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最後的北伐;誰與同坐,清風明月我
沉默良久之後。
林珏才聲音低啞的開口。
“我沒有出現,也沒關係吧!嶽帥,最後,不依然,帶大軍,直搗了黃龍府?”
張達回頭,深深望了林珏一眼。
“是嗎?你是這樣覺得的?”
“那次北伐,算是嶽帥的第五次北伐,也是最後一次北伐……”
林珏不知爲何。
在聽到那句“最後一次北伐”時,心臟狠狠地跳動了一下。
他眉頭緊蹙。
“什麼意思?”
“最後的北伐……是指嶽帥直搗黃龍,已無再北伐的必要,還是說,嶽帥出了什麼意外。”
張達並沒有直接回答。
而是帶着林珏,來到一處小院兒的門口。
小院兒裏,有裊裊炊煙飄出。
籬笆圈出的籬笆院很是規整,裏面還能看見,堆好的柴火垛。
但是張達沒有帶着林珏,立刻走進小院。而是幽幽開口。
“淳熙十年,雖然金遼南下極快。”
“主要的意圖還是劫掠。”
“而女媧河以北的各地兵馬,雖然散亂,但畢竟也曾歸於嶽帥統制!”
“自嶽帥重新披甲,率軍北上後,各地亂軍,原抗金義軍,快速整合!”
“僅有六個月,就重整北地義軍,殺得金遼兩軍,潰不成軍,丟盔棄甲。”
“而後再次北上,這一次,決心誓要,收回燕雲十六州。”
張達的聲音,在這時一頓。
“但收復燕雲十六州的進程,並不順利……”
“最大的不順,起於燕雲十六州的百姓。”
張達無奈的一嘆。
“多年以來……燕雲十六州,雖不再是漢土,但燕雲十六州的百姓,一直自認爲漢民!”
“有宋以來,大宋數次北伐燕雲十六州,都有百姓來迎接宋軍,不僅當嚮導,還曾到處擊殺契丹官吏軍隊。”
“當年遼朝末年,要不是燕雲十六州的人民各種聯絡大宋,爲大宋提供各種遼國和金國作戰的情報,並且積極穿針引線引導宋金結盟。恐怕這燕雲十六州,以當年宋廷的昏聵,連個毛都撈不到。更不可能短暫收復!”
“在宋遼最後一場大戰,幽州城巷戰中,燕雲十六州的漢人爲了能幫助宋軍,積極爲宋軍指明城內情況,並且積極協助宋軍行動。”
“甚至,在宋軍被遼軍打的大敗要潰敗的時候,爲了能讓宋軍重新振作起來,燕雲十六州的漢人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拆除了幽州護城河上的吊橋,爲了就是能讓宋軍置之死地而後生。結果,宋軍寧可淹死在幽州的護城河裏,也不願意回身與遼軍血戰。”
“燕雲十六州的百姓,對大宋,仁至義盡啦。可是大宋,卻一次又一次把燕雲十六州的百姓出賣。寒了燕雲多少百姓的心!”
“尤其是淳熙七年那次……”
“由於岳家軍的強勢,燕雲十六州的百姓,本以爲再次看到了希望……不少燕雲百姓,甚至也自發成了義軍,也打起了“嶽”字旗,就盼着,岳家軍,將燕雲收復!”
“可是最後……大宋讓那些百姓失望了。”
“岳家軍,讓那些百姓失望了。”
“嶽帥回朝,大軍迴轉。”
“在燕雲之地,打起“嶽”字旗的燕雲義軍,一下子成了孤軍,成了笑話。”
“而原本肝膽俱裂,本來都打算把燕雲十六州捨棄的金人,見岳家軍,沒有繼續北上,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也把屠刀和憤怒,發泄到了燕雲百姓的身上。”
“那幾年,燕雲百姓,日子不好過……非常不好過!斬截無孑遺,屍骸相撐拒。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
“所以三年後,待岳家軍,重整山河,再次殺來時,燕雲十六州的百姓,卻已經不再信任我們了……”
張達低下頭,少見的陷入沉默。
林珏站在張達身後,張了張嘴,卻不知該說些什麼。
這又是誰的錯!
燕雲十六州,被割去近兩百年。
一百多年的期盼,在一兩年之間全部敗光,燕雲人民認不認可宋?
等了一百多年,等來的卻是什麼?
先是北宋宣和二年。
宋金達成的海上之盟,宋金兩國約定合擊滅遼,事後兩國以長城爲界,以北歸金,以南歸宋,以前每年支付給遼的歲幣在滅遼後按例轉付給金朝。金人一開始是打算履約的,可架不住大宋戰五渣的同時還敢讓太監領軍!
雖然集中全國禁軍精銳十五萬人打進了遼國析津府,也就是唐幽州,後來的京平!
