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無他,不欲爲奴耳!生民荼毒,罪在朕躬
像是在笑,但是神色複雜。
他放開了被自己鉗制的朱媺娖。
從地上站起,看着那位明明是如今,當朝太后,卻衣着樸素的婦人。
那本就樸素的布衣長裙,看上去也不新了,衣袖處,已經起了線頭。
被放開的朱媺娖,則撿起地上的匕首,跑到那個女子身前,雙手舉着玉匕,攔在女子身前。
紅着眼,警惕的盯着林珏。
像是一隻齜牙咧嘴的幼虎。
林珏則深呼一口氣後,向着那個婦人,抱拳一拜。
“草民,見過周皇后。”
那位穿着素衣的婦人,則兩手相合,掩在袖裏,之後頷首低頭,還禮。
隨後,那位周皇后,眼神平靜的看着林珏。
“先生,能救我大明?”
林珏眉頭緊鎖。
“不能……能救大明朝的,只有你們自己。”
“無論什麼朝代,都沒有救世主,想要拯救自己的帝國,靠得也不是神仙。”
“如果從朱由檢,上位就開始做準備,或許還有一線機會,但是現在,天災人禍,國危若累卵。但只要他活下去,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皇后,能讓我見崇禎帝一面嗎?”
那位身着素衣的皇后,看着林珏,半晌之後,竟然點了點頭。
婦人身前的朱媺娖,則不可思議的看着婦人。
“母后!”
那位周姓皇后,則擡手,拍了拍朱媺娖的頭。
“娖兒,國家到了如此地步!朱家所有人,全都以身殉國,都不爲過。”
“你父皇,此生唯一的心願,是成爲一位聖明的君主,但大勢所趨,許多事,非人力可爲,你父皇作爲父親,若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你不要記恨吶。”
“大明,朱家子孫,不要怕敵人,不要怕殉國……”
接着,那個婦人,擡起頭。
看着林珏,朱脣輕啓,露出一抹笑意。
“先生跟我走吧!”
“先生放心,我隨身的婢女,已經被您擊暈了!因爲皇帝要求節儉,宮內官宦本就不多,再加上之前鼠疫!宮內,現在也沒有多少人了。”
接着,那個女子,繞過來朱媺娖,徑直向着壽寧宮外走去。
林珏愣了一下,但還是撿起繡春刀,跟了上去。
朱媺娖,則提着匕首,也跟在身後。
一臉警惕的瞪着林珏。
林珏則神色複雜的看着那位周皇后,單薄的背影!
“皇后,就這麼輕易,相信了在下?”
走在前面的女子,沒有回頭。
“如先生所說,大明國危若累卵,想要救國,但凡有一絲機會,也要嘗試!”
接着女子的聲音頓了一下。
“我不覺得那闖王,會是賢明之主,可以救國,力挽狂瀾!”
“後金虎視眈眈,更是大患!”
“我不想我家夫君,做亡國之君,更不想,還願意追隨我的大明的百姓,做亡國之奴。”
“原因……無他,不欲爲奴耳。”
林珏覺得頭皮有些發麻。
“不做……亡國奴嘛……”
接着他不再說話,只是靜默的跟在那位周皇后的身後……
穿過狹長的後宮的硃紅高牆衚衕……
繞過一處處宮內的大門。
才終於抵達了紫禁城裏的乾清門。
林珏看見,大門外,有好些個穿着鬥牛服的太監把守。
在看見那素衣女子後。
那些太監,立刻躬身行禮的行禮,跪拜的跪拜。
走在最前頭的周皇后,只是微微頷首。
到了大門口,一個穿着黑衣蟒服的中年,走了過來,向着周皇后躬身行禮。
“皇后……現在已經是亥時了,您怎麼?”
周皇后,螓首微擡。
“我知曉皇帝煩悶,想來看看陛下!”
“我還帶了一位錦衣衛,想向陛下引薦!”
那名穿着蟒服的中年,立刻再次躬身。
“請皇后稍等!”
那名穿着蟒服的太監,此刻,邁入乾清門。
不多時,又小跑着出來。
向着周皇后再次躬身行禮。
“皇后,陛下讓您,帶着您引薦的那位錦衣衛進去。”
周皇后再次頷首。
隨後她轉頭看着林珏。
“先生,得卸刀。”
林珏的呼吸加重,但是他沒有猶豫,將腰間的繡春刀卸下。
一旁有穿着鬥牛服的宦官,躬身接過。
之後,乾清門的大門,在林珏的眼中,被緩緩打開。
穿着黑衣蟒服的太監,在前面引路。
周皇后帶頭,林珏緊跟在身後。
走入了這一處,大明朝,歷代帝皇的寢宮。
威儀的宮殿,此刻燈火通明。
大門到宮殿的路上,兩側都是守夜的太監。
到了乾清宮的大門處,那個穿着蟒服的太監,在大門口,低聲開口。
“陛下……皇后到了!”
燈火通明的乾清宮裏,傳出一個嘶啞的聲音。
“進來……”
宮殿的大門,被緩緩推開。
蟒服的大太監,恭敬的退到一旁。
周皇后擡教邁過門檻!
林珏跟在周皇后身後,心情罕見的,竟然有些忐忑。
他也見過大世面的……穿越過槍林彈雨的戰場,綁架過李中堂,見識過甲午年海戰的人。
可是此刻,他還是忍不住的心跳加速。
即將出現在他眼前的。
是大明朝,最後一位帝皇,大明崇禎皇帝,朱由檢……
而很快,林珏整個人一怔。
因爲他看到。
點着各種宮燈的乾清宮裏。
一張不知什麼材質的木桌子後面,一個披頭散髮,滿眼血絲的中年,坐在那裏。
中年面無血色,雙頰凹陷!
長桌上,擺着筆墨紙硯,堆疊這各種摺子。
而在那個中年的最前面。
擺着一張大紙。中年提着筆,似乎剛剛一直在揮毫。
在看見周皇后進來後。
中年咧嘴一笑。
“皇后,來啦!”
“快來看看……朕,寫的,最新的一篇罪己詔!”
“不……朕讀給你……”
接着,那中年聲音嘶啞。字字泣血。
“朕嗣守洪緒,十有七年;宵旦兢惕,罔敢怠荒。”
“乃者災害頻仍,盜寇日熾;生民荼毒,靡有寧居……罪在朕躬,誰任其責!”
“所以使民罹鋒鏑、蹈水火,殣量以壑、骸積成丘,皆朕之過也。”
“使民輸芻挽粟、居送迎齎,加賦多無藝之徵、預徵有稱貸之苦,又朕之過也。”
“使民室如磬懸、田卒污萊,望煙火而無門、號冷風而絕命,又朕之過也。”
“至於任大臣而不法,用小臣而不廉,言官首鼠而議不清,武將驕懦而功不舉,皆朕撫御失宜、誠感未孚!中夜以思,局蹐無地;己實不德,人則何尤用……”
“何憾於天,何怨於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