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決賽(一) 作者:未知 秦風刻意相讓,但依舊是第一對結束的比試,晉級以後,秦風不住的在場外打量着比賽的一干選手。 總得來說他們各有能耐,但能夠威脅到他存在的,唯獨是那個與尉遲寶慶拼殺的少年! 少年運戟如飛,虎虎生風。 基本上是壓着尉遲寶慶在打,尉遲左支右絀,敗象已生,相比滿頭大汗淋漓的尉遲寶慶,那人氣定神閒,顯然,他一如秦風那般——在有意放水。 要不然,尉遲寶慶哪裏支持得這麼久? 秦風仔細瞧去,那人二十上下,古銅色的英俊臉龐棱角分明有如刀削斧砍一般。兩條橫眉下是高聳的鼻樑與深深陷下的眼眶,黑褐色的瞳孔中眼神閃動有如刀鋒。他身高接近兩米,寬肩窄腰長腿,沒有半寸多餘脂肪堅實賁起的肌肉、高挺筆直的鼻樑、渾圓的顴骨、國字形的臉龐,顯得異常威武,他的手中握着一把一支碩大無朋的銀色重戟,柄比一般的戟長出將近一半,碗口粗細。戟頭鋒刃足有四尺餘,看上去異常沉重,與傳說中的項羽用的方天畫戟一個模樣。 那重戟在他手中如若草芥,輕易至極。 那人一招一式,剛猛霸烈,有着極強的殺伐之氣,儼然就是極其高明的戰場武技,招式雖平平無奇,卻有開山裂石的聲勢。 尉遲寶慶的武器是一杆馬槊,其武藝承自家傳,走的亦是剛猛之烈。 兩人以剛制剛,看點十足。 但顯眼人都看得出來,尉遲寶慶離失敗已經不遠。 不說兩人能耐如何,單是將兩套武技作一對比,高下立判。 少年的戟法大開大闔、氣象森嚴,便似千軍萬馬奔馳而來,長槍大戟,黃沙千里。氣勢上猶如皇者降世,霸道卻高貴。 尉遲寶慶同樣是氣勢不凡,但是與戟法相比,多了一些草莽氣息。 “好一員少年猛將!此子乃是奪冠之種子。” 看臺上,李世民與一衆文武亦讓這一對給吸引住了。李世民作爲皇帝,閱人無數,那雙眼睛毒辣異常了。 “叔寶、敬德!” 李世民向兩位“門神”請教道:“此子如何?” 秦瓊沉吟道:“此子武藝超羣,也是目前最有機會獲得狀元之人,但騎術不佳是其短板,想必是貧寒人家子弟。”馬匹是戰略物資,隋唐對馬匹控制極嚴,普通百姓人家,根本沒有餵養戰馬的資格,而駑馬根本不足以訓練出精通騎術之士。 “寶慶遠非敵手,此子倒是挺會做人的。” 尉遲敬德年紀越大,性格越是死板惡劣,但是,對於少年向愛子放水,他心裏很是承情。 李世民突然來了興致:“你們都說一說,最終奪冠者會是誰呢?” “這五十八位少年英傑武藝超羣、各有所長,臣建議不管誰是冠軍,這五十八人都應該得到妥善安置,以作爲未來棟樑來培養。以免得出現青黃不接之窘境。” 李靖目光深遠,看出大唐軍隊存在着的問題。 時下的大唐名將濟濟,但是老一輩已經逐漸老去,如果現在不去儲備人才,將來絕對是一個無將可用的局面。 儘管,秦風已經展露頭角。 但是,泱泱大唐需要成千上萬個秦風,一個,實在太少太少了。 聽了李靖一席話,李世民深以爲然! “武藝超羣者,唯獨這小子與秦風賢侄二人,除卻他們,無人有那份能耐。” 尉遲敬德說完,接着又說道:“至於誰勝誰負,秦老哥最有資格推斷了。” 一下子,問題又拋向了秦瓊。 “半年前的風兒,斷然不是此子對手。” 秦瓊苦笑着說道:“只是生了一場大病,整個人就變了樣了,變得詭計百出,各種各樣的歪理邪說一套連着一套。至於他的武藝到了何等境界,作爲父親的我很是慚愧,不清楚風兒的實力,自然推測不了最終結果了。不過,通過剛纔那一戰,我發現風兒對力道的控制已經達到了一個高度,有種讓人眼睛一亮的感覺。