着,等他長大了還能靠展若竹,等他老了,估計孩子就生出來了,就能把皇位交給孩子了。
趙昊清楚的知道,外行人不要隨便指點他人,他的確想做個仁君,也想做個明君,但是他沒有那個能力,那麼便只能依靠有能力之人,他的母親與他的妻子都是有能力之人。
男人靠女人,不丟臉
在榮飛鸞的可以教導下,趙昊極爲有自知之明,擺得理所當然,擺得理直氣壯。
趙禎死前,生怕曹皇后會成爲劉娥,直接帶走了她,又託孤給了包拯歐陽修等人,請兩人輔佐榮飛鸞,如今是榮飛鸞在掌權。
一直本分示人的榮飛鸞在趙禎走的第一年,依舊是柔弱的癡情人,整個大宋的人都知道這位大娘娘對先帝用情至深。
直到第二年,榮飛鸞摸清了朝中派系,露出了她的爪牙。
她當文武百官的面,割發發誓,絕不做那武皇,待趙昊長成,她便還政於趙昊,而後榮飛鸞就來了個大的,她着急以王安石等人爲首的官員,開始了變法。榮飛鸞的變法,果然遭受了百官的強烈反對,經歷過慶曆新政後,原先的改革派變成了保守派,他們害怕變法不成,使得大宋更加危機。
榮飛鸞的癡情人設立得很好,作爲被趙禎託孤的大臣之一,歐陽修苦口婆心地勸道。
歐陽修:"大娘娘何必如此,如今變法倘若失敗,只怕會招來罵名,大娘娘難道想百年之後,頂着一身罵名去見先帝嗎?
年過三十的榮飛鸞,抹着眼淚,身上卻沒有了以往的柔弱之姿,有的只是堅定。
榮飛鸞:"如今大宋危如累卵,三冗之弊越演越烈,已到了不改將亡之時!
榮飛鸞:"先帝待我滿腔深情,先帝自至逝世前依舊憂心大宋江山,他將江山與官家託付於我,我萬不可辜負先帝期望。
言罷,榮飛鸞直視着歐陽修,語氣堅定地繼續說道。榮飛鸞:"滿身罵名又如何,我只願能爲昊兒留下一個欣欣向榮的大宋!
榮飛鸞改革之心堅決,不過在歐陽修等人的輪番勸導之下,她將全國推行的政令,改成了現在洛陽試行,這讓百官欣慰了不少,覺得榮飛鸞還是聽的進去勸的。
殊不知榮飛鸞最開始的想法就是定點試行,之所以鬧着要全國推行變法,就是等着這些人調和。掀屋頂開窗之論,古今通用。
因着只是在洛陽試行,百官認爲榮飛鸞聽進勸退後了一大步,在榮飛鸞任林若玉爲農官前往洛陽推行糧種時,倒也沒有過多勸阻。
一來,農官本就不是什麼大官職,而榮飛鸞既已退步,他們應允了也無妨。二來林若玉肖似其母,於農事一道成就非凡,在民間也頗有聲望,她當農官去推行新糧種不涉朝政,算是物盡其用,不值得拂了榮飛鸞的面子。
就這樣,林若玉成了大宋的第一位女官,雖然只是農官,但的確有里程碑一般的意義,這時候誰都沒有意識到,小小的農官將是大宋女子爲官的號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