但很快又被只剩最後一口氣的小股遼軍殺了個回馬槍,宋軍以爲遼國援軍來了,害怕被合圍,軍心立刻渙散,陣腳大亂之下之下被遼人一鼓作氣攆了出來,丟人丟到姥姥家去了。
帶兵伐遼的童貫害怕自己在前線喫敗仗的事被皇帝追究,居然用重金賄賂金人,懇求金國出兵“代爲收復”。
我打不過你,好,你等着,總有人能廢了你。金人剛從東北老林子裏野出來,在遼國也還沒撈夠,看到這麼多白花花的銀子送上門來,於是在一番拉扯後同意了宋朝的請求。
可能遼國人確實是被金軍打怕了,因此金軍一來,遼軍想都不想就是一個滑跪,金人直接不戰而勝。誰承想金人佔了析津府就不想還了,於是腐朽至極的宋廷加大了代價才得以換回了原先商定地區的一部分,期間又被白宰了幾十萬兩銀子!
宋朝的無能在戰爭和談判中表現得淋漓盡致。沒有誰會對一頭毫無還手之力的肥羊不動心,這種拉胯的表現極大地刺激了金國的侵略野心,因此金國人很快就開始部署對宋作戰了。
後來金軍撤退的時候將析津府的人口財貨劫掠一空,就差把地皮捲起來帶走了。
一千一百二十三年,也是宣和五年。趙官家依約恢復了對幽雲十六州南部地區的統治,改析津府爲燕山府。面對飽受戰爭蹂躪的當地人民和十室九空的燕京城,趙官家不僅半句安慰沒有,還順手把金國人都沒能帶走的地皮都捲起來收走了!
在當地大肆侵奪民田,用於供給遼國降將郭藥師。說好的王師,這來的都是些什麼???
宋朝派來的官員也不是什麼好人,他們趁機大肆貪污,中飽私囊,極大地加重了當地人民肩上的負擔,許多人因此破產,掙扎在生死線上,凡此種種讓老趙家在收復區喪盡了人心。老百姓爲了活命,隨即掀起了大規模的反宋風潮。
一千一百二十五年冬,金兵南下,遼國降將郭藥師吃了敗仗後又立馬叛宋降金,當地人民坐看宋軍土崩瓦解,兩天後燕山府就陷落了。陷落之快,令人瞠目結舌,這一情況的發生與宋朝在當地喪失民心有着莫大的關係。
那時的燕雲十六州,就已經被大宋傷透了心。
而後又是幾十年的動盪,金人,僞齊……世道起起伏伏。統治者,官吏,換了一輪又一輪……
好不容易,終於,等來了一支似乎和以往都不一樣的大軍。他們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
像是終於帶來了期望。
但最後關頭。
大軍卻又迴轉。
扔下一羣奮起的百姓。
面對金人的屠刀。
被背叛了這麼多次。
演員十六州的百姓,還能相信大宋這纔不正常。
他們不把宋軍,視爲瘟災就不錯了!
林珏看着面色沉重的張達,猶豫了半晌之後,終於沒忍住開口。
“那這種境況下,嶽帥是怎麼做的?”
張達呼出一口濁氣。
“燕雲十六州的百姓,不僅不再相信岳家軍。”
“而且紛紛倒戈金國。”
“更有甚者,打着嶽字旗的旗號,投奔岳家軍,但扭頭,就把岳家軍的情報,出賣給金遼聯軍。”
“嶽帥,抓了好些個細作。”
“結果那些細作,一個個的,都拒不認罪,甚至嗤笑……說寧願讓燕雲十六州,繼續在金人統治之下,也不願迴歸大宋,他們說,金人只是剝皮,宋人,卻要喫他們的肉,之後還喝他們的血,鑿碎他們的骨頭!”
“嶽帥無奈……”
“最終下令,將燕雲十六州本地百姓,與金遼聯軍敵軍,視作一同!”
“大軍開拔……”
“金遼聯軍,大敗北逃……燕雲十六州收歸大宋。”
張達的聲音,他扭頭看着林珏。
“在下令,將燕雲十六州本地百姓,與金遼聯軍敵軍視作一同,命令的那一日。”
“嶽帥,在軍營外,一塊巨石上,端坐了一整夜!我那時,就守在他的身邊……他低聲喃喃……若是你還在,定然能想出,扭轉,燕雲十六州百姓,民心偏向的法子!是你的話,定然能,扭轉乾坤……不至於讓岳家軍,對同胞,刀戈相向!”
“他最後仰頭望月……只嘆息一句……誰與同坐,清風明月我!”
林珏此時嘴脣發顫。
他少見的如鯁在喉。
想要發出聲音,卻什麼也說不出來。
最後只能低下頭。
和張達一起沉默。
兩人不知沉默了多長時間。
張達纔再次開口。
“收復燕雲十六州後。”
“岳家軍,再次修整。於兩年後,淳熙十三年,繼續北上,試圖徹底滅金,直搗黃龍府。”
“那時,嶽帥已經五十歲,到了知命之年……”
“北上的路,很遠,要過遼西,一路向東北!”
“說實話,那邊很冷……比我們想象得都冷!輜重不好運送,軍衣,要加厚加棉,才能抵擋住北地的酷寒!”
“淳熙十四年,秋,我軍,終於攻進黃龍府,但那時,戰線已經被拉得太長,再加凜冬將至,大軍無奈迴轉,終究無法攻入金國上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