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2章 少年歌行:蕭語57(會員加更)_1781
與兩個尚且還對明德帝有濾鏡的兄長不同,蕭語早就看透了明德帝,因此也是最能把握明德帝的心思。
正如她所料想的那般一樣,明德帝對趙玉真很是忌憚,甚至思考過要不要派人趁着趙玉真反噬重傷他,令他最後不能成功入神遊。
只不過,這樣做的風險太大,一旦失敗將是不死不休,明德帝不向承受一個神遊境高手的怒火,只能選擇暫且壓下這種想法,同時他也越發重視起了蕭語。
能對付神遊的,只有另一個神遊高手,蕭語年僅十五歲就已是半步神遊,踏入神遊境,指日可待!
在明德帝看來,蕭語雖不是自己的親女兒,可他總比易文君和李長生來得強吧,好歹將蕭語撫養長大,最重要的是,蕭語是女兒身,威脅不到他的皇位,又素來醉心佛道學說,對於蕭語,明德帝很是放心。
蕭語也知道明德帝的心思,她只想說,父皇,放心得有點早啦。
明德帝:"語兒!
明德帝看見蕭語的那一刻,未等蕭語行禮,便迫不及待地走下皇座,他嘴脣顫抖,眼眶溼潤,十足的擔憂女兒遠行的老父親形象。
明德帝:"瘦了,也憔悴了。
明德帝開演,蕭語自然也不能落後,兩行清淚順着臉頰落了下來,哽咽道。
蕭語:"父皇還是一如既往龍馬精神,能爲父皇分憂,語兒不苦。只是在外,難免會想念父皇,想念兄長們。
蕭語的眼裏滿是孺慕之情,將一個崇拜思念父親的女兒演繹地生動形象,就連明德帝這種老狐狸也沒能看出來她是在演戲。
兩人一番父女情深表演結束後,明德帝又問起南疆之事,關心蕭語是假,想要從這個“忠心耿耿”的女兒口中得知南疆軍中之事以免他人有心瞞報是真。
蕭語的眼睛更紅了,一副悲天憫人的模樣。
蕭語:"父皇,南疆的百姓苦啊,常年受到南決的掠奪,又因爲打仗,流離失所,食不果腹,女兒見着我北離的百姓過得如此艱辛,想着在皇宮裏的錦衣玉食的生活,就覺得羞愧,我這個公主當得可真不稱職…
同樣錦衣玉食的明德帝:emmm…
突然有種被內涵到的感覺。
當然,明德帝不認爲蕭語是在內涵自己,他只覺得蕭語不愧是癡心佛道學說的女兒家,果真是心腸柔軟。
他並不知道,蕭語這是在埋大招呢。
蕭語一直記住李世民教導的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想要登上那個位置百姓的支持很重要!蕭語想爲自己在民間累積名聲,悲天憫人是個再好用不過的藉口,只不過如今的明德帝並不知曉罷了,還以爲她就是單純的好心腸。
明德帝:"你身爲北離公主,能夠如此關心百姓,爲父爲你感到驕傲。
蕭語靦腆一笑,奉承道。
蕭語:"都是父皇言傳身教的好。
大殿中,父女兩個都懷揣着八百個心眼子,各有各的打算,偏偏還能做到父慈子孝其樂融融,也是難得。
——————————————————————————————————分割線————————————————————————
寫這一章的時候,我突然發現,蕭瑟的確很不適合當皇帝,我們看到了他的少年意氣風發,他穿着千金裘,在千金臺一擲千金,他的馬是最好的馬,他的山莊是最昂貴最好的山莊,金銀財寶無數,哪怕落魄了,依舊穿着昂貴的裘衣。
看的時候覺得是驕傲明媚的少年,很爽。可對比一下,一個合格的帝王,這樣的奢侈享樂是不可取的,對比同年齡的那些有名的帝王譬如李二鳳,那就真的比不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