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要大勝,更要改命;軍歌應唱大刀環
直接調轉馬頭。
保持着一騎衝鋒的姿態,直奔前方平原衝去。
他的身後。
一部分騎兵,按照背嵬軍的軍制,也接連跟上。
騎兵之中,一部分騎兵軍官,眼神冒光,神色振奮,還有一部分騎兵士卒,面色複雜,眼神中帶着些許懷疑。
但此刻軍令如山。
他們也只能跟隨大軍前衝。
而另一邊,岳雲勒住戰馬繮繩。
紅鬃烈馬,前奔的速度,漸漸放緩。
岳雲則扭頭,看着林珏離去的背影,他的呼吸急促,到現在,仍舊沒有平緩下來。
那個青年……剛剛跟自己說的那些,是真的嗎?
那些話,若是流傳出去,足夠朝堂上的御史,上奏幾千份奏章了吧。
但是他剛剛問的那些話,又直插岳雲的內心。
《天眷和議》,官家一意孤行,朝廷,奸佞當道,都是不爭的事實……這麼些年來,要不是岳家軍,自己靠着“回易”經商,光靠朝廷的撥款,岳家軍,兵卒的軍餉,都很難發放!
還有當年的靖康之恥……皇家,把開封府邸裏的女子,送去抵,要賠款金人的金銀。漢家幾千年來,何曾有過這種奇恥大辱。
這樣的朝廷,真的值得效忠嗎?
若他說的是真的,那自己,又該如何?
在自己心裏,父親,的確比朝廷重要。可父親,一生的信條,都是盡忠報國啊……
岳雲擡手捂着臉。
他又想起,岳家軍中,大名府老卒,對林珏的描述,那人騎馬打仗,是當之無愧的萬人敵,如惡虎出山澗,天上降魔主,但同時,他似乎,也通曉奇門異術,善於蠱惑人心,有時如流落人間的惡鬼……
而與此同時,另一邊。
林珏在黑鬃大馬上,眯縫着眼。
隨着戰馬的不斷加速,大風呼呼的從他耳邊吹過。
他在馬上弓起腰,隨時打算,一騎當先的,撞陣,和金人交戰。
目前,岳家軍的作戰計劃,和岳飛之前跟自己描述的基本一致。
唯一不同的,就是金軍撲殺過來的太快。
岳家軍一萬三千人的騎兵步兵,混合隊列,要想離開軍營往前開拔,佈置拒馬,長槍;步兵列陣等,都需要時間。
這種情況下,岳飛定製的策略是,騎兵,先行開拔。到達距離郾城外十里。
隨後分陣。
由林珏,帶領背嵬軍先鋒騎兵首先與金軍發生接觸……因金軍是全騎兵,且數量佔優,初戰定然難以取得優勢……但是沒關係,只需要爲後方的岳飛,爭取到佈陣的時間就可以。
岳飛給林珏的要求是,務必拖延金軍半個時辰……半個時辰之後,就可以撤退。帶領騎兵前鋒有序地撤退到後隊,重整隊形!
岳雲則負責帶另一批騎兵接應!並且接替林珏的先鋒部隊,再次阻撓金軍。
邊打邊撤。
直到,岳家軍的騎兵大隊和已經列陣好的步兵,接壤……再執行之前的作戰計劃——林珏和岳雲帶領的兩撥騎兵交匯,列陣,迎戰金軍的柺子馬,膠着纏住他們,不讓柺子馬挑動岳家軍軍陣型,以及後撤!讓柺子馬,無法向兩側迂迴包抄岳家軍,引導金兀朮,派遣鐵浮屠壓陣,岳家軍再壓上已經列好方陣的重甲背嵬步兵,持大斧長刀衝鋒!
這場戰役,林珏沒有改變他的必要。
因爲岳飛的指揮,安排的作戰計劃已經足夠完美……
整場大戰,看似過程不算太複雜,全程就是砍,但其實涉及到雙方統帥之間多次的交互博弈。
首先第一層博弈,金軍的理想情況是,以鐵浮屠對衝擊敗宋軍騎兵,以柺子馬包抄消滅宋軍步兵,宋軍的理想情況是,以步兵正面肉搏擊敗鐵浮屠,以騎兵正面肉搏擊敗柺子馬;但兩方統帥都知道對方不是傻子!
所以第二層博弈,金軍先用柺子馬勾引,力圖引導宋軍騎兵與步兵脫節,再以柺子馬與鐵浮屠合力先擊敗宋軍騎兵,代價是柺子馬打宋軍騎兵佔劣勢,而宋軍也退而求其次,承擔脫節的危險,換取金軍喪失機動力,爲步兵加入肉搏提供環境,否則步兵只能被金軍騎兵遛鳥而無法加入戰場,最後被包餃子!
第三層博弈則是賭,金軍賭宋軍騎兵力戰消耗後扛不住鐵浮屠的衝擊,宋軍則賭可以扛住,扛住了宋軍脫節的步兵就有時間加入戰場,所以最後賭的其實就是兵種素質,賭平常流的汗夠不夠。
而史書上,也記載了的這場大戰最終的結果,是岳家軍的大勝。
林珏眯縫起雙眼。
這十餘年來。
嶽鵬舉,嶽將軍,到底是花費了多少心血,纔打造出來這麼一支鐵軍。
當年在大名府時,他們可是,連眺望一眼,鐵浮屠都不敢。
斬下完顏宗輔的頭顱之後,他們直接,捨棄大名府,落荒而逃。
生怕和傳說中的鐵浮屠,遭遇碰上。
而現如今,一切都不同了。
這場大戰,岳家軍能贏,之後的五里店大戰,岳家軍也能贏;再之後的臨潁縣之戰。小商河之戰……岳家軍,依舊能贏……潁昌之戰中,岳家軍更是無一人肯回顧,殺得“人爲血人,馬爲血馬”,最後大敗金軍。
如果沒有趙構的十二道金牌,岳家軍,完全可以一路北上,跨過黃河。光復開封,甚至收復含大名府在內的整個燕雲十六州。
連命鎖,既然把自己帶到了這裏……那自己要做的,絕對不是見證岳家軍如何勇猛如何大敗金賊,而是去改變岳飛的命運——這一戰,他不僅要見證岳家軍的勝利。
他還有自己的打算,一個大膽的計劃,在林珏的腦海裏,漸漸成形。
林珏不自覺的咧開嘴。
而就在這時。
林珏的斜後方,一騎忽然大聲嘶喊。
“前方一里外,出現金賊……是金賊的柺子馬。”
最前方的林珏,回過神。
他緩緩擡起頭。
他前方平原!
已經可以看見一羣鐵騎——馬匹和騎手都披着鐵甲,但不算重甲,騎手還可以活動,大軍,在遠方平原,綿延成一條黑線,彷彿沒個盡頭。
馬蹄聲如雷……
兩方軍隊,不斷快速接近。
似乎即將撞在一起。
但就在雙方距離,接近三百米左右之時,林珏忽然放聲嘶吼。
“準備神臂弓!”
“能射喉的射喉,射不準的,直接射馬,別浪費機會。”
“傳令兵,掉頭傳命,郾城北向十五里,遇金軍柺子馬。”
林珏身後的大軍中,立刻有騎兵,調轉馬頭,離陣迴轉。
而林珏也緩緩抽出了馬鞍上掛着的兩把長刀。
這一幕,就如同猛虎露出口中兩支尖牙。
“軍歌應唱大刀環,誓滅胡奴出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