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2章 追風者:林芷24(會員加更)
愛看《晶報》的人不少,三教九流皆有,作爲三日刊,晶報每三日發行一次,往往一開售,報童手裏的《晶報》就會銷售一空。
《晶報》並不貴,但對於底層的人們來說,花錢買一份不能喫的報紙太過奢侈,想聽故事的他們會選擇去那些小茶鋪,幾人湊錢花錢點上一份茶水,又能解渴歇腳,又能聽到店家讀報。
這一期《晶報》最重要的位置給了《新賣火柴的小女孩》,故而店家則是從《新賣火柴的小女孩》讀起。
“咋有個新字呢,難不成還有《舊賣火柴的小女孩》?”一個黃包車伕笑嘻嘻地掏了掏耳朵,聲音頗大,頓時引起了一羣人跟着笑了起來。
店家也不惱,暫且合上了報紙,笑着說道,“自然是有舊賣火柴的小女孩的,不過人家就叫《賣火柴的小女孩》,可沒有那個舊字,這是個洋人寫的故事,距離咱們現在快要有一百年啦。只不過洋人寫的是洋人的故事,這《新賣火柴的小女孩》寫的是咱們的故事。”
“我們對那些洋人的故事不感興趣,店家你還是講講咱們中國的小女孩吧,等講完了,我好聽《蝴蝶夢》哩。”
《蝴蝶夢》是晶報上的長篇小說,聽着比較奇幻,講的一個男子救了一隻蝴蝶後,進入蝴蝶夢境,與諸多蝴蝶幻化的美女卿卿我我的故事,香豔卻不下流,是如今《晶報》上最受歡迎的故事。
店家不疾不徐地展開報紙,開始讀起了《新賣火柴的小女孩》,他的聲音不算特別大,讀起來也沒有說書先生那般抑揚頓挫,就是一個大白嗓子。
但一衆人卻聽得很入神,《新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定位就是兒童故事,爲了照顧兒童的閱讀水平,在遣詞造句方面格外簡單直白,因此不止是兒童這些不識字文化程度基本等於沒有的底層百姓也能聽懂,這對他們格外友好。
再加上故事裏小女孩的處境讓他們太有代入感了,彷彿就看到身邊的女兒妹妹一般,在看到小女孩被凍得瑟瑟發抖時,他們露出了感同身受且憐憫的表情,而當小女兒滑動第一根火柴,看到殘酷的戰爭場景時,一衆人都討論了起來。
在這個兵荒馬亂的年代,戰爭真的太過常見了。
等小女孩回到1930年點燃第二根火柴去到1945年,看到大街上歡呼的場景時,衆人跟着小女孩一起高興了起來。
店家舉起報紙,向大家展示了插畫,插畫不如《小朋友》上的那麼精緻,被縮小了好些,畢竟《晶報》的版面有限,茶館中的衆人伸頭探腦地想看看十五年後戰爭結束的世界。
“這衣服一看這就很暖和,咱們老百姓哪裏能穿上這麼好的衣服哦。”
“戰爭都結束嘍,咱們勝利了,咋穿不上?!”
“你說,現在到處都還在打仗嘞,咱們真的能過上那樣的日子,穿上那麼暖和的衣服嗎?”
林芷在繪畫時,用了極大的功夫去刻畫那件棉衣的暖和,哪怕插畫被縮小了,但還是一下就吸引了衆人的目光。對於很多底層百姓來說,他們一輩子所求也就是喫飽穿暖,而現在穿暖的誘惑就擺在他們的面前,由不得他們忽視。
等小女孩帶着棉衣回到冬夜時,一衆人都不由露出了羨慕的表情,而故事在小女孩點燃第三根火柴,聽到液體火箭成功升空時戛然而止,這令一衆人意猶未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