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欺我漢人無人哉?爾等世代只配茹毛飲血
他眼神中,殺意騰騰。
“末將領命!”
林珏看見,很快,有士卒,扛着一杆大弓過來。
遞到郭乾的手上。
三石的大弓。
在古時,一石等於三十斤。三石,就是九十斤!
能拉兩石弓的,在軍中,已經屬於翹楚。
能拉三石弓的,絕對屬於軍中猛將。
而此刻,郭乾在城樓上,很快搭弓射箭。
在那名瓦剌遊騎,還在叫囂之時!
三石的大弓,在郭乾手中,拉滿。
隨後一支箭矢。
帶着刺耳的破空聲,直接向着那名瓦剌遊騎射去。
咻!
噗……
箭矢命中,帶起鮮血。
但是郭乾,卻一拳砸在城垛之上,眼神帶着不甘。
箭矢命中。
但是射中的卻是那名瓦剌遊騎的肩胛骨。
並沒有射中脖頸!
那名瓦剌遊騎,也是身經百戰。
喊話之時,操控座下戰馬,一直遊曵。
就是爲了躲避,可能會忽然射殺過來的箭矢。
而此刻,他被射中了肩胛之後,駕馬便撤。
但撤退之時。
依舊嘶聲瘋喊。
“你們的皇帝,現如今,在我等手裏。”
“你們已經沒有資格,再對我草原,發號施令了。”
“要想接回你們的帝皇,就讓你們守城的主將,親自來我們的隊伍中談判。”
“這是也先太師,對你們最後的勸誡。”
“偉大的首領,成吉思汗,曾經征服過你們,也先太師,會帶領我們,征服你們這羣兩腳羊,再一次……”
……
咻!咻!咻!
郭乾在城牆上,憤恨的接連射出箭矢。
不……
不僅是他!
城牆上,其他的士卒,也被點燃了怒火。
箭矢接連不斷的飛出。
鋪天蓋地。
但是卻都沒能再次射中,那個瓦剌的“阿剌知院”!
那名“阿剌知院”座下的戰馬,一看就是草原上的良駒,奔騰的速度極快,也極其靈活。
帶着“阿剌知院”躲避了無數箭矢,眼看就要衝出,箭矢的射殺範圍。
而就在這時。
西直門的城樓上,林珏擡起頭。
他大步流星,幾個呼吸之間,走到郭乾身邊。
擡手,按住郭乾的肩膀,聲音低沉。
“把弓給我,我來!”
郭乾轉過頭,眼神猙獰。
他本不想搭理林珏,但卻發現,林珏已經抓住他手裏的大弓,並且正在往他自己手裏搶。
郭乾不想鬆手。
能拉動三石的弓,他的力氣,可想而知。
更何況,臨陣被奪走大弓,他的臉上也掛不住。
但是很快,他就驚愕的的發現……
他手裏的大弓,不受他控制的,在向林珏那邊挪動!
這個小子,比他的力氣還要大……大很多。
而與此同時,于謙幽幽的聲音傳來。
“讓他試試!”
郭乾咬着牙,這纔不甘心的鬆開手。
“那個瓦剌官兵,已經要跑出箭矢射殺範圍了,你沒機會了……”
林珏沒有搭話,只是從郭乾身後的箭筒裏,抽出一道羽箭。
隨後搭弓射箭。
他的體魄,被強化過四次,心臟被強化過四次,投擲天賦最高階,射擊天賦高階……並且在現世,接受過射箭的培訓。
他在這個時代,算得上神射手嗎?
林珏不確定。
只是他鬆開了箭矢……
羽箭離開弓弦!