大家都知道,當你傾盡全力出招的時候,想要挽回,唯一的辦法就是將武器一偏,讓過對方要害,老實說,同等情況下,我也做得到如此,但無法這般舉重若輕。” 尉遲敬德叫嚷道:“換成是我,一槍直接刺死對手。” 李世民笑道:“那麼,最終的決戰,絕對是場龍爭虎鬥、精彩異常的比試了。僅是想一想,朕都有些熱血沸騰了。” 過了一會兒,李世民又問道:“對了,此子叫什麼?是何方人士?” “薛禮,字仁貴,山西絳州人士。” 此次武舉負責人李靖,報出一組現在還是普普通通的名字與籍貫。 若是秦風在此,恐怕非得失禮的大叫出聲不可。 大名鼎鼎的薛禮仁貴到了21世紀亦是名聲斐然,記載他的正史、野史少說也有一大籮筐,由他衍生出來的《薛丁山徵西》、《樊梨花掛帥》、《薛剛反唐》等令人津津樂道的事蹟不勝枚舉。 薛仁貴的傳奇色彩比起軍神李靖、戰神秦瓊都要精彩萬分,薛仁貴爲大唐征戰數十年,曾大敗九姓鐵勒,降服高句麗,擊破突厥,功勳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真實卻負有傳奇性的故事。 無論智勇,這位大唐名將在歷史的長河中都是頂尖的。 只是當下,除了秦風,無人知道薛仁貴輝煌一生的壯舉。 而秦風,又不知道自己的對手將是薛仁貴。 更沒有想到的事,自己建議的武舉,讓這位威震天下的統帥提前出場了。 就在李世民等人議論紛紛,秦風跓足觀看的時候,這一場比試終於落下了帷幕。尉遲寶慶有着武將的爽利,當他明白對方有意放水之後,很是光棍的直承不敵。 很多時候,認輸並不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兒,尉遲寶慶光明磊落之舉,不但沒有被人扔臭雞蛋,反而獲贊無數。 便是護短的尉遲恭也是神色一緩,失敗不可恥,可恥的是失敗了沒有知恥後勇。 尉遲恭也有着無數敗績,但是,他有着愈挫愈勇個性,因此,他走到今天這一步,而那些曾經勝過他的人,不是作古,就命喪沙場。 …… 隨着尉遲寶慶落選,第一輪決賽都已結束。 秦風、羅通、李業詡、程處默勝利晉級,唯獨尉遲寶慶在第一輪的時候,遇到了智勇雙全的薛仁貴,而被淘汰掉,不過,他同樣還有晉級的機會,那就是與同樣失敗的二十八人爭奪前三名,只要時前三,就有資格與獲勝者奪冠。 二十九取三的賽事將在下午用循環的方式挑選出來,除了落單的直接晉級外,其他二十八人,將要在下午通過一系列的比試挑選出三人,高強度的比試,對大家的體力也是一個天大的考驗。 獲勝的二十九人,將於明天與競選出來的三人進行第二輪比試,也就是說,今天賽場上還有三十二人。 但是明天之後,剩下的只是十八人,因爲明天在淘汰人羣裏只取二人,之後,一直是一人,直到結束。 也就是說,明天比賽結束了,有資格進入之後比賽的人數分別是: 十人、六人、四人、三人!最終,決出名次。 還有六天時間,就會誕生出華夏有史以來的第一位武狀元。 未來幾天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比試也會越來越精彩。 而今天,只不過是熱身賽罷了。 這個道理,選手們明白,觀衆也明白。 也正因爲採納着令人心服的循環制度,使得這一屆前三甲的含金量極高,沒有受到絲毫毀謗與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