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守衛京城的底氣!出城,迎於大人,也殺敵!
雖然目標是這麼個目標。
但是要如何,才能接觸到於少保也是個問題。
現如今的于謙,是兵部尚書,全權負責籌劃京師防禦……這樣級別的官吏,不是自己一個“小卒”可以直接接觸到的。
但就在這時。
城樓外,砰砰砰的火銃聲,忽然密集了起來。
城樓上,有披甲的士兵,快速的跑下,聲音撕裂。
“開城門,開城門……瓦剌的騎兵,從德勝門那邊殺過來了,快開城門,迎於大人他們回城!”
“派兵出去接應!迎於大人回城!”
“城樓上,弓箭手,還有神機營準備,迎於大人回城!”
……
林珏的面色,此刻猛然一變。
他的雙眼,瞬間閃爍!
機會!!
大好的機會。
按照原本的歷史進程,于謙於少保,並不會在京城保衛戰中,遭遇不測。
所以,這或許是自己,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可以和于謙接觸的唯一機會。
自己不能錯過。
林珏此刻,微微躬身。
在周圍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城樓上,士卒們的呼喊聲,吸引過去的同時。
林珏已經飛速的,向着城門那裏跑去。
他要趁機混入,即將出城,接應于謙的內城部隊。
最好,可以混到戰功,得到于謙的注意!
林珏此時,跑到了城下,身體貼着城牆。
城樓,兩側的樓梯上,正有披甲的士卒,拿着刀槍,從城樓上跑下來,聚集到城門後。
天色晦暗,林珏身上的甲冑,讓那些明軍,完全把他當做了同袍。
林珏則調整呼吸,隨時打算和這些負責接應的明軍,一起衝出城外。
京城保衛戰……並沒有江陰八十一日慘烈。
大明朝,雖然在土木堡,傷亡大批精銳,但是各地尚穩。
於少保,又趁着瓦剌南下的這段時間,不斷統籌。
整個大明的戰力,幾乎在這段時間,被最大限度的調集起來。
大明有氣節,但是氣節不能當飯喫,於少保,要是一點守住京城的把握都沒有,在當時主南遷派的壓力之下,景泰帝朱祁鈺和太后也不會同意死守京城。
按照史料記載,於少保決定死守京城之後,自兩個月前,便開始部署……
先是誅除宦黨,平息民憤。明廷將招致土木堡之變的罪魁禍首王振抄家滅族!!
打擊宦黨,初步穩定了內部;其次文武百官請皇太后改立監國郕王爲帝,也就是擁立朱祁鈺即位史稱景帝。
遙尊被俘的明英宗爲太上皇。
那位於大人,甚至公然說“社稷爲重,君爲輕”!
隨後,徵調各地方部隊赴京守衛,第一,是“備操軍”!包括兩京備操軍、中原州府備操軍!
第二是備倭軍。包括金陵備倭軍、魯泰備倭軍!
第三,是運糧軍。包括江北所有運糧軍!
最後,是寧陽侯陳懋所部江淮軍。各軍接到命令後,立刻出發,並按時趕到京城佈防,如有違抗,軍令必斬!
以上部隊共計十餘萬人。雖說是二線部隊,但是京城堅固,明軍軍隊數量又較瓦剌佔上風,且神機營的火藥也是草原所沒有的,所以從軍事角度而言,明軍有把握打好這一仗。
接着,便是後勤部署——十餘萬軍隊加上京城的老百姓和王公貴族!
打仗一事,無論守城還是遠征,喫飯問題都無疑是最亟需解決的,而距離京城最近的糧倉,就在通州!
通州距離京城極近,但畢竟在這個年代,還不歸屬於京城境內!
一旦糧草被也先的精銳騎兵偷襲,京城守不住,那麼大明朝的土木之變,就要變成大夏曆史上,第二次靖康之恥!
所以,于謙,直接下令,讓所有受召軍隊進發時應由通州入京,士卒各自取糧,並運送至京城,也就是說通州的數百萬倉米將由十餘萬士兵運送入京。
最後,還有守城的將領……
京城守衛戰,除了於少保之外,立下頭功的一員大將,名爲石亨!
石亨是原河東州,大同附將,“土木堡之戰”中戰敗,單騎逃回,被貶官下獄。
但被於少保,撈了出來……並委任以京師總兵官,統一指揮京師步兵部隊。
石亨算是邊軍起家……對瓦剌騎兵非常瞭解,在短短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內,便訓練出了一支能夠抗衡瓦剌的騎兵隊伍駐守在安定門。
有了足夠的軍隊,有了足夠的糧草,有了正統年間第一勇將的石亨,更有保家衛國報仇雪恨的信念與勇氣,這纔是那位於少保決心死守京城的底氣。
戰爭,不是靠着勇氣和氣節就能贏的……氣節要是能拯救一切,兩百年後的崇禎也不會死了。
林珏一邊回憶着,自己知曉的京城保衛戰的所有信息時。一邊不斷拿現在京城的局勢和兩百年後的京城局勢做着對比,最後只有喟然一嘆。
而就在這時……
城門開啓。
林珏看見了城門外的火光。
聽見了箭矢的破空聲,火銃發射的砰砰的聲音,以及……萬馬奔騰的噠噠噠馬蹄聲。
藉着躥騰的火光,林珏能看見。
一批披甲的大明將士。
正在急速的,往城門這邊回撤。
而他們的身後,則是嘶吼着的草原騎兵。
那些草原騎兵,手裏的彎刀反射寒芒,和撤退的明軍的距離,越來越近。
最快的一騎草原騎兵,手裏彎刀,已經舉起,寒芒閃爍間,一個大明士卒的頭顱,直接飛起,又掉落在地,被馬蹄踩踏的粉碎。
林珏的身邊,這一刻,也響起無數的嘶吼聲。
“衝,出城殺敵!”
“迎敵,迎敵,接應於大人回城。”
“城樓上神機營會掩護我們,兄弟們,不要怕!”
“當年我曾跟着宣宗,在北邊關,遇,兀良哈侵掠會州,宣宗親自率領精騎三千人討伐,其中就有我一個。保衛家國啊!”
“真讓草原的蠻夷,入了京城,咱的妻兒老小,都會淪爲奴隸,終生飽嘗欺凌之苦。諸君,爲我大明,殺敵啊!!!”
……
伴隨着喊殺之聲。
在城門下,等待良久的披甲的明軍,都提刀殺了出去。
他們的目的是接應于謙帶領的主力回城,很多人,可能需要用身體,去攔截瓦剌的騎兵。給主部隊,創造折返進城的機會。
很多士卒,會死在城外,看不見明日的太陽……
林珏也在這些人中,他不斷調整着呼吸,卻忽然覺得血好像不自覺的又熱了起來。
殺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