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只想要GDP 第18節 作者:未知 如今長到一十五歲,都曾有過返鄉祭祖的經歷,再加上父親官職調動、姻親行走,又或者專程散心遊玩,去的地方着實不算少。 這一回,薛美人也理直氣壯的寫了好幾張紙。 緊接着,嬴政繼續發問:“寫下所有你們知道物價的東西。” 后妃們都隱約意會到天子的意思了。 低下頭奮筆疾書。 這個年紀的姑娘,又都是正經出身,若非入宮爲妃,便會許給門當戶對的人家做正房娘子,管家理事、人情送往,年紀稍長一些之後,母親都是仔細教過的,尤其涉及到銀錢來往,賬目盤算,更是重中之重。 布帛、首飾、糧食、蔬果、大件傢俱、牛羊牲口,乃至於諸多家中日用之物…… 嬴政耐心等了一刻鐘,才見有人停筆,離開坐席下去觀望一二,卻再度在薛美人面前停下了。 他略有些詫異:“你竟還知曉去歲各地谷粟作價?” 薛美人臉漲得通紅,過往有些怕人恥笑的事情,現下卻可以理直氣壯的說出來了:“妾身的母親是糧商之女,母親與妾身的嫁妝也有糧鋪,母親說,要自己明白一二,纔不會被底下管事糊弄。” 嬴政微微頷首:“原來如此。” 在這之後,他陸續又問了幾個問題,等宮妃們作答結束,便將她們的答卷收起,另有內侍近前去將賬房管事們擬出的試卷呈上。 馮蘭若看了一眼,見第一頁全都是些賬目計算,不禁微微咋舌。 再看第二頁,卻是問賦稅計量,一家有男有女有老有幼,參考本朝政令,合該得田多少,賦稅幾何。 到這兒,已經開始頭疼了。 到第三頁:今有垣高九尺。瓜生其上,蔓日長七寸。瓠生其下,蔓日長一尺。問幾何日相逢?瓜、瓠各長几何? 馮蘭若:????? 再往後翻了翻,全都是……九章算術。 emmm。 撓頭.jpg 內侍泰平侍立在嬴政身邊,看着滿室花一樣的美人,眼底不由自主的閃過了一抹同情。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錯覺,試卷發下去之後,娘娘們的頭瞬間漲大了不少呢。 除了那邊那位…… 彷彿是姓薛來着? 一衆后妃看着面前幾張試卷,但覺頭大如鬥,彷彿是見到了惡魔,只有薛美人神清氣爽,精神奕奕,左手摸着算盤,右手翻開試卷,看着一個個熟悉的數字,都是那麼的親切。 哈哈! 終於來到我的主場啦! 第16章 總的來說,嬴政對於后妃們的表現比較滿意。 尤其是那個姓薛的美人,在數算之道上極具天賦,經房博士們出的那張九章算術的卷子,她拿了滿分! 要知道,以這張卷子的難度,若非提前知道答案,連出卷的博士們都未必能拿滿分啊! 據薛美人所說,這一點是遺傳自她的母親,作爲糧商之女,她的母親三歲就開始摸算盤,十二歲就幫着家裏管賬,進價、賣價、純利、毛利,但凡在她腦子裏過了一遍的數字,等閒便忘不掉了。 這不是妥妥的人才嗎。 薛美人之於嬴政,是個意外的驚喜,其餘后妃們的素質也都頗佳。 吳婕妤的父親吳敦乃是海內名士,她本人也是頗有名氣的才女,幾年前甚至曾經得到過傳召,入宮拜謁帝后,極得厚賞。 而本朝重文輕武,素重才幹,是以吳婕妤的父親雖然並未出仕,只擔了一個國子監博士的虛名,她入宮後卻也是后妃中位分僅次於馮蘭若的婕妤。 更難得的是,吳婕妤並非那種死讀書的呆子。 本朝科舉之盛,遠超前代,讀書人羣體更是迅速膨脹到一個驚人的數字,吳敦能在本朝人才濟濟的文士們中脫穎而出,得稱名士,自然不是浪得虛名。 吳婕妤作爲名士之女,生活並不十分富足,吳家上下十幾口人,也只有僕役幾人侍奉,很多事情都得吳家兒女親自操持,也是因這緣故,吳婕妤並非養在深宅,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尋常閨秀。 被選入宮的八個宮妃之中,吳婕妤的母家最爲清貧,但反而是她去過的地方最多,見聞最廣。 原因無他,吳婕妤有個好爹啊。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吳敦交際頗廣,友遍四方,又沒有那些女兒家出門不便的觀念,夏冬兩個出門不便的季節留在家裏教書,而每逢春秋,則是帶着家小出門遊歷。 每到一處,便先行了解當地民生百態,又以此考校兒女,藉此叫他們知曉人間疾苦,末了自己也會諄諄教導一二。 