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昭如日月 完結+番外_338 作者:未知 關於農田水利,譚昭只能把控大方向,他準備找個人接受,找來找去,居然發現梁山伯是最好的人選。 梁山伯確實有點兒迂直,這性格就不是當官的料,卻是個做實事的好科研人員。 早三年前,紅羅書院的課業就已結束。 祝英臺學足了知識,不願回鄉屈就婚嫁,聽說兄長在北方搞事情,居然就要北上。剛好梁山伯官途受阻,他又擔心英檯安危,便相攜而往。 後來陸陸續續的,祝家人都北遷,順帶接上了梁母,除了祝英齊在極南方的軍中效力,其他人都在燕京城聚首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梁傻子到現在都不知道祝英臺是女兒身。 有時候譚昭都佩服對方的這股傻頭傻腦。 連梁山伯都有了工作,祝英臺有點急,便找到了七哥,坦誠自己的意向,她已經不再是那個任性的祝家大小姐了,軍旅兩年,她再不懂事,就太不應該了。 “英臺,你準備女扮男裝一輩子嗎?” 祝英臺有些錯愕,她張了張口,覺得其實這樣也可以,但她心底深處卻傳來了拒絕的聲音,憑什麼!憑什麼她要委屈自己去女扮男裝,她是女子就這般可恥嗎? 在七哥面前,她足夠的坦誠:“不想。” “那就回去換上女裝,你是我祝英玄的妹妹,即便猖狂些又如何!”譚昭說得非常輕鬆,就像是在說什麼世界上最稀鬆平常的小事一樣,“如今北方虛空,你既然想要學以致用,不妨組個女子學院,又或者組個女子軍隊,但憑你的心思。” 祝英臺:……我七哥今天肯定有兩米八。 “謝謝你,七哥!”祝英臺難得雀躍得像個孩子,衝上去抱了一下七哥,這才興沖沖地跑去寫企劃案,屬於她的事業,想想就讓人熱血沸騰。 於是第二日,新上任的水田司司長當機了一整日。 如果有人走近,還會聽到類似“英臺居然是女子,居然是女子,不行,我不能稱呼女子的名諱……”這樣翻來覆去顛來倒去的糾結。 也幸好,沒人聽到。 就在北方轟轟烈烈地搞建設時,南方開始動亂了。 這動亂的源頭,還是譚昭的老熟人——五斗米教。 北方在解放農奴的時候,南方在搞事,北方在讀書種田的時候,南方在搞事,北方突然搞起了什麼科舉,對士族寒門統一條件錄官之時,南方……還在搞事。 “他們不累,我都替他們累了。” 譚昭打了個哈欠,一場科舉搞下來,雖然成果不錯,實在是令人精疲力竭。 果然,不稱帝是正確的選擇。 “祝英玄,你到底什麼時候稱帝?我的槍都等不及了!”馬文才很愛惜他這柄槍,畢竟這是他一點點自己打出來的,雖然有祝英玄的匆忙協助。 “再等等,不遠了。” “你去年也是這麼說的!” “真的不遠了。” 馬文才:他咋就那麼不信吶。 事實證明,狼來了這種話,是總歸會兌現的。 科舉制度實行的第一年,只錄取了不到百人,而這百人之中,士族佔據了百分之六十,這還是因爲譚昭開設了旁科的把控。 憑學識取士,公平合理。管你祖上三代是誰,你爹是誰,你祖父是誰?要當官,得憑真本事。 譚昭等了這羣新科進士足足三個月,纔開始發難,當然發難前,請容許他登個基。 一朝稱帝,譚昭就感覺到自己的身體機能在迅速往下掉,秉承着能苟一時是一時的原則,他登基的第一條旨意不是大赦天下,而是……禁五石散。 直接撰寫進律法,吸食五石散者不得入朝爲官,且有誘導買賣炮製者,處以不同級別的牢獄之災。 當然也不是一棒子打死,倘若成功戒除,便可再登朝堂。 此條律例一出,所有人都覺得非常不合理。 作爲第一天上任的新皇,某人堂而皇之地開始將鍋推給自己的小馬甲,稱寒食散貽害百姓性命,毀人身體,乃是上蒼的旨意,神仙曾與他測驗良石,一試便知。 北方的寒食散本就沒有南方流行,倒沒有那麼大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