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昏君,奸佞,一個不留;殺他個朗朗乾坤

作者:饅頭豆沙包
營帳中的其他大漢,也都一臉的憤恨之色,似乎被張達的感情傳染。

  只有林珏神色如常,他看着張達,點了點頭。

  “好啦!”

  “放心,秦檜也命不久矣……”

  “我給你鏡片,都安置好了嗎?”

  張達這纔回過神,鄭重的點了點頭。

  “好漢囑託,張達不敢辜負。”

  “鏡面十八片,或賄賂府邸的家丁婢女,或由我親自置放,或藏匿於菜筐……都已經送入秦檜,還有其勢力一派的府邸內。”

  “秦府內,送進去三枚……其餘王氏,鄭氏,還有其他和秦檜有所關聯的氏族,都有鏡片送入……可惜,鏡片只有十八枚,張達只能挑選一些和秦檜關係親近,荼毒朝堂最深的一些家族,把鏡片送入!”

  張達言辭之中,似乎有些遺憾。

  他猶豫了片刻之後,又擡頭看着林珏。

  “好漢,被送入鏡片的奸佞氏族,都會遭受報應否?”

  林珏咧嘴笑了笑。

  摸了摸鼻子。

  “誰知道呢!可能會有天譴吧!”

  接着林珏又把目光,轉向營帳內的其他人。

  一個矮小的,之前,也在太清樓的矮小漢子,在張達之後,也向着林珏一抱拳。

  “好漢!”

  “我的十八枚鏡片,也都已經安置妥當!那些歸附於秦檜的侍從官,一個不落!”

  “不查不知道,這位在野的宰相,已經隔絕中外,怪不得如此囂張。”

  林珏摩挲了幾下下巴,點了點頭。

  宋代的朝廷體制,是以皇帝作爲獨裁者,而以皇帝爲核心的侍從官羣體爲執政團隊的一個集權體制。其中,侍從官包括了“翰林學士、給事中、六尚書、中書舍人、左右史等等。

  但是這樣的官吏體質,在秦檜擔任宰相時期,出現了不同。

  在秦檜,被趙構,提拔爲宰相後,給事中、中書舍人這些直接爲皇帝起草詔書的官員,到任以後就不再任命。按照原本的歷史記載,這些職位空缺一直到秦檜死爲止,甚至有十餘年之久。

  而翰林學士,更是長期不任命,任命時間最長的不過十個月,還是由秦檜的養子秦禧擔任。至於其他侍官,則無一不是秦檜的爪牙。

  這等於說,就切斷了皇帝作爲獨裁者直接向下面的機構下達指令的通訊渠道。

  清理了這些侍從官,大宋的朝廷,才能乾淨!新上任的帝皇,纔有可能,儘快掌權,溝通地方。

  林珏此刻,把目光又移下另外一個高大的中年漢子。

  那漢子同樣一抱拳。

  “好漢……你給的十八枚鏡片,無一例外,也分置於,吏部、戶部、刑部,三部的重要官員的府邸!這些官吏,無一例外,也都是秦檜同黨!”

  “秦檜,的確掌握朝中大權。”

  林珏再次點頭。

  侍從官系統中,給事中、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等職位的空缺,使得皇帝無法對朝廷,進行直接干預。但皇帝還可以通過侍從官這個系統中的六尚書,對大宋的各個部分進行管理。

  但秦檜通過自己的親友家族關係,長期把持了六部中核心三個部門:吏部、戶部、刑部。歷來任職人選,不是秦檜的親人,就是秦檜的友人,而且往往不久任。

  而另外三個非核心的部分,則大多都是其他關於官員兼職。

  宋代兵部是閒職,因爲軍權已全由樞密院掌握。

  這六部的尚書和侍郎,則都歸於尚書省左僕射管理。

  而這個尚書省左僕射就是秦檜自己……

  就在這時,不等林珏擡頭。

  之前負責,帶着白衣少年郎,趙緩,去往太清樓的彭帆已經開口。

  “我這裏的鏡片一共二十四枚,已經分置,禁軍將領,樞密院高官,還有諫官的府邸。”

  “這樣一算……鏡片,近乎已經遍佈臨安府各處,囊括如今朝堂裏的,絕大多數大臣。”

  林珏揉了揉眉心。

  要把鏡片,安置在禁軍將領,還有諫官的府邸,是因爲這兩股勢力,也在秦檜的掌控內。

  與唐代不同的是,宋代掌兵權之政府部分不是六部中的兵部,而是樞密院。其長官爲樞密使,副職爲樞密副使,此外還有知樞密院事、同知樞密院事、籤書樞密院事、同籤書樞密院事等職位。樞密院的長官和政府負責人宰相一同,被稱爲“兩府大臣”,合稱“執政”。這是很重要的高層官員。

  但在秦檜二次執政之後,他逐步排擠掉了其他的候選人,以宰相的身份,同時兼樞密院長官。

  也就是說,他既掌握了朝堂,也掌握軍隊的調撥權。

  至於,宋代,最有名的臺諫……也就是御史機構!

  也沒能逃脫秦檜之手。

  臺諫機關是朝堂官吏的監察部門,他們有責任對朝廷各大官吏的工作提出批評意見。這本意是對朝廷百官,工作進行監督。但在秦檜專政時期,他逐步整肅、清洗了臺諫機構中的異己人士,控制了監察機構。

  他在掌握了監察機構之後,還在十幾年的時間裏,利用監察機構來彈劾異己人士。其他黨派人物,少許與其意見有所不同,必遭彈劾去職。

  按照原本的歷史記錄……在他死前,還羅織準備了最後一次大獄,即所謂張浚、李光、胡寅在內五十三人的“謀大逆”案。這個案件的運作手法,與羅織罪狀陷害韓世忠——因岳飛營救未成功;岳飛——韓世忠營救失敗;趙鼎——被迫自殺;等人的手法,完全一致。

  先是找一個士大夫中有一定交往的官員,然後尋找一點細微的言論瑕疵作爲證據,先行調查。然後嚴刑逼供,迫使這個人供認其全部的社會關係,再把其社會關係一一抓捕到案,然後再行逼供。

  由此逐步擴大範圍,由一般的牢騷話,編織成所謂的“探知朝廷事體”這種罪名,然後再引申成“怨斥朝廷”,最後定性爲“指斥乘輿,情理切害”!

  他們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爲了把這些朝堂上還有能量,但不支持和議的人,徹底地一網打盡,斬草除根,爲其養子秦禧繼承其地位鋪路!

  幸虧等案件勾連已經差不多,最後等待他批示意見的時候,他已經病得沒有力氣提筆了,這所謂的獄案,才無法執行下去。

  要想改變歷史,徹底改寫嶽帥的結局。

  光殺趙構是不夠的。

  否則,趙構一旦身死,趙緩都不一定能繼位,秦檜就必定徹底掌握大宋朝堂,甚至篡位,也不是不可能。

  昏君,奸佞,要殺,就一個都別放光。

  殺他個朗朗乾坤,天日昭昭。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