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不得善終,大明孝烈皇帝!奪屍,奪皇帝屍!
閻應元先是一愣。
隨後他默默的抽出了自己腰間的佩刀,遞了過去。
“你的那把,是城樓上的廢刀!”
“太鈍!”
“用這一把。”
“不過從清軍圍城開始,江陰北城的城門,再也沒開過,城門近乎被封死……你要出城,我也只能讓城門開一瞬!”
林珏點了點頭。
“理應如此!”
閻應元又猶豫了片刻。
“大明皇帝的屍體,決不能落入賊手。”
“崇禎皇帝的屍首,更不可被侮辱!”
“我可抽調,城北精銳,數十甲士,和你一同前去。”
“但是城外,都是清軍。”
“你們這一去,怕是就很難回來,也無法帶回陛下屍首!”
林珏呼出一口濁氣。
“之前崇禎皇帝交代過……他沒有給自己修陵墓。屍體埋在哪裏也無所謂。”
“都說入土爲安,但是他是亡國之君,愧對大明曆代先皇,不介意屍體被一把火燒了……灰燼飄散天地,日月山河還在,大明江山永存。”
閻應元一陣錯愕,但最後還是點了點頭。
他回頭又眺望了一眼,城外的大清軍列。
“看現如今清軍的隊列排陣,應該不是隻想着勸降了,他們是打算趁夜色攻城!”
“紅夷大炮,應該馬上就會被推出來。”
“你們得即刻出城。”
“清軍現如今的人馬裏,除了他們的本身的八旗軍之外,其餘大明的降軍,多是江北四鎮的兵馬。”
“清兵來時,這些軟骨頭,都望風而降。”
“只是不知,現如今,這羣軟骨頭,還是否會被清軍信任?”
林珏在一旁,握緊閻應元,之前給他的刀,沒有說話。
江北四鎮的那些叛軍。
如果不是他們望風而降。
江南也不會這麼快淪陷。
林珏微微眯眼。
此刻,城外,清軍的隊列裏。
那些大明降軍,狀態明顯有些不對勁。
顯然,崇禎的遺照,自殺,還有剛剛自己吟唱的歌謠……都給他們帶來了極大的觸動。
但是林珏,並不認爲,他們會直接反水。
南明的,江北四鎮的這些降兵,什麼德行,林珏比誰都清楚。
簡單來說,那些江北四鎮的降兵,除了極少數算得上是正規軍外,其他的江北隊伍,很多都是之前,明軍裏,被闖軍打剩下的殘兵敗將!
他們一路南逃,跑來的江南,這幫人再招募一幫地痞土匪,裹挾壯丁,湊了幾十萬大軍,這樣七拼八湊到一起,纔有了江北四鎮的兵馬。
這樣的軍隊,除了打老百姓還能幹什麼。
在原本的歷史裏,就是這些王八蛋,比清軍,還要擅長殺老百姓,甚至有的廢物連老百姓都打不過。
這些軟腳蝦,說白了就是南明朝廷裏的軍閥!
都是爲了銀子、糧食、女人當的兵,至於精忠報國,誰愛去誰去。
他們不會去想什麼團結一心,忠君愛國!
搶地盤、搶錢、搶女人才是最要緊的。
崇禎的遺詔,林珏剛剛唱的歌謠,也不是給他們的。
是給江陰的,給會願意,爲了家國,拋頭顱灑熱血的……這些人,散落在民間的各個地方,會有……而且一直都有。
偌大的大夏,絕不止一個江陰。
……
轟!
轟!轟!轟!
是紅夷大炮的轟鳴聲。
江陰城北的城樓,似乎都在顫抖。
城樓被轟炸。
碎裂的石頭,四處迸濺。
城北的火炮,已經沒有炮彈了,新的炮彈,還沒有制好。
不過幸好,還有投石車,有弩箭,有弓箭……
江陰城北的城樓上,江陰的士卒和百姓,就靠着這些,開始反擊。
而與此同時。
被滿清的軍隊,惦念了兩個多月。
卻始終沒有被破開的江陰城北的城門。
此刻,竟然,悄無聲息的開啓了一道縫隙……
一批黑影……
飛速的掠過城門。
爲首的一人。
是一個青年。
身後揹着長刀短刀各一把。
腰間,還彆着一把連弩。
他的身後。
是一批甲士。
都是精裝的漢子。
一個個都裝備齊全,向着城外殺去。
但是出了城門之後。
林珏預想的,千軍萬馬殺來的情形,並沒有發生……
城門之前,甚至有些空曠。
清軍那邊,此時,竟然只是拿着紅夷大炮轟炸。
但是並沒有派遣重兵,配合攻城。
林珏身後,有士兵,輕咦了一聲。
“清軍,竟然沒有攻城門?爲何?”
林珏看了一眼天上明月,咧嘴一笑。
“因爲他們……擔心自己內部的軍隊反水,屁股着火……”
江北四鎮的兵馬什麼德行,林珏知道。
但是清軍不一定知道。
剛剛無論是崇禎之死,還是城樓上,傳出的歌謠,煽動性都太大了。
如果自己是清軍的將領。
大明朝的降軍,自己無論如何,也不敢再用。
甚至還會抽調兵力去看管他們。
這樣此消彼長的情況下。
清軍一下子,可以動用的兵馬,就不多了。
林珏深呼一口氣。
這也算意外之喜。
不過此刻,他來不及管這些。
他扭頭,沿着城牆根兒,向着西邊移動。
那裏就是崇禎皇帝,墜下城樓之處。
以城樓的高度。
崇禎皇帝的身體,怕是不會太好看。
這傢伙啊!
身體染疾,又跳樓身死……
比原本的歷史裏,上吊自殺的模樣,還要悽慘。
但是無論哪一種結局,都是他自己選擇的死法……
怪不得他的諡號,是烈皇帝!
這一次,以後的史書上,會如何記載?會寫他奮勇剛烈,在江陰跳樓而亡,不得善終。
還是寫他,勤奮昏聵,兩次江山,卻終究無力補天。
林珏一時之間,念頭百轉。
而與此同時。
他和那批甲士,已經到了,江陰北部城牆的西邊。
城牆下,此刻,聚集這一批清軍的兵馬。
隱隱約約間。
林珏好像還能看見一個棺墩。
那個滿清的貝勒,處理的極爲聰明。
無論如何,朱由檢好歹是大明朝最後一帝。
若草率處置他的屍身。
怕是會在民間,引起更大的非議。
哪怕是滿清,也怕大夏疆土裏,所有的百姓,團結起來,一起反抗他!
大夏人如果能夠團結起來,哪怕十個拼他一個,大夏人,也不會被殺的,到康熙年間,只有兩千餘萬人。天災人害,天災人害……
林珏此刻呼出一口濁氣。不再去想其他。
他們要去奪屍,奪皇帝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