他手裏的大弓竟然還在顫抖。
這一支箭,飛出之後,箭矢的速度極快。
破空聲已然刺耳……
接着……
可怕的一幕出現了。
原本即將回歸瓦剌大營的那名“阿剌知院”,脖頸被一箭洞穿。
箭矢,撕裂了他脖頸處,大半的血肉,直接洞穿出來一個大洞。
頭顱和身體之間,只剩下不多的皮肉相連。
隨後他也一下子跌下馬來。
這一幕,讓戰場一下子,寂靜了一瞬。
隨後西直門的城樓上,瞬間爆發歡呼。
“射的漂亮!一羣草原韃虜,真想捲土重來。”
“他孃的,當年藍玉大將軍,在草原殺得人還是少了,就應該把他們滅族絕種!”
“想當年,我大明,曾經在捕魚兒海,殺得元主與太子天保奴,落荒而逃,俘獲其次子地保奴、妃嬪、公主百餘人,追獲吳王朵兒只、代王達裏麻及平章以下官屬三千人、男女七萬七千餘人,以及寶璽、符敕、金銀印信等物品,馬、駝、牛、羊十五萬餘頭,焚燬其甲仗蓄積無數。當年大明先祖能做到的事,如今的大明,同樣能做到!欺我漢人無人哉?”
“和這羣草原蠻子死戰!讓他們知曉,大明依舊是大明!”
……
而和西直門城樓上的歡呼不同。
對面的瓦剌騎兵陣列。
戰馬嘶鳴。
騎兵陣列的最前方。
一個披着由狼皮製成的大氅的青年,架着座下戰馬,向前走去。
而隨着那個青年的移動。
連成一線,甚至有些看不到邊際的瓦剌騎兵,同時向前。
數萬騎兵,帶來的壓迫感。
讓西直門上的歡呼聲,都漸漸平息了一些。
西直門上的神機營和弓箭手,沒有趁着時立即射箭。
一個是因爲于謙沒有下令。
另一個原因是瓦剌的大軍中,也有弓箭手。
一旦一方,率先發起進攻,對方勢必還擊。
那就代表着,大戰一觸即發。
但是現如今……
明英宗,朱祁鎮,畢竟還在對方手裏。
明軍不好率先發難。
瓦剌的騎兵大軍,此刻,往前推進了大約五十步左右,才緩緩停下。
距離西直門,僅剩一百五十米的距離。
而與此同時。
之前,率領這瓦剌大軍,往前推進的那名,帶頭的披着狼皮大氅的青年,率先擡頭。
“我聽聞,如今負責守衛京師的,是新上任的兵部尚書,于謙,於大人。”
“在下,是瓦剌太師,綽羅斯·也先!”
“兩國交鋒,勢必會死傷衆多,無論是大明的兒郎,還是我草原的兒郎,都是寶貴的性命。”
“於大人,可否願意,來我也先大營,談一談!”
西直門上,原本神色平靜的于謙,擡手,按住城垛,忽然怒目圓睜。
“自大明,正統四年,瓦剌,脫歡逝世,你,也先,便繼任瓦剌太師之位,自稱太師淮王!!”
“明朝的敕書,願稱你爲瓦剌都總兵、答剌罕、太師淮王、大頭目、中書右丞相!”
“你與你父,都臣服大明,因此纔有機會,讓瓦剌諸部服屬!”
“多年以來,爾等來大明,入貢。你與你主,脫脫不花,只派使者,但大明,仍對爾等,下發答謝的敕令;賞賜的東西也都爲厚重瑰寶。”
“按照先前的成例,瓦剌部的使臣不得超過五十人。但你也先,爲得到大明朝,朝廷更多的賞賜,一年之內瓦剌使臣增至兩千餘人。如貪婪惡犬!恬不知恥!”
“瓦剌的使臣往來路上,更是橫行不法,屢次燒殺劫掠,又挾制其他部落的和他一起劫掠,勒索中原地區的貴重難得的物件。稍微不滿足,就製造事端,明朝所賜的財物也不得不逐年增加。”
“與爾等和談?一羣永遠喂不飽的蠻子,禽獸,賊狼,也配和我大明和談?你們就是一羣不開化的異族,世世代代,只配在草原,茹毛飲血,不能開化!妄想成爲新的成吉思汗?別做夢了,韃虜復辟這種事,不會再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