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陽光總在風雨後

作者:肥鳥先行
第458章陽光總在風雨後

  這一次隴右參加科舉考試可謂是大獲全勝,玩家們繼續在明月樓上暢飲,酒樓老闆更是激動不已。

  這麼多進士都在自己樓上喝酒,將來傳出去必定是一段佳話,那日後放榜之日要登樓的士子就更多了。

  明月樓老闆乾脆直接免去了王成偉等人的酒水錢,只請他們給樓上題詩。

  這種文壇盛事,傳出去自然也對個人聲望有好處,大家自然都是非常的支持。

  明月樓出了很多中試的消息,早就傳遍了廣場,衆人紛紛看向樓上。

  老闆專門讓人去買來隴右的雪白宣紙,從一樓開始請中了舉的士子題詩。

  就這樣大家一邊喝酒一邊作詩,終於等到了狀元王成偉。

  作爲壓軸,明月樓的老闆看着王成偉說道:

  “狀元公,今日登樓的中第士子都已經作詩,請狀元公賜詩!”

  王成偉喝了一點酒,提起筆在紙上寫道:

  陽光總在風雨後,烏雲上有晴空。

  珍惜所有的感動,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

  陽光總在風雨後烏雲上有晴空

  珍惜所有的感動,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

  明月樓的老闆疑惑的看着這詩不像是詩,詞不像是詞的東西,心中滿是疑惑。

  狀元公不是文采斐然嗎?怎麼給我寫了這麼一首打油詩?

  這連個打油詩都算不上吧?

  王成偉寫完,隴右的玩家們紛紛相視一笑,他們對着歌詞竟然唱起來。

  “陽光總在風雨後!烏雲上有晴空!”

  隨着玩家的合唱,簡單的旋律和朗朗上口的歌詞,很快引起了明月樓上其他士子的合唱。

  一些本來科舉落第,心情鬱悶的士子,聽到了這首歌竟然覺得心靈安定了下來。

  這些士子也隨着一起唱了起來。

  旋律簡單,歌詞好記,很快歌聲逐漸向外擴散,最後整個國子監廣場上的考生,都開始合唱這首歌。

  這種陽光在雨後,對未來世界充滿期待的向上態度,也引起了剛剛從僞燕手上光復的長安百姓的共鳴。

  逐漸整個街道上都在唱這首,明月樓的老闆也跟着唱起來了。

  等到唱完之後,所有人都覺得悵然若失。

  只見到王成偉舉起酒杯說道:

  “諸生,讓我們共飲此杯!爲大唐賀!”

  “爲大唐賀!”

  衆人喊出聲來,只看到國子監前廣場上的士子山呼萬歲,尚書省的官員們只覺得如同幼虎初吼,雛鷹初鳴,響徹了整個長安!

  剛剛從尚書省出來的裴冕,聽到手下彙報國子監廣場的情況,他不由的摸着鬍鬚說道:“不愧是王家子!”

  崔光遠聽到了自己杖責的王成偉,竟然是本次新科狀元,更是嚇的冒出一身冷汗。

  還好自己及時投靠了建寧王,如果沒有投靠建寧王,自己杖責新科狀元的事情肯定要被言官彈劾了。

  東宮中,竇參看到了進士科和明經科的名單,更是嫉妒的眼睛快要噴火。

  竇參之所以要投入東宮的府上,就是爲了能夠在太子的幫助下中進士。

  可是自從東宮的盟友,前任宰相韋見素去西川擔任節度使之後,東宮在朝廷的影響力頗受影響。

  這一次主持科舉的宰相裴冕,更是前任宰相韋見素的政敵。

  這一次東宮許諾作保的幾個考生都落了榜,而看到了隴右這麼多人上榜,竇參更是咬的牙齒都碎了。

  隴右建寧王是要和東宮奪嫡嗎?

  可是建寧王又不在長安,怎麼奪嫡?

  竇參只是懷疑是不是建寧王是不是和齊王同流合污,他出了一身冷汗,如果建寧王和齊王合作,那東宮的處境就更加尷尬了!

