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拿遺詔出城,聚兵反清!江山又丟於韃虜
他看着眼前,倒在地上的那個渾身血污的男人……
有些眼熟!
剛剛趕來北城垣的路上,他看見過。
是那個穿着錦衣的肥胖鄉紳。
林珏愣了一下,隨後猛然轉身。
兩把長刀一把橫在頭頂,一把突刺向後!
他的身後,一名正舉着彎刀,向着林珏劈砍過來的清兵,心窩,直接被明制軍刀刺穿。
林珏收刀,看了一眼那個肥碩的鄉紳,手裏長刀舉起。
躺在地上的肥胖鄉紳,大笑出聲。
“老鄉……來,來,來,快砍了我的頭顱!老夫死在江陰,無所遺憾!”
“時光濤濤,自五季以降,漢人弱而蠻夷強,大夏之弱,自古未有,三百餘年,夷虜得寸進尺,大夏步步退讓,九州之地,繼陷虜手,宋季之末,華夏陸沉!賴有朱太祖奮起抗爭,驅除胡虜直搗其巢,漢人三百年之屈辱,得此一雪!”
“王師北伐,復中原二百年失地,幽燕四百年失地,河西六百年失地。立紀陳綱,散胡人之風氣,興大夏之禮儀。可如今我大明朝,怎麼就要亡了呢……怎麼就要亡國了……”
刀鋒劃過那肥碩鄉紳的脖頸。
鮮血飆濺在地上。
亦是江陰血。
而與此同時。
林珏也終於,殺到了閻應元的身邊。
那個披甲戴盔的大漢渾身的血污。
手裏的長刀都已經卷刃,滿眼猩紅……
林珏伸手去拍他的肩膀,刀光卻在這時一閃。
若不是林珏用刀橫擋,那刀光,差一點,就要砍斷林珏的手臂——是殺瘋了的閻應元,回身揮刀!
林珏瞪着眼前的閻應元,聲音嘶啞。
“走!”
“殺回內城去……”
“南城門,或許還可突圍!”
“崇禎皇帝的遺詔本件,得有人帶出去,沒有人比你更合適,帶着崇禎遺詔殺出江陰。”
“出江陰後,你可以遺詔爲引,聚兵反清!”
閻應元此刻喘着粗氣,猩紅的雙眼,漸漸恢復了一絲理智。
但是他此刻,猛然回頭。
手中長刀回身一劈。
一名殺過來的清兵,又被他手中長刀,砍成兩段。
他此刻和林珏,後背相抵。
面對着周圍,一層又一層的清軍。
閻應元,呼吸沉重。
“爲何是我?”
“陛下遺詔在你手裏……你比我年輕,有膽有識,可效仿太祖,驅除韃虜……應元不過江陰一任典史,難以擔此大任!”
林珏橫着手裏的兩把刀。
眼角此時卻不自覺的抽了抽。
讓他效仿朱元璋?別開玩笑了,自己在這個時代,停留的時間,僅剩下接近一天再多幾個時辰。
這點時間,頂個屁用啊!
大明朝……還是得你們大明,自己的人,才能救……
“大明朝到了如今這種地步,江山社稷已經不保,我時間有限,崇禎遺詔,只能託付於人……閻應元,你真的,就算你不想力挽狂瀾,也得讓人把這遺詔送出江陰。”
閻應元這一次沒有說話,只是手裏的刀,又握緊了幾分。
林珏這一刻卻率先動彈。
“先殺出去!”
“至少不能現在就死!”
……
刀光再起……江陰城內,瀰漫的只有血腥的氣味!
城中山白死人骨,城外水赤死人血……月昇天暗馬蹄疾,城中不知幾人活……
江陰城中的殺伐之聲。
一直持續到黑夜。
掛到天上的月亮,仍舊如同白月盤。
從騎兵入城之後。
江陰城南,城西,城東的城門,隨着時間,接連陷落。
城中,升起好幾處火光。
那是被點燃的宅院。
只是不知道是清軍放的火,還是江陰百姓,在自焚殉國。
一處偏僻的巷子裏。
林珏靠着牆壁,箕坐在地上。
他的胸前,有一道猙獰的刀疤。
那道疤痕,深可見骨。
刀疤旁邊,還有幾道貫穿傷。
後背,肩膀,還有大腿,都是一片血肉模糊。裏面鑲嵌着細碎的鐵屑,看樣子是火銃的彈片。
林珏此刻喘着粗氣。
回頭看了一眼身邊只有他能看到的系統面板。
【剩餘穿越時間:20小時,已穿越28小時。】
而就在這時,他身邊,有沉悶的哼聲傳來。
是同樣傷痕累累,箕坐在地上的,閻應元。
此刻的閻應元,脫掉掛在身上,滿是血污的盔甲。仰頭望着天上明月。
“四處城門,全部陷落……江陰,徹底守不住了……”
“江陰失陷之後,江南州府,算是徹底失守!”
“大明朝,要如何中興?”
林珏咳嗽了幾聲,他此刻,抑制不住的咳出鮮血。
他受傷嚴重,估計無法繼續搏殺了。
他之前,能和閻應元,殺出重圍,苟活到現在,已屬奇蹟。
他擡起手。
在自己懷裏摩挲了幾下,之後從懷裏掏出一卷染血的紙張,遞給身邊的閻應元。
“給……這是崇禎遺詔,是崇禎皇帝,趴在桌几上,藉着燭火,一字一字寫下的。”
“拿着這詔書,聚兵起義,應該會容易許多。”
“我已經無法繼續搏殺。”
“希望閻典史,若能逃出江陰,可以勵精圖治,力挽狂瀾。”
“有明以來,大明朝有功有過,但是閻典史……後世之人,若提起大明朝,會感慨良多……人們會懷念大明朝,起於草莽,驅除韃虜,恢復大夏,自古得國之正未有過之的明太祖,但絕不會懷念榨取民脂民膏最後要錢不要命把自己坑死的福王。”
“會懷念粉身碎骨渾不怕的於少保,不會懷念衆正盈朝的東林閣老官吏!”
“會懷念七下西洋揚大夏國威,絕不會懷念三餉加派官逼民反。”
“會懷念戚家軍東南橫掃倭寇,白梃兵大淩河不動如山!不會懷念“關寧鐵騎”擁兵自肥畏敵如虎,軍戶乞丐兵食不果腹望風而潰。”
林珏嘴角不斷涌出鮮血……他的內臟破損,要不是靠着三次心臟強化,撐不到此時。他本應休息,但此刻,他還是忍不住的開口。
“大明朝……大明朝……自唐以後,大夏中衰,歷經分裂混亂的五代十國,以及爛泥扶不上牆的兩宋,大夏被人,輪番欺凌,遭受前所未有之恥;到了草原人的元朝,大夏人更是命比紙薄,猶如豬狗。”
“好不容易有了大明朝,掃蕩胡塵,重整山河,一雪前恥,煥然一新……可如今,大明朝,也要把江山,丟到韃虜手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