俗話講言傳身教,吳婕妤作爲他的女兒,本人又頗聰敏,耳濡目染十數年,怎麼能不靈光? 如此洋洋千言,鞭辟入裏,嬴政看完之後,也彷彿有種親身去過該地的感覺,如何能不頷首讚歎。 至於剩下的幾人,雖然未曾有如薛美人和吳婕妤這樣的天才之輩,但也很過得去了。 嬴政確定了這八人並非無能之輩,轉頭就開始給她們分配任務。 “太后病重,朕不欲以宮務擾之,奈何尚宮局人事紛紜,尚宮年邁,諸多事情上頗不得力,不得不早做打算——爾等可願爲朕分憂?” 宮妃們豈會放過在天子面前刷臉的機會? 無人出聲反對。 “很好。” 嬴政環視一週,頗爲滿意:“既如此,爾等便以西閣爲據,每日於此辦公,至於每日工作的時辰……” 他皺一下眉,心頭忽然涌上三分惆悵:“暫且便與三省官員相同吧。” 這也是令嬴政甚爲不快的一點。 他忍不住同空間裏皇帝們抱怨:“這個大秦……太鬆懈了!” 每天只上半天班! 到點兒之後在官署喫完午飯,喫完就可以回家了! 飯還要朕管! 五天一休沐! 還有探親假、旬假、節假等等等等! 朱扒皮原地驚住:“什麼?一天只上半天班?!這跟沒上班有什麼區別?!” dna狠狠的動了! “都愣着幹什麼?” 朱元璋看向空間裏剩下的三個皇帝:“這麼匪夷所思的事情,你們就沒什麼話想說?!” 劉徹:“還行吧,水至清則無魚,幹嘛把人逼那麼緊呢。” 李元達:“差不多就得了,像你那樣一年就放三天假,老朱你不怕被人拖出去吊路燈啊!” 朱元璋:“???” 又去看最後一個沒說話的:“世民,你怎麼說?” 李世民不好意思的擦了擦汗:“喔,一天只上半天班啊,我們大唐就是這麼放假的。” 朱元璋:“?????” 劉徹:“也就是老朱你是皇帝,這要託生成地主,你就是天不亮就出去學雞叫的那種了。” 皇帝們:“噗嗤!” 嬴政給后妃們欽定了上班時間,接下來的工作就是水到渠成了。 吳婕妤心思細緻,人情練達,便由她領着幾個位分低些才人、美人篩查近二十年間宮內人員調動情況,無論是現在還在宮裏當差的、病死了的、各處娘娘開恩放出的、年紀到了聚在一起養老的,統統給查一遍。 這期間什麼人當什麼差,做什麼職位,在位時做了什麼事,出過幾次宮,記錄上家裏邊還有什麼人,認了誰當乾親,又或者是宮人內侍結了對食,也都得事無鉅細的盤一盤。 而薛美人精於數算,是個少見的好賬房,這一回便叫她領着其餘幾個數算好的宮妃算賬。 近二十年內侍、宮人們的俸祿,膳房的採買,天子私庫的往來,與后妃們的賞賜,尚宮局各房的賬目,賜給臣下們的文玩古物,年節中秋各宮的打賞…… 薛美人握着算盤給天子立了軍令狀,有她在這兒杵着,一個子兒也不會算漏的! 而馮蘭若作爲位分最高的后妃,則負責統領全局,帶着天子與她的幾個人不定時抽查合算,一來是爲保障后妃們工作的準確性,二來則是爲了保護她們的安全。 災年一起,朝廷的賑災詔書剛發下去,各地糧倉就紛紛起火,緊接着賬本也給燒了,同樣的事情,難道宮裏便不會發生嗎? 狗急了尚且會跳牆,更何況是人呢。 …… 后妃們入宮許久,深有寂寂之感。 皇帝尚在孝中,不會召幸她們侍寢,除了一個馮蘭若這個特例之外,同其餘人幾乎沒有接觸。 既然沒有了聖寵這個註定橫亙在後妃們之間的矛盾,那日子便要好過的多了。 宮裏頭衣食用度都是最好的,皇太后沒有理由刻薄她們,尚宮局拿不準日後哪一位會得寵,也不敢看人下菜碟,頂多就是格外多奉承馮蘭若幾分,剩下的也都按照位分供應飲食需求。 先帝的孝期未出,宮內不會有任何娛樂活動,那些個彈琴奏樂之類的愛好得暫且收斂着,至於宮廷表演更是想都別想,除了每五天一次給皇太后請安,剩下的時間便只能在寢宮中無趣消磨。 薛美人私底下跟隨從自己進宮的婢女抱怨,說在宮裏待得都快發黴了! 不過,這會兒可不一樣了。 她們有正經工作可忙了! 本朝的早朝時辰是五更天——這是指五更天就得開始,可不是五更天到。 朝臣們須得起身更衣,用些早膳,出門或騎馬或乘轎,等入了宮城,校驗身份之後再腿兒着去上朝,真真是起的比雞還早。 而相對於大臣們,后妃們便要便宜許多,畢竟都是住在宮裏,腳程要近得多。 這日天還沒亮,后妃們各自寢殿裏便忙碌起來了,更衣用膳之後,早早動身往西閣去。 上班頭一天嘛,新鮮啊! 再則,不管做多做少,得讓陛下知道咱們的心意啊! 馮蘭若緊趕慢趕,等到了之後,卻發現自己幾乎就是最晚到的了,作爲后妃中位分最高的一個,她不禁有些赧然。