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槍標殺其馬,大斧斷其臂,碎其首!
伴隨着,有些刺耳的吱呀聲。
德勝門的城門,被緊緊閉合。
出城的大軍的隊列裏,有些軍兵回頭看了一眼閉合的城門,但更多的,根本沒有回頭。
從德勝門出城的,是京城裏,可調集的最精銳。
按照後世,對冷兵器時代,兵種的劃分。
這批兵將,都披重甲,是重甲步兵。
有的兵將,甲裙甚至長至腳背,完全遮蔽腿部,頭盔的大檐都是翻疊起來的鐵盾項,放下來會完全覆蓋面部和頸項。
而與此同時。
衝出城門的兵將們,也沒有就此分散。
而是按照之前的訓練,結成戰陣,開始以戰陣的形式,對着瓦剌的士卒,進行驅除和絞殺。
而德勝門外,城樓下的瓦剌士兵,攻城的方式則還是他們草原軍隊的老法子。
架木梯,還有攻城車!
德勝門的城牆下,堆積了大量被炸斷的木梯還有被破壞掉的攻城車……但除此之外,城樓下,也聚集了大量,已經逼近城下的瓦剌士卒。
在木梯和攻城車被毀之後。
有些瓦剌士卒拿着鋤頭,開始挖城牆的牆角,看他們挖出的瓦礫,似乎真有要把城牆挖塌的趨勢!
還有的城牆下,則堆砌着溼草或泥土……有的地方,溼草和泥土混合着,已經堆砌了半個城牆那麼高!
真要讓他們把土草垛子,堆積到與城牆等高的話,德勝門危矣……怪不得,于謙要帶人出城作戰。
至於瓦剌的騎兵……則在外遊曵,以弓箭反擊城牆上的神機營。
爲城牆下的瓦剌士兵,創造機會。
而城牆下的那些瓦剌士卒,之前,也都是騎兵,他們的戰馬,就在旁邊,方便他們隨時撤退。
這纔是瓦剌棘手的地方。
能打能撤……
雖然攻城缺乏經驗和有效工具,但是機動性和野戰的能力,非常厲害。這也是他們能常年,騷擾大明邊境的原因。
甚至,如果按照他們以往攻城的方式,他們會圍點打援,即拔除掉城市周圍的哨所和小城堡,然後用距馬、壕溝、矮牆和陷坑徹底將城市圍死,並掘斷城內的水源,跟敵人打持久戰,直到城內耗盡糧食不得不投降爲止。
必要的時候,草原軍隊還會在城外連續幾年屯田和放牧,若是敵軍有援軍敢前來解圍,那草原軍團就會在野戰中將其擊潰、殲滅,不給城市一丁點補給的機會。
但是對於京城,他們沒法這麼幹。
他們一路南下,戰線已經拉得很長。
不盡快攻下京城,等大明各地,勤王的軍隊一到,腹背受敵的,將是他們。
他們唯一的希望,就是儘快,全力攻下京師。
但是……捕魚兒海之戰後,元朝滅亡,在失去中原這個大後方後,草原部族們,已經又回到了單一、脆弱的遊牧習俗中,不再擁有充足的食物、發達的科技和便捷的生活,各部各自爲政,向心力不如以往,王公貴族爭權奪利!
瓦剌太師,也先,也只是勉強把草原各部聚集在一起,但是看他們攻城的方式就能判斷出,在戰場上,他們依舊是各部落爲單位作戰,很分散……
分散,則代表着脆弱。
林珏此刻站在戰場的後方,和于謙站在一起,沒有立即加入戰場,他要觀察。
而瓦剌的表現,確實一般……他們不再是當年,成吉思汗指揮下的草原鐵騎。
朱元璋驅趕,滅亡了他們!明成祖朱棣,打疼了他們……明宣宗,朱瞻基,分化了他們。
于謙幽幽的聲音也在這時傳了過來。
“草原,雖爲大明邊患,但是此前,大明幾次和草原的大規模戰爭,都是以草原失敗而告終!”
“草原各部過的其實很艱難,整個草原動盪不寧,許多草原人都因爲戰亂、疾疫、災荒而死掉,所以爲了恢復部落的人口和物資,草原軍隊纔會主動越過長城,侵犯明朝疆土,尤其是在明朝關閉邊境上的互市,對草原進行經濟封鎖的時候……”
于謙沒有繼續往下說,但是林珏知道,這位於大人在感慨什麼。
就是這樣的情況,朱祁鎮那個糊塗蛋,御駕親征,還能自毀國本,把幾十萬大軍葬送,給了原本只想騷擾大明邊疆,搶奪點東西的草原大軍,南下的機會……一代國君,親自做了叛徒,帶着這羣土匪跨過長城!
林珏喟然一嘆。
而戰場上,大明甲士,也在漸漸,佔據上風,披甲的大明重甲戰陣,和瓦剌士兵,廝殺在了一起。
大明的重甲戰陣,是結構很完全的戰鬥單位,裏面有遠距打擊的神機營火銃手和弓弩手,護衛重裝步兵的輕裝盾兵——輕裝刀盾手,長矛兵,刀斧手。
盾兵擔任護衛,長矛和刀斧手擔任不同場景下的攻擊輸出。
瓦剌的騎兵,在和大明戰陣,相隔兩百米的距離,就遭遇到步兵陣內弓弩手的遠距離瞄射,百米以內則會遭遇,神機營火銃手的平射。
等瓦剌騎兵接近,刀盾手和長矛兵,刀斧手,相互配合……以槍標殺其馬,大斧斷其臂,碎其首!
或者重斧直接斷馬腿,再砍人,砍頭砍手,只要照着人砍都行!
交戰時,大明士卒各持長斧,上揕人胸,下斬馬足!
或者,各持麻扎刀、提刀、大斧,把瓦剌士兵,拽進戰陣裏,一通亂劈。
這也是林珏第一次在冷兵器戰場上。
看見重斧的可怕。
重斧直接對着人胸口砍,對着腦袋砍,對着手臂砍,不管哪裏砍中就斷——碎其首、斷其臂、揕人胸,就是想怎麼砍都可以,總之迎面砍去便是。
那一把把重斧,比明制軍刀,更適合普通兵卒,重心極度靠前、重量大便於砍砸破甲,還可以進行鉤取攻擊,相當於鉤鐮槍,無論鉤什麼對象和部位都行,鉤人鉤馬隨意,貼地掃過去肯定能中馬腿,輕而易舉,便能斬馬足!
長矛手則直接捅,瓦剌的皮甲和部分鐵盔混雜的鎧甲,根本防不住銳器直接穿刺!
德勝門外,瓦剌士兵,這一刻的境況,只能用慘烈來形容。
重甲兵,對陣那些草原上的蠻子,簡直可以稱得上,是碾過去的。
但是可惜,這樣的士卒,在京師,滿打滿算,也只能湊出近萬。
而且,瓦剌大多騎兵,在第一波交鋒,損失慘烈之後。
立刻撤退。
開始以野戰的方式,消耗明軍甲士的體力。
城外戰事,一時之間,陷入焦灼。
而瓦剌在德勝門受阻之後,大軍一邊後撤,一邊眼看着,就要轉移方向,轉攻其餘城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