  留在長安的東宮署吏,只是覺得風暴將至。

  滯留在郭子儀行營的太子李俶,卻感覺到了什麼叫做處處掣肘,諸事不順。

  洛陽他是進不了了,可是皇帝又沒下旨讓他返回長安。

  李俶很清楚,這是父皇對自己的忌憚。

  按理來說,籌備皇帝和上皇迴鑾長安這種事情,應該交給東宮處理。

  因爲東宮是儲君,可以代替皇帝祭祀宗廟和社稷,在皇帝迴鑾長安之前,也要先向列祖列宗完成祭祀。

  但也不知道張皇后和李輔國到底在皇帝耳邊吹了什麼風,這一次皇帝竟然以軍務緊急爲由,讓李俶繼續留在郭子儀的軍中,做一個觀軍容使,也就是監軍。

  卻派遣剛剛從南陽王晉升爲齊王的弟弟,去長安準備迴鑾長安的禮儀性工作。

  這件事自然遭到了朝堂上的激烈反對。

  可是上一次韋見素罷相之後,東宮在朝堂上的勢力弱了很多,最後齊王還是啓程返回長安,重新打掃宗廟祭祀祖先。

  李俶非常的煩躁,從加封齊王開始,這個弟弟李系加封齊王開始,他就感覺到了極大的威脅。

  可是如今自己在軍中威望已降低到了冰點,朝堂的勢力也受到了重創。

  不過最讓李俶焦慮的,是財源的枯竭。

  無論是收買人心還是打探消息,本質上都是要花錢的。

  原本李俶是天下兵馬大元帥,又擁有東宮的權勢,又和宰相韋見素配合默契,是妥妥的當權派。

  這時候李俶自然是不缺錢的,他的手下會源源不斷的將財富輸送到東宮,對很多人來說孝敬東宮是一筆劃算的投資,只要李俶能夠登基,就能連本帶利的拿回投資。

  可是如今東宮地位不穩,財源就瞬間枯竭。

  東宮養着衛隊,李俶自己還有開銷,還需要收買宮中的太監,瞭解皇宮內最新的動態。

  這一樣樣的都要花錢,偌大的東宮都要被掏空了。

  必須要想辦法搞錢!

  李俶留在洛陽行營,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盯着江淮。

  李俶和竇參書信討論,竇參認爲東宮的頹勢,在於沒有自己可靠的財源。

  齊王有南陽鐵坊支持,建寧王有隴右的財富。

  而東宮除了一個空架子,並沒有穩定的財源。

  竇參給李俶的建議,是讓他謀奪江淮!

  江淮富甲天下,大唐平叛的軍糧全部來自於江淮的糧食物資供應。

  支撐江淮財源的,就是第五琦這個理財能手!

  第五琦,明經科入仕,這個起點不算高,本來只是賀蘭進明的幕僚,但是在向皇帝彙報共工作的時候,向皇帝毛遂自薦,被委任爲江淮鹽鐵使。

  第五琦在江淮的海邊建造官辦鹽坊,煮海曬鹽,又在江淮各個交通要道成立巡院,專門稽查私鹽販售。

  就這樣,鹽這種生活必需品,成爲朝廷徵收的工具。

  而也是靠着在江淮收稅的功勞,第五琦受到皇帝的多次嘉獎。

  竇參向李俶的來信中提醒,原本戶部度支郎中崔器,轉任了御史中丞,第五琦對戶部度支郎中這個位置頗有興趣,想要運作返回長安。

  如果第五琦去職,東宮能將繼任鹽鐵使的職位抓到手,那就不用再爲財源發愁了。

  而第五琦是第一任鹽鐵使,同時也是皇帝信任的大臣,在平叛中盡心盡力,如果他要升入朝中,那他推薦的繼任者,基本上就能繼任江淮鹽鐵使。

  第五琦這一類的大臣,在大唐被稱之爲“財臣”。

  大唐歷代的統治者都是有自知之明的,那就是財政是專業的事情,那就要讓專業的來。

  帝國財相很多時候都是師徒相繼,在大唐打上了“理財能手”的標籤,那上升渠道就會限死在那麼幾個崗位上,但是好處是朝廷一般都會尊重前任者推薦的繼任者名單,這樣也能保證財政政策的穩定性。

  這也是爲什麼戶部度支郎中出缺,第五琦就想要運作回長安的原因。

  但是李俶和第五琦素來沒有交集,想讓第五琦推薦自己的人,那簡直就是異想天開。

  但是竇參給李俶的來信中,指出了一條路。

  戶部度支郎中,並不是非常高品的職位,但是在戶部非常關鍵。

  度支,就是預算和支出的意思,度支郎中掌管戶部府庫的預算編制和錢糧支出,在戶部號稱小計相。

  而現在第五琦擔任的江淮租庸使,鹽鐵使,而不是什麼正兒八經的職位。

  第五琦在出任這個職位之前,也只是北海節度使賀蘭進明節度使府中的幕僚,連個品級都沒有。

  所以竇參希望太子能夠幫他運作到江淮租庸鹽鐵使這個職位。

  第五琦需要返回長安,自然離不開朝廷中大臣的舉薦。

  很顯然李俶是可以舉薦的,而且以第五琦的功勞,升任到朝廷擔任度支郎中是綽綽有餘的。

  而竇參來信中,更重要的一個信息是,第五琦曾經是賀蘭進明屬下的幕僚,賀蘭進明是第五琦的恩主。

  賀蘭進明被張巡麾下的南霽雲所殺,第五琦作爲老下屬,和南霽雲就是不共戴天的仇人。

  只要李俶幫着第五琦對付南霽雲,那第五琦一定會感激太子的幫助,投入他的麾下。

  李俶合上信,思考起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